仰视乞丐,生日杂谈

仰视乞丐

  我不知道是被儿女遗弃了,还是农村人大多仍在温饱线上起伏而导致的结果。这位穿着破旧的中山服,浑身脏兮兮的老人在深圳这个繁华之地乞讨了。nK4爱句子美文屋

   老人总是红光满面,笑语吟吟地斜躺在没有植花的水泥花栏上,头枕他破烂的提包悠闲地晒太阳。旁边是私人自发慢慢形成的一个小小的烧香跪拜之地。虽仅仅一平方米左右,地板上仅放一个大铁炉,高速公路楼房遗弃的一个小小的角落,烧香拜佛者却异常热闹。每天总有附近的居民甚还较远的开车者来此为浓重的烟雾增加几分。当看到他们跪下磕头祷告完毕,朝大铁桶里烧纸时,他便拿起一个准备好的大木棍,为他们朝下捅。有知恩者且过意不去又可怜他的,会在离开前给他些手里正提着的吃食,没吃的会朝他的碗里仍枚硬币。每每,他总露出心满意足的样子。也许更多的是自己价值的体现,付出得到认可的喜悦吧。也有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的,没有任何表示地淡然而去,老人习惯性地淡淡看他们离去的背影一眼。nK4爱句子美文屋

   老人乞讨的年限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起初他曾在天桥上守候过几个月,同时守候的还有一位老年妇女。在炙阳或暴雨纠纷,看着太阳或大雨在她身上施虐,他总会拍拍衣服悄悄退去,让所有经过此地慈善人的爱心汇集到她身上。那次,老年妇女死缠将军肚的过路男子,结果不但没得分文,还被那男子伸手狠狠地推倒在地上。老人勃然大怒,追上去朝大肚子上就是一脚。因此他被打得腰现在还疼。老年妇女很是感动,之后常帮他洗洗衣服,久而久之相互照应着。被她当地打工的儿子得知后骂他老不要脸,打他母亲的坏主意,并抢走了他身上的所有钱,还威胁他要远远离开,不然他要为她母亲养老送终,他可不管这个娘了。老人在老年妇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请求下离开了天桥。nK4爱句子美文屋

   他也在高速公路上干过。当车辆堵车或红灯亮时,他专找高级的车伸手,后在巡警的一再警告下来到这个烟雾迷漫的地方。nK4爱句子美文屋

   他的儿女不知道父亲常年在外过得怎样。当地的人们只管烧香,没人过问大铁桶、观音像的来历,也只有天知道村里那个无爹无妈的孩子从哪儿弄来的钱上学。nK4爱句子美文屋

   大年三十了,大街上人车稀少了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让我坐立不安。不知不觉又走到一平方米之地。竟出乎我意料地没有人烧香,老人正坐着似在遐想着什么。看到我慈祥地笑了。 大爷,不回家过年吗? 不回,这儿有风有阳有人情,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好。我很快乐很满足呀,天天都在过年! nK4爱句子美文屋

   我忽然感觉到老人拥有了春天里的所有鲜花和天空。而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多么稀少和珍贵呀!我们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做着引以为豪的工作,说着光荣体面的话,心脏由大脑支配着为荣辱功利得失喜喜悲悲。老人的热情,爱憎分明,爱生活,爱人类 一切的一切,仅仅让它停留在影片中吗?仅仅任渴求疯长而不付诸行动来检点自己吗?仅仅让新闻媒体卖力地宣扬吗?老人提前富了起来,外在的内在的,富得让我自惭形秽,富得让我眼红心痛,富得世界亮丽一片。nK4爱句子美文屋

生日杂谈

我一般是不过生日的。例外的有两次,一次是十二岁圆锁,那时叫“开锁”:因我上边有两个姐姐没存活下来,因此母亲生下我后,就请了一个乡村“神婆”为我“保锁”,无非劫凶辟邪、消灾免祸,到十二岁一个地支纪年下来,就平安无事了。那是母亲的主意,父亲默许,由不得我作主。说也奇怪,现在我虚岁66了,仍健在妄为,又是读书写作,又是外出旅游,折腾出一种精神,解除了空虚寂寞。另一次是六十岁时,儿女听说“花甲”要祝寿,就张罗起来, 办了一桌。其实我心中并不欢喜,一则打破了我不过生日的惯例,二则意味着迈进了“老年”的门槛儿,不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感慨。不过,反转一想,也无所谓,一桌酒席放在面前,可以大快朵颐,合家欢乐,叙叙人生甘苦,谈谈伦常礼数,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此要打破常规,因此特别重申了我的主张,下不为例。 以后几年的生日也和平常一样过去,只不过自己心中多了一份对回家和父母亲的怀念,大概是轮到自己面对儿女孙子辈尝到的人生滋味,想到了做父亲的艰辛与不易。因此产生的一种人性中自然的老年回归心理。至于我自己,倒是希望那生日慢慢地到来,别这样一晃就是一年,多了一岁,向“老年”又迈进一步,与儿童少年那种“盼”的心情正好逆反。 冷不防,那天上午女儿女婿登门,提着一大块带骨猪肉。我正在纳闷,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爸,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一看日历,果然不错。就说:“我不过生日,难道你们不知道?”“今年可不同,大有讲究”,女儿颇为认真地笑着说。我问为什么,她说:“六十六,一刀肉,一定得过”。以前我也听过这种说法,一来自己没到那个年龄不以为然,二来我不过生日与已无关,听说只当耳旁风,吹过就无踪影了。眼下这码事逼到面前,提到了议事日程,就不得不关注一下了。其实,这“六十六一刀肉”的风俗,我还不曾见过史料记载。我编写的《北方地区风俗礼仪丛考》中也未列入。不清楚 其来龙去脉。问她们,只是一句“六六大顺”,说不出个所以然。既然拿来了肉,起码表达了她们的一点孝心,说明还记得父亲的生日。我想,以前“不过生日”从语法上讲不通。作为时间概念的生日,不管愿不愿意,任何人都得过去;所谓“不过”是指不张扬庆贺,不铺张浪费而已。这样想来,只能接这个“大顺”的口福,领她们的孝顺之情了。 “生日”,只是表明一个人来到世界的日期。古人演绎出“生辰八字”等关于命运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传。对此要有正确认识。重要的是,在这个“节点”上,理性反观回味自身,随着时间和年龄的增长,同时增加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含金量、闪光点,更加潇洒、愉快地生活,从而优雅地老去。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伤感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仰视乞丐,生日杂谈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