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上天的宠儿》徐彩虹 ,《那桥,那路》秦渊
《每一个人都是上天的宠儿》徐彩虹
《那桥,那路》秦渊
那桥,是一座虚架在寒溪河上的古桥;那路,是一条连接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古路——米仓道。
我原本不是故事的主人公,因为我不是考古专家,我只是个考古参与者,是米仓道考古调查队中负责组织联络和后勤服务的工作人员,却因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让我成为了米仓道考古调查中最重大的发现者。
故事得先从背景讲起。2011年9月4日,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陕西省政协和四川省政协联合主办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产活动在西安启动;时隔四日,又在广元举行了“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与会者达成了《广元共识》。为扎实推进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10月,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米仓道实施考古调查。2012年3月5日,由四川省考古研究院担纲组织的国内顶尖级考古专家、文史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代表齐聚巴中,米仓道考古调查队正式成立。而我,作为市文广新局分管文化的副局长,因工作需要,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3月6日,考古调查正式启动。
翻看史书,米仓道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秦以前,古巴人就开凿了米仓道,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它与金牛道、荔枝道并称为三大古蜀道,是中国古代连接南北的经济要道、军事要道和文化通道。但这仅是历史的记载,米仓道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其路线走向如何?历经三千多年的它是否已被岁月淹没?在这条路上,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演绎过多少动人传说?留下了多少文化遗迹?今天的我们能否为祖先佐证,能否为子孙造福?
是的,从问题出发,我们去寻找期盼的答案。
调查队分为AB两组,我在A组。从3月6日到11日,AB两组仅用了6天时间便顺利完成了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境内的考古调查工作。6天来,我一直紧张着: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联络和服务工作密度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任务重,我知道400万巴中人都在期待一个圆满的答案!专家们告诉我,综合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境内的考古调查情况,可以推断米仓道的存在。
推断米仓道的存在?那至少说明其线路走向和文化功用没能最终定论。米仓道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山在南江境内,南江应是米仓道最重要的段落,能有重大发现吗?能把这条古老的文化线路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吗?我担心着,也充满了期待。
考古调查按既定的日程有序推进。3月12日早上6点,全体队员从通江县城出发前往汉中——调查将从汉中向南行进,南江县的同志早已等候在汉中市金江大酒店。晚上8点,省考古研究院院长高达伦组织全体队员召开工作研究会。原计划一个小时的会议却因为考察路线的争议而延长了三个小时,起因是南江县文物局的三名同志各持己见,相互否定对方的意见。显然,南江县没有提前勘探线路,更不可能提供有价值的调查点。我很不高兴,严肃地批评了南江县的同志,可他们都委屈地说,现在是3月份,头几天大雪封山,没办法勘探,一般情况下,厚厚的积雪要到5月中旬才能全部融化。所有的目光集中在高院长身上,高院长再一次仔细地观察地图,片刻,高院长作出了决定:调整调查队AB两组人员,实施两条线路考察。我立即对随行服务的同志作了分组,我继续留在A组,线路是从南郑出发,走青树镇、喜神坝到桃园镇——这是一条事关米仓道是否存在的最重要的调查线路。
13日早上7点,AB两组同时从汉中出发,按各自的线路沿途考察。一路走来,我所在的A组没能有惊喜的发现,南郑的大高桥和定波桥没能发现题刻,蜀门秦关已是新建,红军战壕和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为现代遗存。倒是B组传来了好消息,在南郑的庙坝发现了南北两面挡墙。我开始担心起来,米仓道的主体在巴中,我们走的是最要的线路,居然没有发现,难道米仓道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从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出来,我们直奔桃园镇的两河口。
两河口,你能给我们惊喜吗?
失望了,当我们考察完两河口后,什么也没发现。时间已是下午4点半,大家都很疲惫,高院长要求大家先回宾馆洗簌,晚饭后早点休息。专家的车队遂离开了两河口。
我没有走,和我同行的四川飞天影像老总吕林没走,还有他的助手也没走。没走,是因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没有发现遗存,我不甘心,吕林也不甘心。如果米仓道真的存在,那么两河口一定是米仓道的必经之地。我对吕林说,因为两河口的上游是截贤岭,这个名字缘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说,既然自古以来都叫截贤岭,这名字应该不是凭空想象,我相信祖先的智慧,没有发现遗存并不表示曾经没有,我们再去看看。
再去看看依然没有发现。吕林建议,不如先走访当地群众,找找线索。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说走就走,我们一行三人开车进了村子。我们走一路问一路,时间快到5点了,线索还是没有找到。我们十分着急,因为再找不到线索,第二天专家们将离开桃园去考察到南江县城的线路了。再走……再访……终于,一位年近70的老人告诉我们,两河口有桥孔,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后来由于修公路建新桥,不少桥孔已经不在了。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线索终于找到了!我们立即兴奋起来,我请求老人再说一遍,吕林和他的助手马上架起摄像机,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拍摄下了来。随即,我请求老人带我们去实地看看,老人欣然同往。
再次返回两河口,时间已是5点半了。在老人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一排方正的桥孔在河底静静地延伸,仔细一数,共有14个。太好了!太好了!刹那间,我和吕林高兴得真的跳了起来。我立即给高大伦院长打电话,报告了最新发现,高院长立即兴奋起来,说马上就来。
趁专家们来的空隙,我们又沿河的两岸仔细搜素起来,当我们爬上河岸走进树林勘察山崖时,突然眼前一亮——天哪——栈道孔!一排栈道孔啊!26个,26个!我和吕林情不自禁地拥抱起来。
高院长带领A组的所有专家赶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代表杜晓帆先生也到了。专家们一边勘察测绘,一边继续探寻,又在河中间发现了几个圆形桥孔。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说,这是古老的桥孔,距今在千年以上,通过这些桥孔可以判定,两河口曾有五座古桥,翻越米仓山的米仓道不但真实存在,而且是古代重要的军事、文化、经济通道之一!
高院长对我说,两河口的发现,是米仓道考古调查中最重大的发现。
刹那间,幸福的潮水从我心底漫过双眼——这是期盼已久的答案啊——为米仓道正名!为祖先正名!为巴中正名!
两河口,这个事关米仓道存在和走向的两河口,终于以桥孔静默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历史的佐证。
而我,因了那桥,那路,精神总穿越在历史和现实的两岸上,心灵总行走在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连接道路上……
作者:秦渊,男,1970年生,四川省巴中市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创作戏剧文学、音乐文学、曲艺文学近百个,先后获“中国艺术节全国群星奖”“中国人口文华奖”“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中国曲艺牡丹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巴蜀文艺奖”等数十个国家级、省级大奖。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每一个人都是上天的宠儿》徐彩虹 ,《那桥,那路》秦渊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