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难忘故乡七月节

懂得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

  引导语: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必委屈了自己来成全别人,那样对自己不公平。

  不懂拒绝,其实是得了一种叫“不好意思”的病。过度友善的人,不忍或害怕拒绝别人,他们总是怀抱善意,宁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也不想让别人失望。然而,害怕拒绝,害怕让别人失望,也是一种自卑。

  懂得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  生活总有点欺软怕硬。一个完全不懂拒绝的人,也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不懂拒绝的人,迟早要学会狠下心肠。

  1 不懂拒绝,是一种病

  很多人都喜欢《欢乐颂》里的关雎尔,因为她人长得甜美,心地也好。但她也常常为人诟病:正因为心地太好,她不懂得拒绝别人。

  关雎尔很多时候加班加得晚,都是因为帮别人做事。终于有一次,同事又病了请她完成剩下的工作,最后也是她签名确认。

  同事做的那一部分错漏百出,经理知道后却只骂了关雎尔。因为最后签名的是她,所有责任都要她来承担。而那个同事,出事之后一句话也没替她说,也没有一句安慰。

  关雎尔的傻白甜行径,其实也是今天许多人的写照:

  因为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对朋友的请求来者不拒。终于,我们温暖了别人,却累死了自己。

  2 你有多重要?

  “TA一定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我……”、“要是我把TA拒绝了,我就是坏人……”这是我们在接受求助时的心理。

  不懂拒绝的背后,是我们往往将自己放在太重要的位置。

  斗米恩升米仇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无法违背的人性:

  帮得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帮得了第二次,就有后面无穷多次。而无休止帮助的剧情发展,往往是始于感恩,终于嫌隙。当哪一次帮不上忙,你就会变成罪人。(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3 你的位置,决定了你的作为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这部电影里面,从不拒绝救助任何人的超人,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民众在恐慌,这么一个能力巨大的人,他为什么只是帮助人?未来会不会有一天,他用这种强大力量反过来杀人?

  因此在法庭上,众人拷问的是超人的这个问题:你到底是谁?

  不懂拒绝别人的人,有意无意地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了超人。而他们之所以不懂得拒绝,其实正是因为他们跟超人一样,根本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关雎尔没有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她只是公司的其中一个职能,在一个讲究分工协作的五百强企业,她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职能的执行。所以她累死累活,最终只能得到跟超人同样的质问。

  4 拒绝!时而温柔、时而狠狠地拒绝!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孔子的话。“有所不为”就是拒绝。什么样的人有所不为?君子。

  君子就是一种身份地位。像君子一样,对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就有他们该做和该拒绝做的事。

  三毛说: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因此,拒绝别人,一定要先给出一个正当理由。“我要下班”、“我不喜欢这样做”都是正当理由。哪怕单纯就是不想帮,“我不想”也是最好的理由。

  如果不想伤害别人的面子,话就说得圆一点。

  钱锺书去世后,早年就暗恋杨绛的费孝通又再上门,临走时,杨绛送他一句话:“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知难而上’了。”

  费孝通也是聪明人,以后也只能死了那条心。

  拒绝,不是对来者的侮辱。相反,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是对双方最大的尊重。

  而每一次拒绝,你都是再一次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也促使对方思考这一个问题:

  我到底是谁。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难忘故乡七月节

难忘故乡七月节 阙腾桢(深圳)在城市,农历7月15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可是,在我的故乡赣南山区,农历7月15日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一一“七月节”。我们那里人称传统节日除春节和清明节外,一般都会把月份带上,如“端午节”称为“五月节”、“中秋节” 称为“八月节” 、“重阳节” 称为“九月节” 。有的地方称“七月节”为“中元节” ,民间私下里常常把它叫做“鬼节” 。农历7月初1日到7月15日,故乡的人称之为“七月半” 。这段时间,大人们每天都要提醒小孩不要独自外出,不要到河里去玩水,晚上不要出门。原因是在外面很容易碰到“鬼” 。这段时间大人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鬼” 故事,在他们的讲述中,有“吊死鬼” 、有“饿死鬼” 、有“水浸鬼” 、有“跳楼鬼” ,稀奇古怪,恐怖至极。听过这些恐怖的“鬼” 故事,小孩子们一个个被吓得心惊胆颤,哪里还敢到家门之外的地方去玩耍?连晚上睡觉尿急了起来拉尿都提心吊胆,不敢起来。故乡的七月节很隆重。农历7月14日就要将做饭的粳米用水泡上,15日一大早要把泡好的米磨成米浆,米浆磨好了,女人们就把米浆倒入锅中熬,一边添柴烧火,一边在锅中搅拌,以便让米浆中的水分更快蒸发。男人们则在这个时间段去买猪肉,买鱼。肉和鱼买回来后又赶忙宰杀鸭子,给鸭子褪毛、清洗鸭内脏。忙完了这些,锅里的米浆水分蒸发的差不多了,变成了米糕,要进一步去除水分就要更大的力气了,这时女人就去洗菜,切菜,洗鱼,切肉,男人就拿起锅铲不停地在锅中翻搅米糕,直到米糕不粘手了就起锅,然后将米糕做成各种形状的米果,再把米果放入蒸笼里蒸。这时候,屋子里便弥漫着浓浓的米果香味。在米糕出锅的时候,精明的小孩子闻到了香味,便猴急地站到了做米果的案桌前,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眼睛直钩钩地盯着米糕,大一点的孩子就会洗干净手,帮着做米果,此时,男人就会扯下一块米糕,在手上搓一搓,搓成长条形,分发给嘴馋的孩子们。米果蒸好了后,便煮鸭子煮猪肉,锅里盛上半锅水,把一整个鸭子连头带脚,猪肉是半肥半瘦一斤以上一大块一起放入锅中。煮熟后,女人接着炒菜,做午饭。男人便去“敬神” ,或者叫“祭祖” 。所谓“敬神” 或“祭祖” ,实际上是将一张长条桌子或饭桌放在大门口,将煮熟的鸭子、猪肉,还有米果,盛在瓷盘里,摆放在桌子上,放上几个酒杯,倒上酒,再放上一个香炉,点燃线香和蜡烛,有的人家会在香案上摆放先人的遗像,然后打爆竹、烧纸钱(冥币) ,接看,老人、大人带着小孩朝香案作揖行礼,这时,老人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先人在那边过得好,希望先祖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敬神” 或“祭祖” 仪式结束后,一家人快快乐乐围坐在饭桌上,高高兴兴享受着节日大餐。爷爷奶奶坐上席,小孩坐两边,父母则与爷爷奶奶相对而坐。饭桌上菜肴丰盛,还有酒,自己家里酿的糯米酒。七月节一般是不请客人来家里的。吃菜喝酒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会顺便讲一些祖先的故事。如果正好回忆起了他们父母的事,老人往往泪流满面,哽咽不止,小孩子们心情便跟着沉重起来……即使上世纪“文革” 时期,故乡人照样过“七月节” ,只是饭桌上的菜肴没有那么丰盛罢了,而“敬神” 或“祭祖” 仪式一样的隆重。因为那些“红卫兵” 里的革命积极分子,虽然平时破“四旧” 十分“凶” ,但到了“七月节”他们也暂时偃旗息鼓了,因为他们也有家,他们家也要过“七月节”, 也要“敬神” 或“祭祖”。现在回想起来,故乡的“七月节” 实际上跟清明节的主题是一样的,是一个尊宗敬祖,传承中华孝道文化的节日啊。 2016年8月15日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懂得拒绝,恰是最好的尊重,难忘故乡七月节 》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0-10-18 13:26
    秋天的美文美句
  • 匿名用户 2020-10-19 14:57
    表示爱情甜蜜的句子
  • 匿名用户 2020-10-20 01:53
    心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