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堂山 ,说"蛊"
•浏览 247
游金堂山
翠柏阳光照,春姑伴我游。山间花灼灼,树上鸟悠悠。水绿江河美,清风竹影幽。依依难舍去,一步四回头。
说"蛊"
蛊惑仔的影片曾经很时尚了一阵子,引得世人天天说"蛊",其实蛊惑之事,由来以久,不足为奇。 《本草纲目》中"虫部四"记载蛊虫,李时珍集解引陈藏器说: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食诸虫,即此名为蛊。以蛊毒药人,人不能知。"蛊惑"即迷惑之意。 希特勒在人格方面有明显缺陷,正如他那滑稽的长相,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不正常。他发动战争,屠杀犹太人,他以《我的奋斗》装扮自己救世主的形象,他不是纳粹士兵,也不是纳粹军官,他是纳粹思想家,所以他的"蛊"之大,波及整个世界。 江青同志有点更年期,姚文元多少有些半痴半傻,于是,狂热的文革被她们"蛊"成一场动乱,一乱十年,整个中国她妈的一片黑暗,至于其思想余毒,至今阴魂不散。 茨威格、杰克.伦敦、顾城、三毛……他们真正有思想,精神上显得有点癫狂,他们偏执的人生、清白的品格,让我尊重,让我惋惜,他们用笔给世界一个真实与美丽。但他们"蛊"得自己毁灭了自己,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不赞成的。 在这个重物质、重功利的年代,我看到很多肥私者在公共场合端庄肃穆且激情澎湃地吹牛,他们 "蛊"的水平不高,但追随者却很会恰到好处的领掌、鼓掌,持续不断,气氛颇是热闹和谐。还有一些人,拿来释伽牟尼、耶蘇、默罕默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老子"蛊"事,纯是"拿来主义",做心虚龌龊的挡箭牌,强词夺理,让人难辨世相真假。有时听了一些话,感觉乔达摩.悉达多同志简直成了沿街乞讨唱小曲的丐帮弟子。更有露骨者,巧舌如簧,是非随着唾沫星子横飞,东变成西,南变成北,堪比日本地震海啸,好像世界一下子丢失了评价标准。像我,搞教育的,也不必言必曰孔子"蛊"人,拉大旗做虎皮裏着自己吓别人,沒用。闭嘴!学习!你就是长出孔子的脑形也得二千年,别说你要拥有孔子的智慧。 打打杀杀的蛊惑仔只会时尚一阵子,但思想上的"盅"却不会轻易败下阵来。这是历史的暗流,在浮躁与喧嚣的时代里就会浮出水面,只有民主和正义之旗猎猎作响,它才会乌龟般缩回历史的角落里。 -------姜紫芽于听雨斋注:夜读王小波杂文,有写点东西的冲动,文章有吃了枪药的感觉,大家别见笑,王小波文章也这德性,不信你读读,挺好的。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游金堂山 ,说"蛊"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