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为过往,快乐才是人生-快乐美文-,有一种爱 饱含沧桑

一切皆为过往,快乐才是人生-快乐美文-

  人有烦恼就是因为记性太好,不该记的也抱着不放。背负太多,反而难以前进追求,就会有失望。活着,就会有烦恼。大千世界,人无完人。看看别人的错,再想想自己的过;看看他人的非,再谅谅他人的难。

  人心越淡,伤害就越少;人心越宽,快乐就越多。遭遇误解,努力争辩,大多徒劳。不如一笑而过,让时间给出答案。话不投机,不如静心沉默。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世间之事,一念而已。心中若有事,事重;心中若无事,事轻。

  人心如落叶,一生一落,一落一生。不要轻易动心,不动则不伤人。心是容器,时常刷新,时常清空,才会面朝阳光,轻装而行。花开一季,人活一世,懂得随缘,轻松自在。冲动来自激情,平静来自修炼,别让外界浮躁了自己。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放下了贪念,看淡了得失,才能品尝幸福

  花开花落,那是起伏的人生;波峰波谷,那是燃烧的生命。顺风逆风,那是岁月的感悟;春去春回,那是别致的风景。做不成太阳,就做最亮的星星;成不了大路,就做最美的小径;成不了明星,就做平凡的百姓。

  一切皆为过往,快乐才是人生!

有一种爱 饱含沧桑

有一种爱 饱含沧桑单位门口的街边有一株高大的木棉树,秋天季节木棉一树绿叶,茂密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葱翠。这么葱葱郁郁的一棵树,花开的时候除了一树红花竟没有一片叶子,所有的叶子都会枯萎掉光,只剩下红得像火一样的花朵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花和叶子生命的承接有多伟大,多令人感动?我不禁想起前不久读到的一篇文章——《红花感恩绿叶》。这是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写的文段:每年的春天我都看见红棉树,红棉树满树都开着红灿灿的花,却没有绿叶。我就想:为什么红棉树只开着红色的花却没有长一片绿叶呢……我的爷爷常常用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使我学习水平大大提高,我的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我要感恩爷爷……现在我明白了,红棉树上没有绿叶只有红花是因为红花感恩绿叶。在红棉树生长的时候,绿叶充分吸收了养分,储存起来提供给红花,让红花生长;而绿叶自己却枯萎了,飘落到地上,然后,红花吸收了绿叶提供的养分,开得非常茂盛,尽管时间很短暂。因此没有绿叶的牺牲,便没有红花的盛开!小作者林春名是我的学生,上幼儿园的四年时光里,我和孩子每天在一起游戏,学习,共同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孩子已经毕业四年,读到孩子满怀感恩之情的写了这篇《红花感恩绿叶》,我似乎又看到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几年里每天奶奶早早送他来幼儿园的情景。小春名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小春名的生活、学习全是爷爷奶奶在照顾,记得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几年里,每天接送孩子,奶奶总会很细心的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偶尔孩子有点小感冒或者咳嗽之类的身体不适,奶奶更是会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老师说孩子对哪些水果和食物要戒口,需要吃药,多喝水,要留心观察是否出汗,出汗了书包里有汗巾和替换的衣服……点点滴滴奶奶说得清清楚楚,甚至记在小纸条上,1.2.3.4……各个点都写下来。有时孩子需要喝中药,高温酷暑的大中午,奶奶就把煎好的中药送到幼儿园,等老师喂孩子喝完药,奶奶才拿着装药的空瓶子离开,我常常被奶奶这种饱满深情的爱所感动。幼儿园每周会将孩子在园的活动前情况、学习情况写在家园联系手册里,周末孩子把家园联系手册带回家,有的家长很积极,每周都认真阅读并回复,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情况,有的家长一学期都没有只字回复,而没回复的竟然多数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小春名的爷爷是一位卓越的作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爷爷,每周的家园联系手册爷爷都满满的写着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将孩子的性格特征和需要家园共育的方向写得非常细致。小春名上学前班进入前书写学习阶段,开始孩子的握笔、落笔很困难,书写的数字因为落笔力度不够总是写得模糊,爷爷爬满老茧的手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一笔一划的教着,不到半学期小春名写的数字已经是班里最整齐、最端正的!我在幼儿园工作了十几年,一批批孩子来了又走了,家长换了一届又一届,有的孩子和家长至今仍有印象,有的已经淡出记忆。而小春名和爷爷奶奶这一家子却常常让我忆起,大概因为这对爷爷奶奶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付出深深的感动着我,大概因为这对爷爷奶奶的那一份独特的跨代之爱,它饱含了岁月的沧桑,却胜过亲子之爱,它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一样浓,浓得化不开!近几年有很多文章以亲子关系为主题,阐述父母给孩子的爱和陪伴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观点。大家在强调父母的角色有多重要的同时,有些笔锋就调转到了爷爷奶奶这两个角色上,指出孩子由爷爷奶奶带所存在的弊端,多是说隔代之爱更多的是溺爱,说是爷爷奶奶教不了孙子,过渡的放任、纵容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诸如此类的文章多得不胜枚举,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和陪伴固然没错,我们呼吁天下父母要尽职尽责,只是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孩子的成长确实还是靠爷爷奶奶爱的培养,也有很多是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非常优秀,学习成绩好,情商发展也好,比如这位林春名小朋友。一天晚上,我读到一篇文章叫《奶奶,我可以叫你妈妈吗?》奶奶和孙女走在落叶飘飘的街上,孙女抬起头对奶奶说:奶奶,我可以叫你妈妈吗?小女孩的话传入笔者的耳朵,笔者说:我不知道是这伤感的秋让孩子如此的想念妈妈,还是孩子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见自己的妈妈,母爱情感的缺失深入孩子的内心,让这个孩子竟渴望到让奶奶当一次妈妈。笔者一阵心酸,感叹孩子那一位在办公楼的母亲可会感应到孩子的想念?她可会知道孩子的心情……读到这里我也一阵心酸,又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情景:那年,我在幼儿园操场的舞台上主持“感恩节”主题活动,其中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抱着爸爸妈妈说一句亲亲话,感谢爸爸妈妈的爱和付出。活动结束我从台上走下来,在操场的一角看到一位老人在那儿抹着眼泪,这位老人就是天天骑单车送孙女上幼儿园的琦琦奶奶。琦琦的爸爸妈妈在国外,孙女一直由奶奶照顾,这天奶奶和孙女早早的来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看到奶奶在操场的一角抹着眼泪,我开始以为是活动让老人家感动了,后来听同事告诉我老人家的心情,老人家的一句话让我感到心酸又愧疚,同事告诉我,奶奶说:主持人一直在教孩子们感谢爸爸妈妈,却没有一句提到感谢爷爷奶奶……这句话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至今难以忘怀。之后在我主持的活动里,我的眼睛里总会多一点去看到爷爷奶奶这两个角色,只是那一次我的忽略再也没有办法填补回来,我常常为此感到自责。爸爸妈妈去哪儿啦?那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长大的孩子他们是否经常会问这样的话呢?工作很重要,爱和陪伴更重要,该说什么呢?琦琦的奶奶流下的眼泪又岂止是希望孩子能感受到奶奶的爱,对她说一声感谢?我想那一滴眼泪里还有无奈,心疼,遗憾和悲伤……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外出办事,因为路途比较遥远,出租车司机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爱说话的大哥,一路上我们就聊开了。我问到司机的老家是哪里,亲人都在同一座城市里工作吧?司机大哥轻叹了一声,说:唉,哪有那本事接一家老小都出来,孩子在老家由父母带着,就像电视里边播的留守儿童一样,生活艰难的情景让人心酸啊……我顿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大山的守望》,高山里的孩子父母为求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孩子就都是由年老又多疾病的老人带着,过着艰苦的生活,那些孩子却个个都非常懂事、善良、能干。老人与孩子相依为命,隔代之爱饱含着沧桑,饱含了生活的艰苦,却孕育着希望、梦想和对生活无限美好的憧憬!转眼已是入秋时节,街边路旁的一株株木棉树像一个个勇士一样,笔直的站着,一树绿叶,葱翠欲滴。等那春天到来,木棉花就要盛开了,吸收了叶子的养分的木棉花将开得多么鲜红,多么灿烂!而木棉树的叶子都将凋零入土,化作春泥护花开放。生命的承接就是这么伟大,这么令人感动!作者:陈希珊 国际潮人文学艺术协会秘书·儿童早期教育亲子教师·国际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级教师·幼儿教育工作者邮箱:2397102008@qq.com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励志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一切皆为过往,快乐才是人生-快乐美文-,有一种爱 饱含沧桑 》评论列表(2)

  • 匿名用户 2020-11-30 15:20
    心情随笔
  • 匿名用户 2020-12-01 13:12
    写景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