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时的那件棉猴 ,诗句中秋

我儿时的那件棉猴

我儿时的那件棉猴 春节女儿回来了,给我买了一件棉大衣。看款式、样子 都不错。挺时髦,挺好看的。我穿上试试挺合身,就像是量身定制的一样。 看着棉衣,我的脑海里想起了小时侯,那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年母亲给我缝的一件棉猴。其实就是带帽子的棉大衣。 那时,我念小学一年级,家住城关东大村二道巷,在第一小学校读书,后来,按家庭住址转到玉辉小学。 小时候的冬天,天气很冷,西北风刮起来“嗖嗖”的,人们都穿着很厚的棉衣,或者是皮袄。念书的孩子们多数都穿棉袄,戴着棉帽子。 平时街上行人很少,只是在三、六、九的集市上,从四面八方来的农村人,把自家产的农付产品拿到城里来卖。 那时候大街上没有汽车,看见骑自行车的都挺稀罕,是名付其实的马路。 我们念书都不用家长接送,自由自在的走在大街上,任你疯打疯闹,横冲直撞。小孩子们走路总是没有个正形,一会儿跑,一会儿跳,或者从地上捡起石头子,打树上的麻雀,或者捡枯树枝当马骑。 我的棉猴,是用浅黄格子黑道道的布缝制的。那时我还嫌棉猴太花了,不爱这个颜色。心里面总是埋怨,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因为穿上它确实非常的暖和。小学的同学们,有的羡慕,有的忌妒。常和我开玩笑,讥笑男孩子怎么穿这样的衣服。 其实,在六十年代初,能穿上我这样棉猴的孩子,那是少之又少。 那时人们生活条件差,家里孩子多,收入少,普遍的穷。穿衣服打补丁,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件衣服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穿好几年。大的穿了,再给小的穿。实在穿不好了,还要拆了当补丁,最后打袼禙用。 我的母亲当年缝棉猴,还是费尽了一番心思的。 她先去找人用旧报纸拓了个衣服的样子,把棉花撕成小块拍实,然后絮在纸样上,絮好后,根据纸样修改后,在正式的裁剪布料,把棉花絮在布料上,然后缝纫。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费心、费事。 煤油灯下,母亲一针一线的密密缝制,缝几针,针就在头上划一下,我不知道是啥意思。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是在给针尖抹头油,管润滑。母亲缝的衣服针线均匀,平整得体。 缝好棉猴以后,母亲笑着说:“来穿上试试合身不”。穿上棉猴,母亲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上下左右,看了半天,拉拉衣角,整整袖口,直到她露出笑容为止。 她高兴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 ,直到她自己满意了,才露出幸福的微笑。 读师范时,学了唐诗,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更深刻地理解了母亲。 棉猴带着我的记忆和幸福; 带着岁月的温馨与艰辛; 带着母亲的辛苦和深情。 棉猴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那个年代就没有卖小孩棉衣的,就是有人们也买不起。 棉猴虽然是一件没有生命的物品,但是棉猴却经历风霜雨苦的历练,因为我们兄妹几个人差不多都穿过它。 棉猴带给了我们温暖,也带给了我们朴素的情感。 事情已过去五十多年了,那棉猴的样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我长大了,弟妹们也慢慢的长大了。棉猴也穿坏了,它又变成破铺衬。 朱子家训里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母亲就是这样俭省节约的,其实也是俭以养德。 棉猴成了我的记忆,成了我儿时岁月珍贵的片花。 其实,棉猴凝聚着母亲的心血,饱含着母亲的深情。 想起棉猴,就会想起那个年代久远的爱。作者:王志海,河北赤城县人。

诗句中秋

1、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9、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0、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1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2、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1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5、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7、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8、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1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0、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2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23、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4、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5、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6、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7、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0、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31、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2、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5、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6、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7、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38、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9、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0、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42、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3、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5、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7、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8、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9、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0、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1、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2、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3、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4、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55、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6、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7、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8、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59、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61、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2、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63、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64、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5、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66、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6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8、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69、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0、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2、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4、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我儿时的那件棉猴 ,诗句中秋》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0-12-27 17:26
    祝福短语
  • 匿名用户 2020-12-28 18:57
    节日美文
  • 匿名用户 2020-12-29 16:49
    2020最美的表白句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