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缕•上善若水 ,与书为伴
•浏览 238
黄金缕•上善若水
老子将欲出关行,鬼使神差,留下五千言。何人名曰道德经?费尽口舌几千年。
老子当年诲仲尼,柔水善德,胜礼乐仁义。何人不解其中意?一言兴衰到当今。
二0一六年七月四月
与书为伴
人们常说,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人生的长度,延长思维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力度,而且可以增添自身的魅力,工作的活力,生活的动力。此话一点不假。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食粮,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与书交流,让人学会思考,逐渐走向成熟。儿时,家境比较贫寒,除学校发的语文、数学书外,由于没有余钱买课外书,基本没有其他书可读。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找些书来读。当时,邻居家的哥哥姐姐嫌我年龄太小,说业余书籍内容太深,我不大看不懂,就不愿意借我,但看我怀着一颗好学上进的心,就借本《新华字典》给我,让我高兴快活了好长时间。那些日子里,我只要没事,白天从家里拿出板凳坐在房屋前的树荫下,晚上则点一盏煤油灯坐在家中的堂桌边,一页一页地翻、一字一字地看《新华字典》中的内容,里面的汉语拼音、部首目录、分条注解、风俗故事,我都认真阅读、记录,想法学懂弄通。看我如此认真,邻居家的哥哥姐姐又借了些书给我,有《叶圣陶作品精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安徒生童话》等中外书籍,也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再后来,我又陆续从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手里,借到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我虽然没读懂多少内容,但却觉得文字充满了诱惑,让我沉醉其中。就这样,从上小学到当兵离家的十多年间,我边借边读,除了学校发的学习用书外,还读了四、五十本课外书籍,也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理解了感恩。现在想想,我对读书产生的浓厚兴趣,主要是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无偿给我提供的书籍,我真的万分感谢。当兵以后,连队干部看我有点文字功底,选我担任连队文书,为弥补知识不足,在紧张的训练和工作之余,我就到连队图书室看书。期间,我读了《开创共和国群英演义》《儒将风范》《血路》《中国实用文体大全》《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觉得当兵无怨无悔,工作中始终充满激情和朝气。看我如痴如醉地学习,指导员又特地将他的藏书赠送一些给我,有《辉煌走一回》《辞通》《品味人生》《汉语大词典》《唐诗三百首禅析》,至今,这些书我都珍藏着。有时,我也读《中国散文百年精华鉴赏》《散文百家》《泰戈尔诗选》,娱乐类书籍也是偶尔翻翻,权当是消遣。当兵期间读书量大了,也有系统了,为我的成长典定了良好基础。退伍回乡后,手里有余钱买书了,业余时间也多了,没事的时候,我就泡一杯茗茶,捧一本书籍,边看边品,怡然自得,每天都有一个好梦。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尽,疑似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谆谆善诱,苏轼“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的深深感叹,让我神魂颠倒,欲罢不能。特别是内心浮燥时,拿一本散文集,深厚大气的文字抚平了波澜壮阔的内心;失落彷徨时,捧一本杂文选,激情澎湃的句子洗去了漂浮不定的心灵;头绪杂乱时,托一本诗词册,清新透彻的词语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书是灯,指引前进的方向;书是桥,连接成功的彼岸;书是路,迈上收获的巅峰。在书中遨游,陶醉的文字,真抵内心深处,给人强烈震憾,令人拍案叫绝,让人回味无穷。 无数事实证明,读书强素质,补充正能量。在漫漫人生路上,书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亲密伙伴,为我导航,伴我成长,直到永远。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黄金缕•上善若水 ,与书为伴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