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国诗句大全,《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315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中国爱国诗句大全

  1、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丘而望远》  3、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6、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7、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8、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9、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1、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2、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13、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14、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5、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16、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17、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8、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9、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20、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1、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22、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2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24、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5、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2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27、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8、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29、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30、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3、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34、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3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36、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8、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39、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40、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41、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4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43、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4、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5、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4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4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0、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5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  5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54、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5、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56、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57、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60、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61、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62、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63、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6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6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66、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67、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6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69、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7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7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72、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7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4、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75、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76、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77、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78、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79、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80、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8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8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83、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一次,我在一个QQ群部落里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你一生中必须要读的三十本书。怀着一颗无比好奇的心和浓厚的兴趣,我认真地把这篇文章读完。其中,我就第一次认识了它——《傲慢与偏见》这本书。

以前,也许是自己读书少,知识储备不够,我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本书。自从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才开始走上相识的道路。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为什么我们一生中必须要读?难道这本书里有十分高深的智慧或者经世求财的特殊门道?我不禁自问。

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去图书馆找找这本书。后来,我很幸运,竟然在浩瀚书海里找到了这本书。翻来看时,这本书和其他的书一样,只是一本写男女之间爱情的书籍。不过,我还是觉得它应该有过人之处。在这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决定从书中找答案。

这时,时间也不凑巧,刚好是我们期中考试的复习备考阶段。但是,我也不想把它耽误,因此,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我就用来看它,看新闻时带着它,上自习时带着它,课间带着它,甚至午休时放在枕头旁的也是它。就这样,一个月后,我终于看完了。

当它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刻,我坐在窗户旁的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教学楼,长嘘了一口气。我,不仅为自己能在这么紧张的时间里看完它而感到高兴,更为自己另一个目的而欣喜。因为,我似乎从这本书里找到了当初的答案。

稍微回顾一下这本书的相关细节,这本书大体上是以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主要讲述了四对夫妻之间的相识、相知最后结为夫妻的成长历程。当然,这四对夫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反,他们之间彼此藕断丝连。书中的主要人物是贝内特家族的五个女儿,整本书就是在写她们追求爱情的故事。其中,大儿女叫简,二女儿叫伊丽莎白,三女儿叫玛丽,四女儿叫基蒂,五女儿叫莉迪亚。虽然他们处在同一个家庭,受到家里相同的教育,但是,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她们不同的爱情轨迹,进而决定她们不同的人生命运。一次偶然的机会,梅里郡来了特殊的客人,而且是在内瑟菲尔德庄园居住。这个特殊的客人,从此打破了梅里郡往日的宁静,也开始动笔书写她们五小姐未来的人生。

一个有钱的单身汉,要娶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道理。的确,整个书里情节的发展始终贯穿这个脉络的。从这本书来看,这个达西先生就是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并且,因为人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社会关系的整体总和。所以,以他为圆心,逐渐衍射出一个庞大的人际圈。宾利一家人,威克姆以及他所在的民兵团,还有后来的德布尔夫人和柯林斯、卢卡斯夫妇和他的女儿、加德纳夫妇等这些人物都是与书中主角有联系的。另外,每一个女儿,都是贝内特夫人的合法财产。在这个理念的驱使下,贝内特夫人肯定是要去拜访内瑟菲尔德庄园的。她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所以,本来陌生的两大家族就逐渐认识起来,从而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回顾整个故事的发展,这本书也是由四对恋人的故事为落脚点的。柯林斯和夏洛特·卢卡斯之间的夫妻关系的建立,这对夫妻完全是建立在经济和物质条件基础上的,第二对夫妻是莉迪亚和威克姆,一个是放荡不羁,一个是虚伪假义;一个是痴情少女,一个是拜金主义。这样的婚姻是纯粹建立在情欲和物质上的。但是,书里也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夫妻。一对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另一对是宾利和简。这两对夫妻是幸福的,是建立在物质和双方自由恋爱的基础上的。这两对爱情,就像是夏日里出淤泥而不染的鲜荷,亭亭玉立,不粘染一点世间污垢。这样的爱情注定是幸福的,夫妻也注定是恩爱的。

这本书之所以会畅销,因为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婚姻观,并回答了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完美幸福的?古今中外,青睐青年男女爱情故事的书籍很多,凭大家熟知的,就有中国的《牡丹亭》《桃花扇》《梁山泊与祝英台》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外国文学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比如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美国米切尔的《飘》等,这些是可见的,还有更多不出名的典籍作品。但是,为什么这本书会入围“一生中必须读的三十本书”的行列?难道它所写的爱情故事更凄美吗?或者文章的语言文字有更高的造诣?

不是的,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别的书籍顶多是以一个爱情故事为主线的,而这本书则是以四对夫妻不同的命运在载体的。而且,这本书中,即使是写四对恋人的爱情故事,作者也没有使文章脉络混乱不堪,相反,睿智的作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者在构思整篇文章布局时,它有一个总体的思路和主线,那就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那么,剩下来的三对夫妻怎么写呢?这其中必然应该有一条线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条线,如果是作者自己编造的话,即使作者文学造诣再高,也会有一些刻板不妥之处。于是,作者就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来,人就不是单独的人,它是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所以,作者就把这个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当作这条线来贯穿整个情节的发展。所以,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过,这只是说作者文章的布局方面而已。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本书反映了当今社会或者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婚姻观。佛语有言:“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能强调一叶知秋的概念。这本书,我想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书中的四对夫妻,并不局限于他们本身,它反映的是社会整个婚姻观的现实。

一种是建立在极端上的婚姻。书中,作者简单描写了莉迪亚和威克姆、柯林斯和夏洛特这两对婚姻。

柯林斯的婚姻,完全是建立在理智上的,一种经济与物质的产物,纯粹是为社会现实所服务的。柯林斯之所以要结婚,是因为恩人德布尔夫人敦促的缘故,夏洛特之所以嫁给他,也是因为自己是“老姑娘”。这对婚姻,在目前的这个社会是相当普遍的。提起这样的婚姻,不难想到社会的“相亲”和“网恋”。因为生活的拮据,或者为着事业而奔波,这个本处于谈婚论嫁年龄的年轻人,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这时,他们不操心,可是他们的父母操心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作为父母的普遍想法。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生存压力加大,人不可能在个人感情上花很多的时间。

但是,作为父母的,肯定希望自己家族的香火能够代代相传,既然儿女没有时间,那自己总是有时间的吧!所以,才有了父母当媒人的社会闹剧。莉迪亚和柯林斯这样的婚姻,就是典型的“相亲式”婚姻。这种婚姻是社会物质与经济的衍生产物。它是社会对人类感情的无情干预,是社会与情感的“畸形婴儿”。因此,社会上才有了“闪婚”、“闪离”的结局,这种把结婚当作儿戏的态度,注定是失败的。

还有一种。那就是纯粹建立在情欲上的。书中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就是如此。莉迪亚,一位才只有17岁的青春少女,喜欢那些穿着红衣服的军官们,“一心想着坐在军官中间,看着军官们一个个向他抛媚眼,献殷勤”,这样的少女,她的情欲是很高的,同时,她也有很强的虚荣心。所以,在强大的虚荣心面前,她是很任性的,完全不会理智地做事情。情感,驾驭在理智之上,那必定就会放荡不羁、恣意妄为。同时,这样的少女是很痴情的,痴情到单纯的地步。另外,这类的少女是很脆弱的,因为她们的不谙世事,一旦面临危机,往往不知怎么办才好。对于这个社会现实,只凭着自己的性子来,当然,一个人肯定斗不过整个社会,最终还是自己吃亏、倒霉,甚至葬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爱情,在现实当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说,社会上的拐卖少女卖淫和少女失联现象,都能看见这种婚姻观念的影子。她们,注定是幼稚的,注定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这样的少女,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年轻和美貌上,她们的这种态度决定她们残缺的一生。

一种是理智和情感上的婚姻。这种婚姻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们也一直为这样的婚姻故事而讴歌。这种婚姻,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体现,用中国一句老话讲就是“门当户对,喜接联姻”。书中,简和宾利、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就是这一种。这两对婚姻,都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两人因为相互间的倾慕和爱恋而走在一起,希望建立甜蜜的恋人关系。但是,社会现实是残酷的,人既然生活在社会当中,就不可能无视社会制度,搞“私奔”,当“隐士”。毕竟,人是要生活的,人脱离了物质无法生存。严格地讲,就是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条件基础上的。所以,当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情发生冲突时,有什么办法来化解这场冲突?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理解。

很多时候,一些门第和地位的关系,直接成为了个人感情发展的最大阻碍。很多方面,父母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因为他们是过来人,对这个东西不能不重视。不过,虽然看问题的方式和路径不一样。但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真正幸福。所以,有了这个关键的基础,再去有耐心地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开展起来就有了思路可循,用事实做证,解决问题就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当然,由于人们“门当户对”的思想观念较牢,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尽管遭遇到不少的插曲,但是,这种婚姻还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

另外,深刻的内涵固然重要,作者的文学造诣也不可小觑。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它也能直接反映人们之间的性格特点。不管那篇小说,语言是最多的,也是最丰富的。俗话说,心由口声嘛。在这本书中,不少有很俏皮幽默的语言。例如,一个舞会上,达西先生想请伊丽莎白跳舞,不过态度有些傲慢,伊丽莎白看不惯,就不领情,说了一句“我不会,你找别人去吧。”从她自己看来,这是对达西先生傲慢态度的直接回击,也是说明自己不是那种“花花女子”,当然,后来,这种话也起到了提醒他改正态度的作用。从达西先生来看,这话是怎么回事?我堂堂一个贵族子弟,邀请你跳舞,竟然会遭到拒绝!这个女人肯定有厉害之处!而在宾利小姐看来,由于自己一直在吃醋,所以,对伊丽莎白就产生了很大的偏见,直接导致了后面情节的发展。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这本书,书名为《傲慢与偏见》,它是建立在两个人身上的。达西先生,一个出身于名门的绅士,由于从小生活宽裕,家里富足,所以在人与人之间就自然有一种傲慢的态度在里面。他自己可能已经习惯了,所以,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哪方面有错。其他人对这种傲慢的态度,起初可能不喜欢,但是碍于社会阶级的差距,他们也都忍让了。而伊丽莎白比较有个性,不随波逐流,对这个傲慢态度自然看不惯,并且下定决心让他改掉,因此,这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偏见。不过,这些都只是环境造成的,属于表面性的,只要彼此双方开诚布公,、坦诚相待,这种傲慢与偏见就会化解,并且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完美结局。

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这个社会,用感性的目光来看,它是个悲剧;用理性的目光来看,它是个喜剧。所以,不同的眼光决定了你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不同的性格特点也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因为,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内心的外在反映。所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无道理。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句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中国爱国诗句大全,《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评论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