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联名句书法

00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00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00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00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00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00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00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00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00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0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0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0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0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0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0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0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0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0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0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0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0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0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0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0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0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0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0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0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0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0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0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0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0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0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0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0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0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0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039、授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 ,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0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0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0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0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0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 ,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0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0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0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0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0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0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0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052、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0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0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0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0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 ,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0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0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0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0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0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0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0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0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0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0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067、交懑四海,乐道人善; 胸罗万卷 ,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0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069、好人我自苦中来 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 且更从容。(吴大湞自题联)

070、学立道通,自然贞素;圆行方止, 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0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0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0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074、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075、格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0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0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0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0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0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0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0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0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0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0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0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0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0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0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0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0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0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0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0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0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 陶绍原自题联)

0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0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0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0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现在为什么很少人关心春节的书法对联文化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是春节的一种文化习俗。典型的农耕文化。就职于城市后,感觉城市没了年味。每逢年关,回乡省亲。给乡亲写春联,从早写到晚,竟乐此不疲。

春联不仅体现在实用,还有艺术。可言志抒怀。让生活有了艺术,让节日有了品味。现在人很少关注春节的书法对联。借此谈一点看法。

1.书写工具的变革,很大程度限制了了传承与发展。硬笔与键盘,让书法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艺术,不再是一种实用。失去了大众基础。

2.对物质的追求,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快餐文化" 促使人们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淡忘。

3.科技一定程度上是对手工的淘汰,追求短、频、快节奏,商家看到了商机,消费者觉得省事,便有了批量生产对联,很少有人写春联。印刷品往往缺少艺术性。

5.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农耕文化的消失,春节文化似乎不适合在高楼大厦间传递。春联背后的深层次思考是对传统节日的淡化。

6.书法是中华国粹。对联是方块汉字和语言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的发展对书法、诗词都有意义。

要做好保护,首先是传承,传承无疑是最大的保护。群众是基础,让书法走向课堂。

7.对联的发展,也不应拘泥于传统形式,当然字数一定是对等的。在韵律和意境上可以大胆尝试。

今日头条,百姓的头条。有联林高手和也有初学爱好者,条友们边对边交流。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值得鼓励。

本着联意第一原则,如能做到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更好。对于意境不错的对句,就应该点赞。如果刻意追求有板有眼的对仗工整和马蹄韵,而失去了联意,大可不必。

当今社会,如何理解那些名人的书法及其价值

书法是运用笔墨纸张和作者技艺,功力,理解书写的作品。名人与其它人一样,都能是作品的作者,作品的水平决定价格。只是名人的作品更有具收藏价值,在价格方面又加了名人的法码。谢邀!

有的人喜欢用名人名句出联,对此你怎么看

谢悟空:☕

大家对用名人名句出联怎么看,是不是对先贤有失敬重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名家散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名人对联名句书法》评论列表(0)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