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时大寒 ,《黄山的风》凌志兵

忆童时大寒

垂老忆童时,大寒白雪皑。 清早启牗户,风刀削面来。 雪积愈三尺,路人半截矮。 桑榆冠带臃,茅屋耀银彩。 缸水冰厚结,凿洞为晨炊。 或有豇豆粥,酸菜老少欢。 铜炉加新炭,兄妹添暖和。 惟有父与母,终日生计谋。 父已春耕备,绳索犁耙忙。 水牛膘要壮,籽种要选良。 母为衣食累,天天忙年粮。 既要过年好,又要防春荒。 我亦有劳作,折纸剪纸花。 字角常在手,故事说到夜。 支箩捕麻雀,铲雪访邻家。 只待冰棱长,含化味最佳。 沟河冰如盖,呼童乐蹓行。 越是河心处,越是争向前。 五九冰河动,冰面日午莹。 越发嗞嗞响,越发激荡情。 猎人火枪举,麦墒促雉飞。 草窝惊灰兔,铁砂利如锥。 渔人破冰入,坎洞捉鱼归。 偶有外乡客,河阳掘乌龟。 寒极安太岁,人家动土堰。 竖柱黄道日,上梁紫微星。 阴宅择时吉,子孙赖祖荫。 沟渠冬修固,兴建百年坚。 未晚炊烟起,西风似暂停。 落日堕雪野,鸦鹊归巢眠。 油灯冰雪做,点亮格外明。 窗外月色重,床下白霜严。 二更风又紧,寒彻浸席边。 被紧身卷缩,未暖已亮天。 童谣不离口,日日唱过年。 只待立春到,万象总更新。 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黄山的风》凌志兵

捡不回的钥匙

黄山“排云亭”三个大字是宋美龄三十年代所题。而排云亭对面,一排排铁索链圈中,挂满密密麻麻的锁。锁上的一把把钥匙,已丢进深渊的大峡谷里,成为永久的纪念和心愿。一位中年夫妇倾诉着当年初恋时的情怀,是那把铁锁把他们两颗滚烫的心紧紧地锁在一起,悟出了什么叫“天长地久”。一对青年恋人,冒着纷飞的雪花,从山中小店买了把铜锁,两人共同将锁锁在铁链上,然后,把钥匙抛进峡谷,并彼此高声呼喊:“我爱你!”此时此刻,我们学着年轻人的举动,把锁的钥匙抛到远方,并默默地祈祷着;“爱你到永远!”排云亭旁,有多少颗心在激烈地碰撞,这真是浪漫与情感的撞击,是一把捡不回的钥匙,这一把把连心锁,将两颗激荡燃烧的心,紧紧地锁在黄山上。

挑夫

一根毛竹扁担,舞动着两条带结的绳,还有一个支撑的棍。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雪雨,挑夫那弹弓腰上挂起一道绚丽的彩虹。这头吊起红霞朵朵,那头坠落娇月柔情。我问一位挑夫:“担的是什么?”“多少钱一天?”而他回答:“少啰嗦!”我并没有生气,仍然处于同情。最后方知,他们担的是修路和装修用品,每天能有60元。看着挑夫晃动的背影,再品味这些游人,城乡剪刀差就是这样分明。人常道,鲜花虽美,需绿叶来搭配,而黄山的壮美,离不开挑夫的装点。可敬的挑夫啊,你挑起的不仅仅是艰辛、渴望与重任,更是月色下的情思和霞升霞落时的风景。

芙蓉谷

黄山北大门边的一道长长的峡谷,流淌着悠悠的岁月。那春深意浓的藏春涧,一潭碧水深藏于幽美神秘的巨岩之下。那千年一吻两块巨石,像海象与海狮幽会时,在山谷中偷偷地亲密。那冰川漂砾时的觅春石,演绎着娥皇与女英乘风踏云,觅春到此将祥云化作此舫的情节。站在迎春桥上往前探望,那幽静深邃的山谷里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芙蓉谷野人部落,长4华里,有53位表演者,他们来自云南和缅甸,他们为大家展示南亚野人民俗风情。在游玩过程中,会有野人出没,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边缘民族依山而住,以林为伴,吃草,树叶,树皮,生血,生肉等古老习俗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原始部落纯朴的民族文化。他们的翩翩起舞,给芙蓉谷增添了无尽的色彩。芙蓉谷像装满陈年的酒,醉倒了几多游人。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忆童时大寒 ,《黄山的风》凌志兵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