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祖国的诗句,布鞋情丝
•浏览 265
关于爱祖国的诗句
1、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2、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3、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4、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6、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7、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0、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11、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2、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3、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4、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6、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1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18、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9、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20、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21、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李白《鞠歌行》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3、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24、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25、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2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7、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2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9、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30、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32、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33、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3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35、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36、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7、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3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3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0、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41、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4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3、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44、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45、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6、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47、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8、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49、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50、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51、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5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3、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4、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55、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6、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58、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60、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6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62、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63、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6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5、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66、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68、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69、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70、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71、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7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7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4、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75、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76、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77、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7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79、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80、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8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布鞋情丝
布鞋情丝是一首缠绵的歌,不论是苦涩,还是欢畅,都是今生的珍藏。提起布鞋,现在的孩子一定很陌生,而我却十分熟悉,因为布鞋伴我走过了如梦似幻的美丽的孩提时代。母亲所做的布鞋,在小山村里很有名。她做鞋不像别人做得又胖又圆,也不是单一色调,而是把鞋设计得稍方、微尖,有时还在鞋上绣朵花儿,缀个小花朵什么的,使布鞋像个小工艺品,显得特别纤巧大方。常有左邻右舍登门讨教,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教,教会的年轻媳妇还真不少。布鞋的做工并不是那么容易,最费神的是做鞋底。一年到头,母亲总是收集不同的布条或碎布,到了三伏天,一层面糊一层布条,最后堆成方形,布片粘在木板上,再放到太阳下晒。太阳越大越好,大太阳晒两三个就成了“布壳子”,接着把各种各样的纸鞋样放在它上面剪出“样子”,再照样子铺上些松软的布片,便可以纳鞋底了。在记忆深处,母亲手里总有纳不完的鞋底。白天在集体挣工分,晚上便纳鞋。那时候,全家老小穿的鞋几乎全是母亲做的。听着母亲用力纳鞋拽针的轻响,那是多么和谐,多么温馨,那美妙的声音常常伴我进入梦乡。大约四、五岁时,外婆常来我家小住。在姊妹中,外婆最疼爱我,尤其喜欢给我讲狐仙鬼怪,虽怕人却爱听。外婆讲到且听下回分解处,我总喜欢插嘴:“结果呢?结果呢?”外婆便又讲起来。我问个不休,外婆自然讲个不停。外婆的心里装着无穷无尽的神话,弄得我天黑不敢出门,听到门响,就往她怀里钻。她打趣地说:“世上哪有鬼,是唬你的。”但我从未相信那是假的,睡觉总要用被子盖住头不可。后来,外婆去世了。有一天,我在母亲面前哭着嚷着要去见外婆,要听外婆的神话,惹得母亲伤心落泪,伤悲的母亲很快收起愁容,立即转移话题:“你看,布鞋又磨破了……噢,要过年了,去看看你的新鞋子。”穿新鞋,过年;过年,穿新鞋。在那年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自然把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布鞋,你怎么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或许,只有母亲知道。母亲每年给我们每人要做两双布鞋。一双单的,大年初一穿上;一双棉的,过冬穿上。穿上新鞋,别提有多神气!1983年暑假的一天,我拿到了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母亲格外高兴。这以后,半夜醒来,总能看见外屋的灯亮着。原来,她在为儿子赶做新鞋。在我将要去报到的前一天早上,母亲走到我床前,叫我穿上新鞋,说是脚会舒服一些。我发现她累了,眼里布满血丝。此时此刻,我有什么理由不穿这双凝聚着母爱的布鞋呢?我穿上新鞋和几个同学在香溪河畔好好地逛了一趟,向儿时的乐园道别。下午,我要赶到县城与来接我们的老师会合。上车前,母亲拿着一个鞋盒,对我说:“献忠,把布鞋脱下,穿上买的新鞋。”母亲帮我把布鞋脱下,拍了拍鞋底的泥巴和鞋帮上的灰尘,用塑料袋套好,装进盒子里,拿回了家。回头,我望了望亲爱的母亲,望了望送我的亲人,感概万千:是大山孕育了我的生命,是亲情给了我爱的天地,是布鞋促使我走出了农门……如今,我在教坛耕耘了31个春秋,一切如过眼烟云,飘渺无影,然而布鞋情丝却历历在目。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关于爱祖国的诗句,布鞋情丝 》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