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的独白 ,满船空载月明归
•浏览 346
打工仔的独白
我从遥远的深山出来,
那里山青水秀,
从来没有雾霾,
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田里的耕牛,
从远古走到现在,
又面向未来,
自给自足生产着疏菜和粮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男耕女织,
恍若百年前的古代。 走进县城的中学,
生活节奏被连轴的加快,
若不起早贪黑,
将来会被城市拒之门外,
进去了也要被重新淘汰;
大学的生活拓宽了眼光,
厚重的书本将是安身立命的平台;
青灯黄卷,走过十年寒窗,
没有青云直上,衣锦还乡,
我成了一个城市的打工仔;
可以自食其力,
但仍无能为力,选择自己的未来。 走在城市灯红酒绿的大街,
应有尽有的展示着生活享乐的一切,
美酒、跑车和豪宅……
让我留恋忘返,却触目伤怀;
苟活于城乡间的自己,
是农村中的市民,
更是城市中的农民,
既孤芳自赏,又落寞悲哀;
自命不凡的理想,
被抛九霄云外;
要在举目无亲的城市安身,
需要流水般的钱财,
而自己仅有一腔热情和空空的口袋,
感叹这种天地间的距离,
如同蛤蟆对天鹅的顶礼膜拜。 若回到老家那封闭的山寨,
祖祖辈辈的宿命,
就是自己的未来;
许久,许久一一
我茫然在城市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茫然四顾,独自徘徊,
心情失落一一
好像路边流浪的小狗,
孤单无奈;
公主般高贵的房价,
微薄的工资,廉价的如同白菜,
蜗居在高楼林立的城市,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家徒四壁,是多么奢侈的企待。 是谁令我魂牵梦萦,
是谁对我情窦初开,
是什么让我宿夜忧叹,
又是什么令我心潮澎拜……
初生牛犊的勇者无畏,
唤起激情燃烧的血性,
铮铮铁骨的青春,
是自己愚公移山的气概;
义无返顾,责无旁贷,
追寻梦想中的海市蜃楼,
任劳任怨,披星戴月,
栉风沐雨,露去霜来。
破釜沉舟地签下二十年的房贷,
丘比特的神箭一一
才姗姗来迟的射来,
莺歌燕舞,春暖花开…… 幸福的时光昙花一现,
生活的压力接蹱而至,
三口之家的开资和如影随形的"按揭";
有时,真担心自己生病,
累积的压力,
病愈后会难以承载,
更害怕突然倒下不能醒来,
一家老、小三代的幸福,
也会被一同掩埋;
这样想来,
常使我潸然泪下,悲伤难奈…… 自己的生活仅上了一个台阶,
身心就被经济的枷锁牢牢拷戴,
安逸享乐,兴趣爱好,
都被流放到看不见的边外;
在金钱的囚牢里,
我,常梦见自己像天空小鸟,
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摆脱了经济的束缚,
成为自己生命真正的主宰,
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白天和黑夜,
随心所欲地选择一一
自己生活的格调与色彩。
那里山青水秀,
从来没有雾霾,
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田里的耕牛,
从远古走到现在,
又面向未来,
自给自足生产着疏菜和粮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男耕女织,
恍若百年前的古代。 走进县城的中学,
生活节奏被连轴的加快,
若不起早贪黑,
将来会被城市拒之门外,
进去了也要被重新淘汰;
大学的生活拓宽了眼光,
厚重的书本将是安身立命的平台;
青灯黄卷,走过十年寒窗,
没有青云直上,衣锦还乡,
我成了一个城市的打工仔;
可以自食其力,
但仍无能为力,选择自己的未来。 走在城市灯红酒绿的大街,
应有尽有的展示着生活享乐的一切,
美酒、跑车和豪宅……
让我留恋忘返,却触目伤怀;
苟活于城乡间的自己,
是农村中的市民,
更是城市中的农民,
既孤芳自赏,又落寞悲哀;
自命不凡的理想,
被抛九霄云外;
要在举目无亲的城市安身,
需要流水般的钱财,
而自己仅有一腔热情和空空的口袋,
感叹这种天地间的距离,
如同蛤蟆对天鹅的顶礼膜拜。 若回到老家那封闭的山寨,
祖祖辈辈的宿命,
就是自己的未来;
许久,许久一一
我茫然在城市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茫然四顾,独自徘徊,
心情失落一一
好像路边流浪的小狗,
孤单无奈;
公主般高贵的房价,
微薄的工资,廉价的如同白菜,
蜗居在高楼林立的城市,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家徒四壁,是多么奢侈的企待。 是谁令我魂牵梦萦,
是谁对我情窦初开,
是什么让我宿夜忧叹,
又是什么令我心潮澎拜……
初生牛犊的勇者无畏,
唤起激情燃烧的血性,
铮铮铁骨的青春,
是自己愚公移山的气概;
义无返顾,责无旁贷,
追寻梦想中的海市蜃楼,
任劳任怨,披星戴月,
栉风沐雨,露去霜来。
破釜沉舟地签下二十年的房贷,
丘比特的神箭一一
才姗姗来迟的射来,
莺歌燕舞,春暖花开…… 幸福的时光昙花一现,
生活的压力接蹱而至,
三口之家的开资和如影随形的"按揭";
有时,真担心自己生病,
累积的压力,
病愈后会难以承载,
更害怕突然倒下不能醒来,
一家老、小三代的幸福,
也会被一同掩埋;
这样想来,
常使我潸然泪下,悲伤难奈…… 自己的生活仅上了一个台阶,
身心就被经济的枷锁牢牢拷戴,
安逸享乐,兴趣爱好,
都被流放到看不见的边外;
在金钱的囚牢里,
我,常梦见自己像天空小鸟,
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摆脱了经济的束缚,
成为自己生命真正的主宰,
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白天和黑夜,
随心所欲地选择一一
自己生活的格调与色彩。
满船空载月明归
徜徉古典诗词的汪洋,不经意间被渔翁的钓钩挂上,成为了渔翁们钓丝上最温柔的俘虏。我在诗人们清丽洒脱的垂纶诗词里醉了!我甚而觉得,这一部分诗词就如同大海上自由飞翔的海燕,又像诗歌大山里的珍珠般的飞瀑,美得脱俗,美得空灵。钓,就是生活万千画卷中最灵动的那一页,是使人低徊,令人沉思的人生至境的那一行。 掩卷沉思,亦浅浅悟出“渔中三昧”。 儒之渔 钓,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鱼,鱼,美味佳肴也,衣食住行,茶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部分,鱼,摇曳在水中,却偏偏是餐桌上的美味,人们要吃鱼,竭泽而渔当然是个好办法。但是,那需要投入多大的气力,耗费多少的时间呢?于是,古人发明了钓竿,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就出现了骨质的钓钩,在人类的文明尚未开始,我们的古人已经把他们的生活智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想像那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人类的祖先发现有人竟然抛出长长的钓丝,从深不可测的江上招来一条又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时,该会是怎样的惊叹于钓者的神奇? 3000年前,有一位长髯飘飘的古稀老人,闲来垂钓渭水滨,持短竿挥长丝,不设诱饵之食,离水面三尺高。自谓:姜尚钓鱼,愿者上钩。姜尚没有钓上半尾鱼,却钓上周文王这条重量级的大鱼,自此,姜尚成为古今钓鱼协会第一牛人,数十年积蓄胸间的文韬武略终于派上了用场,姜尚成就了周文王,周文王成就了姜尚。其实,真不知谁是谁的鱼,世间最美的相遇,应该都是彼此的成全,然后温暖身边的世界。也许有人说姜太公也无非是沽名钓誉之徒,但试想,一个人怀抱安邦定国之才,一个国家却正水深火热,如果姜太公只是隐居深山,日日陶醉于垂钓之乐,老死于户牖之下,那就白白浪费了他满腹的才华韬略,而于国于民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屈原的弟子宋玉曾作过《钓赋》,文曰:“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可鱼也”古代的贤王,才是真的智慧的钓者,仁民爱才,天下苍生皆为其竿上的鱼。在漫长的君主制社会,知识分子期望出现圣贤之王,期望能将自己的才华货与帝王家,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正是儒家入世精神的可贵表现。所以,不管钓者是隐居终南山,还是隐居卧龙岗,能钓到功名,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然后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应该也算是他们的大智慧了吧!当然,装模作样,沽名钓誉只为一己之私者,只不过是挂在历史的展览墙上的小丑而已! 《庄子》外物里说:“任公子为大钩巨锱,五十辖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镲没而下,骛扬而奋膸,白皮若山。海山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也”纵横捭阖的任公子钓上一条巨鱼,然后把它切成小块做成鱼干,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美美地享受了这条鱼。庄子笔下的任公子也许可以拿来形容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心志吧,他们都希望能安社稷,济苍生,如姜尚一般建功立业,即使身处最底层,眼睛紧瞄水上的浮标,心里藏的是天下。 道之渔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在一家一姓的君主时代,天下苍生的命运,士人的仕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家一姓的君主,碰上圣明的君主,便可以大显身手,驰骋于理想的疆场,碰上昏庸无能之君惯出了一批奸邪小人,那么就很难在官场一帆风顺,祸从天降,也许脑袋在旦夕之间就和身子分了家;轻则被逐出京都,远贬边地。屈子行吟泽畔,愁肠百结,以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其实他才是真的大醉之人,而渔父才是那个真的醒着的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到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如果你对一个腐烂的王朝完全没有回天之术,又何必去撞个头破血流?往前一步是死亡,退后一步也许就是春天。很多时候,很多的士人选择远离这硝烟弥漫,尔虞我诈令人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名利场里,驾一叶扁舟,回归山水之间,做一个吟风弄月的的钓翁。 舍弃物质与地位的光华,去成全一个逍遥的精神富翁。放眼江头,且看苏轼笔下渔父们的日常:“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横斜,醒后不知何处。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笑 ,轻鸥举,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以鱼换酒,不拘小利,酩酊大醉,轻舟蓑衣,不问去处;醒来再醉,醉了再醒,一声长啸;江上风雨,借舟归去。 三分疏狂,三分真率,两分诗情,两分画意———满满十分的自由闲适。一生为收复中原的陆放翁心中亦一直留存着渔樵之梦: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做天仙做水仙。 长安免拜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烟艇小,钓车轻,遥指梅山一点青。” 在波平如镜水天俱净的鉴湖,不再每日磕磕拜拜,谨小慎微,烟雾中,小艇上,倦了我就睡,渴了我喝酒,你说天上的神仙又怎能媲美人间的这水仙呢? 道者的渔人生活,是一部分在仕途受伤后的士人的人生归宿,也可以说是所有士人心中永远的童话,一个与官场的繁文缛节,唯唯诺诺的压抑黯淡世界完全对立的宁静自由的世界。 佛之渔 或许你会说:渔人与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僧人是不杀生,不吃荤的,当然是不会做钓翁的,但是,佛的空寂,禅的淡定,禅坐水边的钓翁比寺里的打坐僧人有时参悟更深。没有什么活儿像垂钓一样那样需要人气定神闲,忘时,忘我,忘物。垂钓诗中最有佛性的或者就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且看他永州司马时所作的《渔翁》一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夜宿西岩,晨起汲清江水,燃楚地竹做饭。待到雾散日出时,却已不见了人影,只听到“欸乃”的摇橹声在青山绿水里回荡。再回头,人已在天边,只见山岩之上白云悠悠。还有什么经卷胜过这样青山绿水,这样的青雾白云更能让人入定,去了悟,去彻悟呢? 而更富于禅意的是,我们最熟悉的同样作于永州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般的理解就是描写一位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孤傲的作者形象。但我看到的确实一种带有禅意的大境界:万籁俱寂,冰天雪地,孤舟一翁,一尘不染,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一种境界,这境界,每次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红楼梦》宝玉最后一次见父亲贾政的那个场景:冰天雪地,宝玉光着脚,一袭红衣,脸上无喜无悲。那就是一个人的身上开始拥有佛性的样子。柳宗元一生信佛,只不过他骨子里同样充满着儒与道的思想。因为参与改革经历了了精神磨难后被贬永州,在永州秀美的山山水水中,在无数次地悬钓水边后他对佛的了悟应该更透彻。 在青山绿水间,在宁静的垂钓的日子里,渔者钓到的不只是鱼,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他们透过人生平静的水面,看透了水里的厮杀与闹腾,他们收获了一种淡定一种超脱,一种平静。也可以说修炼了一颗佛心。 其实和尚也会钓鱼,也写钓鱼的诗,有位叫船子和尚的就有:“千丝万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据说这就是佛家的有名的偈语,自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也明白,它告诉我们:天下熙熙,不一定皆为利来;天下攘攘,不一定皆为利往。人生还有许多尽在不言中的快乐,有时心灵的平静就是一种快乐! 历史学家南怀瑾先生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大部分时候,咱中国人的脑袋里装的是儒家思想,而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庄子就会出来医好你的执拗,告诉你超脱。而佛家思想,是有闲有钱才可以去逛逛的。而我们两千年来层出不穷的士大夫文人,却是,不管不顾地执长竿,抛长线,钓得满满的精神逍遥,钓得静静的拈花一笑。只有儒家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许就只有清醒,没有梦幻,只有地上的奔跑,没有天空的飞翔,没有水底的游弋,没有浪漫,没有想象,没有芬芳的诗意。 渔的本质应该是趋向于道与佛的,是一种“空载一船月明归”的超脱与空灵。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打工仔的独白 ,满船空载月明归 》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