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乡愁 ,云州---那一方碧水

儿时的乡愁

儿 时 的 乡 愁
艾 生
儿时的乡愁是奶奶拉着我的手在从姑妈家回来的小路上那满地的花草和杨柳
儿时的乡愁是父亲的书画和歌声尽管那个年代十分的艰苦可它是父亲的精神支柱
儿时的乡愁是母亲像兰花花一样的剪纸在山村小院的窗棱上渡过了多少年的春夏冬秋
儿时的乡愁是童年孤独的看护羊牛深更半夜在山凹里用破羊鞭数着满天的星斗
儿时的乡愁啊是村里每年的庙会和脚下的溪流还有望着冰糖葫芦的口水口水流到肚里的幸福
儿时的乡愁啊有远山的朦胧晌午的日头秋雨的戏耍冬日的寒流还有表姐领我在河边洗衣服的无忧无愁
我把儿时的乡愁拎在心里跟着我走过了多少岁月和征途今日虽身在异乡为异客但它会伴着我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
2017、10、13、上午于北京

云州---那一方碧水

云州•那一方碧水 我的家乡,四面都是绵延起伏的大山,在县城的北面靠近云州的地方,大山突然间耸立起来,陡峭的山峰形成万丈悬崖绝壁,东面的悬崖绝壁和西面的山势之间,形成一道大峡谷,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古书上记载,“双峰对峙,壁立千仞,远而望之,若天门微启,绝塞天险”。 据说,这也是丹霞地貌,是造山运动时形成的独特景观。 古人在悬崖绝壁上刻了“朔风屏障”四个大字。万丈悬崖屏障了塞外的狂风黄沙;万丈悬崖也记载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战乱与安宁。 两山中间夹一条峡谷,一条白河水日夜哗、哗、哗地从山口处流淌着。这条河起源于独石口,经云州、城关,到样田乡,在雕鄂的隔河寨和红河汇合在一起,最后流入北京市延庆白河堡水库。 在悬崖的半山腰,有一道在峡谷中平地而起的大坝,将整个峡谷截断。 大坝的上面是一片的平静的水面,水面上波光涟漪,水声哗哗,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水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鸟儿在水面上自由的飞翔。 它就是赤城人惊天地,泣鬼神,用不怕死的精神,人挖肩挑,用双手堆起的大坝——云州水库。塞外的一颗明珠,静静地镶嵌在那里。 从此,将白河水拦腰斩断,蓄集起来,云州水库用它蓄水发电,调水灌溉下游的土地庄稼。 “高峡出平湖”,赤城人用一双手重新书写了白河的历史。把过去季节性泛滥的河流,变成了驯服的工具。 一九六八年动工修建云州水库,一九七二年峻工。历经五年的艰苦奋战。水库共投资1113.2万元,出动农民工2万余人。 云州水库是一座大型水库。由大坝、泄洪洞、输水洞、非常溢洪道、水电站,五部分组成。这样少的资金投入,能建成这么大的水库,简直不敢想象,这需要多大的付出与牺牲啊! 当年参加修水库的劳力达2万人。工地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人们在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精神鼓舞下,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怕冷风刺骨,不怕三伏酷热难耐。 几万大军日夜奋战在工地上,那场面十分壮观。那时的生产力十分落后,没有机械设备,一切都是靠人的一双手,打眼放炮,开山炸石,人拉肩扛。火热的劳动场面,没有人偷懒,没有人喊累,没有私心杂念,更重要的是没有工资,没有任何待遇。每个人都是忘我的劳动,无私的奉献。还有的人为修水库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真是艰苦的年代,伟大的工程。 水库上游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平方公里,水深25米,蓄水能力1.137亿立方米。 今天,你站在岸上,看着水面,它像海水那样碧绿碧绿的,小船儿划过来,划过去,在轻轻地撒着网,每天打鱼人都满载而归,鲤鱼、草鱼,胖头鱼、白链鱼各种各样的鱼都有。岸边上等待买鱼的人排着队。水库的鱼十分鲜嫩。 云州最叫响的特色小吃,是云州的大锅焖鱼,新鲜的鱼收拾干净,加上老汤,这种老汤和配料是云州人独门手艺,一般不外传。鱼焖在锅里几个小时,叫小火慢炖。一大锅鱼有几十条,出锅上桌时,每条鱼都是完整无损的。你轻轻地夹一小口,放在嘴里慢慢地品味,鱼的鲜、嫩、酥、烂、香合成一体。 凡是到过水库的人,必定要吃一次大锅炖鱼,否则就算白来云州,白来赤城了。 现在云州炖鱼已经是远近闻名了,到旅游旺季,你想吃炖鱼得提前预约,或排队等候。还有北京、天津、张家口、内蒙的食客慕名而来,专门来吃炖鱼,以饱口福。 赤城本地人家里来了客人,或招待同学或朋友都要领上来云州吃炖鱼,以尽地主之谊,实际上这也是赤城的一大特色,品牌菜。 夜晚,月亮悄悄地将银辉泻在这平静的水面上。微风吹起一阵阵小小的波浪,轻轻地冲拍打着堤岸,拍打着大坝。 那些喜欢垂钓的人,夏天的夜晚在水库的边上支起帐篷。一边望着星光闪烁的夜空,一边静静地垂钓,一夜下来,还真是收获颇丰。 水库的湿地浅滩是鸟儿的天堂,绿草茵茵,百灵鸟悠闲自得地寻觅着食物,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不时地把头钻进水中啄鱼吃。 近年来,云州在水库附近又种植了大面积的熏衣草,夏天来看熏衣草的游客络绎不绝。 一片片的熏衣草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到处都是它的香气。紫色的熏衣草伴着游客,那紫色美得让人流恋忘返,美得让人陶醉。真是万紫千红啊! 传说熏衣草还有一个悲情故事,说是在法国的普罗旺斯,熏衣草的原产地。一个农村的姑娘,爱上了一个从远方来的受伤的客人,少女的心被他风度翩翩的笑容给俘虏了,后来男子在少女的家中养好伤,但两个人的恋情却急速蔓延,已经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有一天,男子向少女告别要离去,而热恋中的少女不顾家里人的挽留,要和男子一起走。就在临走那一刻,村里的老太太给了她一束熏衣草,要她用这束草来测试男子的真心,少女在离别的时候,将熏衣草偷偷丢掷在青年身上,没想到,男子身上发出一阵紫色的青烟后消失了。 原来男子是个邪恶的魔鬼。少女的爱化成单相思。苦苦等待,那男子再也没有回来。从此,熏衣草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熏衣草也成了驱魔避邪之物。 圣母玛丽亚,也曾用此草洗涤婴儿衣服。 夏天在那一方碧水的下游,有许多的人工养鱼池。垂钓的人、休闲的人。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尽情地享受生活。 在离云州水库不远的地方,还有护国寺,那里暮鼓晨钟,千年古松下,大雄宝殿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每天都有大量的香客拜佛许愿。护国寺,它护佑着云州这一方土地的康宁。 观山是云州的又一个景点,它是道教修炼的地方,这里峰峦秀峙,林木苍郁,珍禽栖止,琼泉汩汩。 密密的原始深林里,涛声阵阵,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通向远处的幽静之处,深山沟里的悬崖上,有一处洞府,是道家总领、全真道七真之一、大宗师丘处机修炼与传道的地方。金阁山灵真观的创始人,是丘处机的四传弟子祁志诚。 主要景点有,清虚洞、长春洞、龙凤眼、有求必应处、水母庙和舍身崖等。走在“何仙姑回娘家路上,你会感受到——云里来雾里去”的意境。 水库的西面是赤城通往坝上的公路,一条隧洞,缩短赤城到沽源的距离,两地来往大约只需一个小时。非常方便。 夏季这条公路十分繁忙,出来旅游度假的汽车似长龙一般,一辆接一辆,风也似的驶过。云州大小饭馆,旅馆游客爆满。 这一方碧水,给云州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水库每年都给北京输送大量的水源,以缓解北京的用水压力。 为了给北京输水,赤城人作出具大的牺牲,特别是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政府让他们改水稻而种旱田,旱田的收入远远不及水稻。而稻改旱的补助是微乎其微的。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从不给政府添麻烦。自己承担起损失完事。老百姓的心胸是多么的开阔,大度啊! 这一方碧水,还灌溉着下游五个乡镇的庄稼,和供养着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用水。 这一方碧水,是云州人的生命之水,力量之水。它世世代代养育着云州儿女。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一方碧水,是赤城人的命脉所系,是赤城的母亲水,是英雄水。愿这一方碧水,永远流淌在赤城的土地上,流淌在赤城人的心里。作者:王志海,赤城人。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唯美诗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儿时的乡愁 ,云州---那一方碧水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