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情山水,内蒙之行----察佑后旗火山

依情山水

【一】

不是从山水的襁褓里分娩出来的我,却对山水有着一份特别的眷爱。面对祖国诸多的山山水水,总有一种想走近它亲临它的期待,渴望能有一天实现走遍山水的愿望,但时常也会怀念家乡的那座无名小山和那片清澈的河水。

于是,在泼墨的山水画里找寻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找寻青石铺就的小巷、石桥;找寻石灰抹的土墙,盖着灰瓦的屋檐。记忆里的灰白缓缓地,缓缓地返回那片葱郁的绿色,连斑驳在老墙根上的那一块块厚厚的苔藓也在心里鲜活起来,是那样的翠绿而鲜艳,我仿佛重回到那些久远却又清晰的记忆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中的房屋就是用黑砖、灰瓦搭建的。屋子的后面有一片水塘,虽不大,却很清澈。我就是吃这片水塘里的水长大的。水塘的不远处有一座叫“牛头山”的小山。听爷爷说,因为山峰似一条牛的牛头,所以称为“牛头山”.因为代代的不断开垦,牛头山越来越小。最后,山顶被开挖成一片水塘,人们就在水塘的周围种上蔬菜,关于牛头山的名字似乎已经被淡忘了。那时,经常跟随着奶奶在山上放牛,看奶奶种菜浇水。调皮的我,就经常爬到这山坡上来,捕蜻蜓,捉蝴蝶,挖野菜。直至后来,牛头山被政府征收而化为一片平地,这座山也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忘了。

伫立在熙攘的城市,无数次地遥望远方,寻找那一脉幽蓝色的山影,可是,除了高大林立的建筑,就是拥挤的车流和熙攘的人流;无数次幻想遇见那一汪闪烁轻盈的波光,可是,除了城市繁华留下的荒凉,就是那混浊的河流。家乡的那座小山,那片绿水,已经被一座座高楼所覆盖。

山水悠悠,历史悠悠,情怀悠悠。游历于市井,栖身于楼林厦海,永远会眷恋家乡,依情家乡的山水。

【二】

早听闻有句:“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沟归来不看山”的美赞。只是,我没去过黄山,写不出黄山的巍峨险峻,我也没去过九寨沟,写不出九寨沟水的神奇秀美。但对山水一直是喜欢的,更是崇拜敬畏的。所以,山水常在我的梦中萦回。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山绿水、小桥轻舟、青烟袅袅,雾气朦胧,思想荡漾在那样的时空里,空灵的记忆像被清晨的雾霭洗过,一幅浅绿的山水画在脑海里铺开来,顺着思绪的隧道,走进那青的山,绿的水,那些鲜艳的颜色,那些鲜活的生灵,那些有生命的花草,那些流淌的水花,那些平凡朴素的场景,那些乡野的自然风情,不禁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仿佛,人已经穿越时空,心已经在山水间腾飞。

大自然赋予了山的肃穆和庄严,赋予了水的灵性和飘逸。即使是狂风暴雨,即使是冰天雪地,依然顽强生存,生生不息。山水间有多少这样激情的瞬间,又有着多少这样壮美的时刻?

常常在思考,在轮回的季节里,我是否真的能够拥有大山的情怀?面对一些真实,视而不见?在流逝的时光里,我是否能保持水一样的心境?面对一些喧哗,闻而不听?

有时,在静静的想,我如何能拥有这山的博大,与日光亲近,与夜晚相融,不问世事的繁杂和纷忧;有时,我静静的思,我如何能拥有这水的柔情,可以如泉水一样欢快怡然,又可以如湖水一样平静悠然,不为琐事的忧烦所困所悲。

山水哺育了多少生命,又承受了多少岁月沧桑?感动于山的博大,心境坦荡,浮躁漂移;感知于水的灵性,灵魂升华,浮华不再。山的奇伟,水的缠绵,把我心的梦想,勾勒成山水间的色彩,点缀成生命记忆的色彩。

此时,多想能远离尘嚣,追寻山水,沉醉山水,把一缕心香,送给大自然。

【三】

登山临水,尽情欣赏美景之余,还可以参悟人生玄机。

草木葱荣,是感恩泥土的润泽;云彩洁白,是热爱蓝天的辽阔;山水奇妙,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神韵。一座座山,屹立大地数百年沉默无语,拥抱的是广阔的天空;一片片水,流淌在大地源源流长,奏响的是人间风光交响乐。

山屹立在天地间,膜拜着生命的奇迹,见证着世间的沉浮;水,回荡在山涧间,倾泻成生命的壮美,流淌成生命的诗意。

山的博大幽深,水的浩瀚柔婉,静止与流动的交融,肃穆与灵动的结合,赋演着秀山绿水的生命与灵魂,传递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山挺立,坚韧不拔;水绵软,婉转流长。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山水美景,人间就有多少锦绣文章。在文人墨客眼里,山水就是他们灵感的源泉,精神的家园。

山水的神韵让诗人倾情,让画家泼墨,让智者留连,让凡人脱俗。所有的生灵,所有的风景,所有的神韵,都统统收进了画家的画卷,融进了诗人的诗作,感染了智者的心扉。

山,造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形态各异,却胸怀宽阔。山,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伟岸高耸,她的绵延不羁,还在于她宽广的胸怀!

水,是天地间纤尘不染的精灵,虽变化更替,却灵动纯粹。水,是纯净的,她的纯净不仅在于它的婉约灵秀,她的绵延不绝,还在于她圣洁的情怀!

山可以涤志,水可以清心。山峰的纵横沟壑,峡谷的峭崖绝壁,大海的汹涌澎湃,江河的湍流不息,都带给我们一种自然美的征服和心灵的震撼。

置身山水,或临水泛舟,或登高远眺,欣赏美景,愉悦身心的同时,更是领略山水之外的神韵。

【四】

走进山水,体悟着山水的神韵,在天籁与心弦之间婉转,仿佛进入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的人间仙境。山水,其深刻的内涵,不仅是骨子里透出的韵味,而是他们在数以千年的风雨洗礼中,所焕发出的迷人神韵。

走进了山水,也就走出了喧哗,行走在山水的静谧中,看蓝天白云,看草木葱荣,听水流汩汩,鸟语虫鸣,我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我们的精神得到了超脱,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渲染,我们的心境得到了沉淀,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无论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山,依旧那么雄伟,永远坚守着岁月的永恒;水,依旧那么绵长,永远舞动着生命的灵魂。

无论是走笔山水,还是写意山水,都会领略到山水的神奇魅力;无论是抒怀山水,倾情还是山水,都会体会到山水灵动的神韵。

山水之美,美在大自然中,更美在我们心中。只要用心发现,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在我们的周围,处处有山水的美丽景致,处处有山水的奇妙神韵。

水环山流淌着永恒,山倒映于水中显神韵。山水,永远是游人眼中绝美的风景。

悠悠山水情,欣欣游子心。向往自然,宁静而淡然;向往山水,潇洒又从容。

山水是历史,山水是书画,山水是诗歌,山水是音律。看不尽的山水美景,道不完的山水情怀,悟不透的山水神韵。

山在水岸绵延,水在山中飘逸。相依山水,眷眷不须归。

依情山水,诗情画意。山水神韵,魂牵梦绕。

内蒙之行----察佑后旗火山

汽车经过怀安、张家口、济宁,顺利到达乌兰察布后旗,朋友们在那里已经等的很着急了,也是啊,因为河北的一段高速公路维修,所以,使浩浩荡荡向北京运送物资的巨型卡车,都趴在公路上,和蜗牛一样,缓缓的走着那。虽然高速公路给小客车单独留下了一条路,但巨型卡车在两条路上的穿来穿去,严重影响了小客车的行使速度,所以原定的4个小时时间,就花费了6个小时还多。我们到达的后旗是乌兰察布盟的一个县,人口大约30万左右,地处内蒙古阴山北麓,沟壑交错,是高山草原。后旗是火山遗址的保护区,这里大约有21座火山,密布在县城的周围。我们简单的吃了一点饭,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急匆匆的出发了。蓝天白云,清风送爽,绿色的草原,密布在公路两侧,水泡子犹如钻石般,镶嵌在绿色的草原上,到处是悠闲吃草的羊群,和零星自在的马、牛,我们噼噼啪啪的拍着照片,牲畜们却悠闲的的吃着青草,头也不抬,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新奇旅人。沿着公路前行,虽然还没见到到火山,可火山的威力已经到处显现。在公路的两侧,到处都是黑色的火山巨石,星罗棋布的散布在草原上,大的就像一座黑色的小屋,小的却像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更小的则堆积在那里,犹如一座小山。我们的脚下已经是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了。向上仰望,虽然火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死火山了,但气势雄浑,威严丝毫不减。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座黑色的炼钢炉。我们沿着人工砌成的环山小路,爬到了火山的顶部,这里已经是海拔2100多米了。由于古火山喷发出了巨量的熔岩,所以,它冷却后,就塌陷了下去,像一口巨大的铁锅。火山口已经不见了,替代它的是密密麻麻的青草和植被,它已完全被掩盖,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火山旁边已经被人们挖开了一块,露出了里面黑色犹如焦炭般的石头。石头上有很多细小的孔洞,由于高温的作用,这些看似很大的石头,其实分量很轻,据说能在水面上飘起来,所以遗址的名称被称为北炼丹炉,真是名副其实。据当地人讲,这些火山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已经完全沉寂,是一座座的死火山了。但这里盛产的各种矿石,却依然造福着人类。我感叹大自然的威力。利用温度的高低,竟会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岩石矿产,虽然钻石、宝石还深深的埋在不知名的地域,但玛瑙、大理石、石灰石、玄武岩、石棉,甚至金、银、钨却已经开采出来了。最有趣的就是这里到处可见的火山石,它竟然是一种轻体的建筑材料,据说奥运会的时候,就曾作为轻体材料,为奥运做了贡献那。我一时兴起,也想捡点火山石留作纪念,但不知是否允许?当地朋友说:”同样是火山,我们去日本富士山,人家一块都不让拿?可是看看我们这里,那些日本人,到我们这里,他妈的可以随便捡“!“哈哈”!语音中透着骄傲,也透着蔑视目光。“是这样啊”!我立即行动起来,一会的功夫就捡了十几个。这些小小的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就像一条小鱼,有的却像一个淘气的猴子,还有的就像一座威耸的高山。其中一块高高的、犹如匕首型的彩色石头,我准备放到办公室,也算是我内蒙之行的一个纪念吧。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依情山水,内蒙之行----察佑后旗火山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