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表达诚心的句子
1. 表达真诚的成语
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诚心诚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诚心实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诚心正意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2. 诚实守信的名言(文言文)
诚实守信的几则小故事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朋友的帮助,才幸免于难。而有信,自然会得到大家的:
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就是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南北朝时,有一个非常老实的人,叫明山宾。他当州官时,因开仓济贫得罪朝廷,被罢除官位。
有一天,他看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便把父亲留给他的瘦牛去集市上卖了。可是回到家中,从妻子口中得知这头牛曾经患过腿疾,就急忙跑到集市上,找到买主,跟他说明情况,并主动退了一半的钱。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
3. 表示诚心的词语
一诺千金
开诚布公
童叟无欺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必信,行必果
金口玉言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
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刹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
4. 表达真诚的诗句
东汉王充讲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的诗句。近代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弘一大师说过:“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诚,乃立于天人合一与性善论之上,无道乃诚也。”
西方人说: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中国人说:无信不立。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李白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5. 表示诚信的名句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
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诚心诚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 犬马之诚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 五体投诚 [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 开心见诚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
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精诚团结 [精诚:真诚。
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竭诚相待 [竭诚:竭尽诚意。
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 正心诚意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
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开诚布公 [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
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诚心实意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 殚诚毕虑 [指竭尽忠诚与思虑。] 诚心正意 [诚:真诚。
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
亦作“诚心诚意”。] 诚至金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真心诚意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闲邪存诚 [闲:防备,禁止。
约束邪念,保持诚实。] 心虔志诚 [虔:恭敬。
心意恭敬、诚恳。] 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6. 表示诚意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7. 表达诚心的成语
【半心半意】:指对人或事物缺乏诚心,只是敷衍应付。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诚心正意】: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改行从善】: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改行迁善】: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同“改行为善”。
【改行为善】: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竭力虔心】: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谓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同“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谓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心情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后汉书中表达诚心的句子》评论列表(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