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变化》倪鑫龙 ,走好人生路,唱好人生这首歌
《一个村庄的变化》倪鑫龙
? 我的家乡在杭嘉湖平原的一个村庄——诸桥村。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工作调动,就在市区安家。因为家乡还有妹妹和亲戚,所以每年都要去老家走走看看,每次去看到家乡有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变化更大。
村庄的居住条件在变化。人们常说:“富不富,看住房”。八十年代,这个村的农民都在翻建旧平房,一般是三间至五间。我家邻居钱大妈这户人家,只有四、五年时间变化真大。八十年代以前,她家住房低矮破旧的三间平房,因年久失修,下雨天要用洗脸盆、脚桶接漏水,地上既潮又湿。特别是碰到台风季节,房屋发出吱吱响的声音,住在屋里怕房屋倒塌下来,提心吊胆,要翻建没有经济实力。由于党的富民政策,使她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1983年把破旧的平房翻建为新平房。到九十年代住房又有了变化,这个村许多农户把平房翻建为二层楼房,既节约土地又宽敞美观。而跨入新世纪后的十多年时间,由村统一规划,以户自筹自建,在规划线内一座座具有江南水乡风格庭院式的三层楼房整齐地竖在这个村的钱家场、查家坞、许家埭等8个自然村庄,从外观看青砖黛瓦很有家乡的味道,而内部结构的厅堂、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和装饰都注入现代元素。听一位堂弟说:大约有250多户人家住进“庭院式”的住房,每座造价少则50万~60万元,多则100多万元,内部装饰富丽堂皇。现在村庄内“庭院式”的住房林立;村庄外果木树成林,展现了美丽新农村的景象。
村庄的道路交通在变化。原来家乡的道路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行路深一脚浅一脚,碰到雨雪天气更难走。早在十多年前,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经过研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采取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方法,推进村级道路的建设。2002年就已完成全村通自然村庄和通各个行政组及村民居住集中地。据一位村干部介绍,建设混凝土路面达7274米,硬化率达到100%,道路两旁都做了石块衬砌,做到硬化、绿化、亮化并进。同时筑了两条与镇区、市区公路连接的混凝土道路15公里,设置标志牌,落实长效的道路养护机制。村民们感到高兴的一桩事情,就是有了一条连接通向市区硖石的公路,每天从市区硖石到诸桥有12个班次的客车,一小时就可到达市区硖石。过去要跑5、6公里路到丰士、丁桥、盐官或九里桥乘汽车,现在公交车通到家门口。有的村民说,出门真方便,好像住在城市里。
村庄的生态环境在变化。在六十、七十年代,不少人家还在饮土井水,有的还饮河水,到了夏季腹泻的人不少,影响身体健康。到了八十年代初,村里筹资办起了自来水厂,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村里对浜、溇、漾、河道每年都作疏通,清理长期积累的淤泥。近几年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工厂进行转产或关停或整顿,并装置污水处理的设备,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建立“河长制”,村、组、户建立治水责任制,组织治水义务巡防队,让村民自发参与义务监督,使全村构建起一张集治理、监督、防护于一体的水环境管理网络。该村的河道清澈见底,鱼在水中随意游动,河边绿树倒影在河中。村里不仅对水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而且对绿化十分重视。有位村干部告诉我,现在全村7800多亩土地,绿化面积2100多亩,覆盖率27%左右。在能源利用和普及方面,村民们以电、煤气、太阳能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占有率达到100%。当走进查家坞、倪家弄几户老邻居和亲戚,看到房前屋后种上广玉兰、桂花树、果树、乔木、庭院绿化。为了增强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村里加强了科普宣传力度,以科普为抓手建立养殖业、种植业、工企业科普协会。同时,建立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长廊、科普知识讲座、有了科普联络员等等。诸桥村在2006年就成为浙江省级“科普示范村”。
村庄的文化生活在变化。这个村原来的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六七十年代只能听听广播,八九十年代看看电视,进入新世纪后的2005年就建造村级文化中心,共投入600多万元,主体建筑2000多平方米。四层楼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图书报刊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厅等,室外还有600多平方米的广场,设有露天舞台、健身苑、篮球场、休闲长廊。去年国庆节去老家,看到那天晚上村文化中心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正在举办为期一周的第八届村级文化艺术节活动。文艺爱好者展示了各自的才艺。
总之,使我感到家乡不仅物质富裕,而且精神富有。要说家乡的变化事例数不胜数。可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人的精神面貌在变化,弘扬传递发挥正能量蔚然成风。
走好人生路,唱好人生这首歌
你本来就是偶然地稀里糊涂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不能事先拟定诞生计划,你小时候树立理想,想当科学家、画家、作家、诗人,那是你“想”,最后为你安排工作的是别人,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并不是说人生一点主动权也没有,我是说,人生的主动权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常常体味到的是身不由己,想干的事不能干,不想干的事干不完,人的一生,总是处于被动之中。要说主动,只是相对而言。
弄清人生的被动状况并非自我放弃,听天由命,而是树立一种人生的达观态度,不应由于自己命运不济而怨天尤人,也不可自渐形秽,妄自菲薄。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当你一个人,没有别人干扰的时候,你可以静静地想:自己到底干了些什么?能否做到问心无愧。中华励志网
人生是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当我们漫忆往事的时候,往往感到过去的自己是那样的愚蠢,那样的傻、那么无聊,似乎觉得现在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截然不同。但事实上,你在别人眼中,过去和现在没有什么两样,你还是你。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信别人还是信自己?窃以为,别人看自己和自己看自己往往走两个极端,别人总是用不变的眼光看你,你的印象在别人的大脑中形成后,往往不易改变,即使你真的判若两人了,由于思维惯性的作用,别人也很难接受。而自己往往也走极端,往往夸张地肯定现在的自己,而否定原来的自己。比如,作家写东西,往往是这样,认为过去写的东西都不满意,满意的是手中正在写的东西,实事上,手中写的东西未必比过去写得好,但自己总是固执地相信现在。其实,很多人即使不写稿也有这种心态,过于喜欢现在的自己,而鄙视过去的自己,从而走入形而上学的怪圈。因此,哲人说:认识自己是一件最难的事情。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人解释为自己的努力,把天解释为机遇、形势、巧合等客观存在,那么这句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司空见惯。我们常常拥有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费尽千辛万苦,也未必能实现,这导致了很多人陷于失落和忧心忡忡的境地。
当你认真地读《老子》时,你就会弄明白,人本来是一种自然的东西,我们的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我们拥有过多的欲望,而迷失了自己,使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越来越远。当我们蓦然回首,重新审视品味人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没有满足,就没有欢乐,记住“知足常乐”这句古语是多么的重要。人往往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知道珍惜,而对自己设计的所谓宏伟蓝图心驰神往,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当你换一种目光,看到自己的富有,那么你就会找到真正的幸福。当然,知足的实质是乐观态度,而不是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消极人生态度。
“生死有命”,是唯心的;而命有生死,却是每个人都要严肃思考和认真对待的。只有生命之炬的热情燃烧,才能绘出生的彩卷,才会谱下死的壮歌。生前无私奉献并不断创造财富的人,死后他的精神就会成为更可贵的财富。生是漫漫人生的开始;死,是短暂人生的终点,但作为我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价值,却不该有也永远不会有句号。
人生,就意义而言,一般生更重要,就价值而言,死更关键。一个有价值的生命,死后比生前更悠远。人类的历史,不仅是生与死的相衔,而且是死与生的接力。因此,生与死都是人生的里程碑。生是乐章,但人生仅只一次;死是憾事,但这是大自然的法规。而真正可悲的,是不死的苟活和厌世的浮生。惟有珍惜生命,生命才有价值;惟有奉献生命,生命才会永生!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励志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一个村庄的变化》倪鑫龙 ,走好人生路,唱好人生这首歌》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