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情深忘年交》李永安 ,以为
《杨梅情深忘年交》李永安
?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是一度杨梅红。
端午节刚过第二天,老友钟协文的女儿钟燕,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前几天回家一趟,陪老父亲过端午。昨天从靖州回来,我爸爸给你和龙叔叔各带来一箱杨梅,我现在乘公共车送过来,请你到公共车停车点来接一下,因为我还要给龙燕怡叔叔去送。”
杨梅提回家,打开箱盖一看,满满一箱。顿时一股清香的甜味扑鼻而来,我随即拿了几颗放入口中,从杨梅的颗粒大小虽不及1958年我刚参加工作时所吃的杨梅那么大,但那甜酸味丝毫不减当年,我望着箱里这颗颗杨梅,老友的深深情意,使我的思绪又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与他的交往之中。
老友,比我年长八,九岁,我视其为兄长。1958年参加工作分在双江汽车站,当时我并不熟悉他,是以后在公司开会中,听说他在贵州锦屏车站任联络员,负责联络,协调我们公司开往锦屏的车辆所发生运输业务和生活方面的事。后来工作需要,又调溆浦汽车站当领导。
我和他真正交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他是靖县汽车站站长,我是通道汽车站付站长,基本上每月要到公司参加生产例会,我们会同、靖县、通道三个车站站长,开会一起去,散会一起回,有什么事相互支持、相互商量,共同解决。因此,我们相互感情很不错。
1984年总公司原所辖各县站,因运输生产发展需要,分别组建为分公司,我被任命为分公司经理,而老友,当时总公司领导找其谈话,是想要他到我们分公司任书记,老友则因为自己年龄偏大,离开家有诸多不便,便向领导提出留在靖州分公司工作的要求。领导面对现实,便同意安排他担任靖州分公司协理员一职。
1986年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分公司组织全司青年职工进行文化双补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便组织部份爱好文学的青年职工成立“运峰” 文学社,创办《运峰》文学报。老友得知这一信息后,打电话来表示祝贺,并说一定大力支持,并给我寄来他写的古诗词“贺新郎”《 纪念抗战胜利四十一周年》,我把大作刊发在《运峰》第四期。
有一次出差到靖县,我登门拜访密友,只见他房里挂满了书法和国画,我便开玩笑地说:“怎么?老朋友办艺术展览会!”他满脸微笑“莫笑我,老伙计。现在肩上担子轻了一点,冇得事的时候,跟人家学一点。只是画得不好,字也写得差,不过,这只是其中一小部份,房间小了冇得地方挂。”我说:“不错!士别三日得另眼相看,想不到老兄还真有点本事。哪天,在我通道为你办一次钟协文艺术展。”
1987年5月,我在县公司会议室及办公的走廊上,成功为钟友举办了书画作品展,全司100多职工及外公司的驾、乘人员,及广西桂林汽车站宿我地的司机,乘务员都观看了展览,一时间反响很大,都佩服钟站长那么大年纪,工作又忙,还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那么多文艺作品,真不简单。精神可嘉。
1988年7月我工作调到怀化,但我们的往来不断,友情长存。1992年我在总公司工会工作,办了一份《怀运工会》內部报纸,他看到后很高兴,不仅是给我打电话表示祝贺,还讲我真正为企业文化开创先河,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办了件实事。而且第一个给报纸发来稿件,古诗词《望江南》,词是这样写的:
“怀运美,美景在经营。逆水行舟关已过,精禽填海志尤弘,锦秀伴前程。
怀运好,好事有传扬,峥嵘岁月英才出,改革春风硕果香,快马跃三湘。”
2000年7月4日我正式离岗休息,此后我就难有机会再去看望老朋友了,但我们凝结的友情加文情不是淡泊了,而是更加深厚了。2004年我有幸参加贵州开阳“中外华人散文诗创作笔会”, 途中我们路经贵阳游览了黄果树瀑布和花溪、黔灵公园,突发灵感写了四句古体诗《游贵阳》,诗是这样写的:
“一生难得游贵阳,花溪黔灵一日游,
直奔黄果观瀑布,水帘洞内寻孙猴。”
我把诗寄给了他,因为他的古体诗词确实比我高一筹。但我这四句寄出后就没放在心里面,但他确实是认认真真地为这四句话思考了一阵,改了几个字后,恭恭整整誊写寄给我:《游贵阳有感》
“朝思暮想贵阳游,黔灵花溪美景收。
瀑布壮观黄果树,水帘洞外直搔头。”
1988年我调怀化工作,离开了通道。但每年清明节我还是要回通道去为我父母扫墓,每当我乘车路经靖州,我总是记起我的老友钟协文,于是每必打电话向他问安,而他则总要向我发出热情的邀请:“回来的时候,到我这里歇一晚。”
2008年我决意要去看看这位老友,在扫墓完毕后,我就同女儿她们说:“你们先走,我明天乘汽车到靖州去,看望你钟伯伯。”第二天到靖州差不多是10点多了,两人见面喜出望外,有说不完的话,有道不完的情。共进午歺之后,他把他的作品拿出来给我看,倾吐他创作的感受,在当地与诗友交流的快乐,其作品在省、市刊物发表时心感的幸福。时间在交流中不知不觉到了3点多,我又要赶火车准备回怀化了。
出门一看,天空突然下起小雨,我完全可以坐“的士” 到火车站。但老友却硬要送我。这我很理解,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退下来的人,各在东西,难得见上一面。而且老人又都有一种怀旧之情,类似我俩无忧无虑,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地交谈,更是难得。于是我俩共伞边走边聊,有讲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话。
从汽车站至火车站,虽然有7、8里路,但不知不觉就到了,我要他先回家,他硬要等我上了车,待车开动了再走。他这份情,这份谊竟使我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赠汪伧》那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怱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家后没几天,老朋友就给我寄来一首诗,是我去靖州看望他之前,头一天晚上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当他听说我要专程去看他,喜出望外,激动万分,即提笔写了一首诗,而且还有题记“小序。”小序是这样写的:“旧友李永安同志,别后多年,昨晚来电专访,喜出望外,欣然即笔“感呈一绝”:
花谢花开盼几春, 一闻喜讯备青醇 。
清明时节重相见, 互问余辉别后珍。
读了他这首诗之后,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心想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怀旧思想较为浓厚,对过来的情谊很看重。退休之后难得见上一面,尽管相聚的时间短暂,但很高兴,很快乐,很珍贵。于是我也写了四句回赠给他。《答友》
清明时节访钟君,几度春秋想煞人。
美酒佳肴酣肺腑,苍苍两鬓论诗文。
虽然说写古体诗我不及老友,但我还是把这两首诗寄给了集团公司办的《怀运简报》,《简报》主编不仅是刊发了这两首诗,而且加了(编者按):“李永安同志是集团公司原行政办主任,总经济师,钟协文同志是靖州分公司退休干部。两位老同志喜好吟诗作文,有多篇诗文见诸报刊。今特刊登两人唱和诗两首,以展现怀运集团退休老同志热爱生活的情怀及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今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家中做中饭,龙燕怡老师突然敲我家铁门,说钟协文来了,要我陪他到酒楼去吃中饭。我急忙问“人呢?”龙老师告诉我:“人在楼下等你。”我赶紧同家人交待几句便下楼,一见老朋友来临,格外感到高兴,说:“老朋友,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怀化耒?(因以前曾多次邀他来怀化,他总是说没空)”我一看还有他大女儿钟燕陪着。
事后我才知道他老伴于去年11月份走了,他女儿怕他一人在家孤独,不习惯,就把父亲接来怀化过年,这为我们老友相聚提供了平台。年后他又回了靖州。
这次是他事隔10多年后来怀化,又与老朋友相见,使他感慨颇深,激情万分,回家后又写了不少的诗,又给我寄来了。其中如《长相思。思老友李永安》、《赴鹤城访挚友李永安感呈三吟》等好几首诗词。但我还是借他写的《重游怀化》这首诗,来结束我这篇文章。诗是这样写的:
梦寐萦思二十年, 重游故地意翩翩。
繁华景象如花苑, 接踵人流似锦川。
访友寻亲难辨向, 穿街走巷费周旋。
从前旧貌无踪影, 野老瞠然叹变迁!
附:老友钟协文看到我寄给他这篇文章,高兴满意之余,挥笔写下:
收读老友李永安《杨梅情深忘年交》
一 文 有 感
一
真是忘年君子交, 一篇大作著吾曹。
添花锦上攒情义, 留给儿孙敢自豪。
以为
以为童话已阖上扉页
在午夜十二点
原来
水晶鞋仍留在阶前
以为往事已远成昨天
在风过雨过之后
原来
往事仍在心头缱绻
以为思念已重重封印
在沧桑岁月里
原来
思念仍牵引今生的悲欢
纵然注定是
一帧风景
在生命转弯的地方
出现
我也甘愿
把你的背影
读成一世缠绵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赏析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杨梅情深忘年交》李永安 ,以为 》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