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光,永远的紫苏饼

要有光

  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无限向后拖延,实际上是取消幸福。 周国平Mwh爱句子美文屋

   你从另一个世界进入这个世界,母亲的子宫就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这扇门。进来之前你仿佛被移除了记忆,来到这个世界你已经忘掉了自己的 家乡 。当有一天聪明的你拾起了关于 家乡 的记忆时,那扇门早已关闭。鸿蒙的声音自天末传来: 要留下,有一天,你必重返家园 于是你开始游戏人间Mwh爱句子美文屋

   人应该活在当下,而不是未来。人最主要的时间都是在过程中度过的,那种只顾结果不顾过程的价值取向应该谨慎选择。Mwh爱句子美文屋

   既然选择活在当下,选择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的人应该如何生活呢?我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无非是为了幸福。今人追逐成功,可是几人想过究竟成功是什么?仔细想想,这之中似乎有地位和权力的野心、有财富的欲望、有功成名就后虚荣心的满足。我们总是欺骗自己,认为自己并不是那种追名逐利的市井俗人。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并不是由内心的那个 真我 做出的,相反正是来自于这些 社会堆积物 的刺激,他们扰乱了我们的价值决策,使我们看不到也听不见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在为权力、野心、欲望、虚荣而活,我们只需看看房奴、车奴等等奴性的人们便知道。Mwh爱句子美文屋

   当人真正关心自己的时候他已经走上了幸福之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更愿意把人的需求分为三类 生存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精神的需求,每一个需求层次都有各种幸福元素。根据这三个需求层次的划分,人的幸福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低级幸福,一般幸福,真正幸福。人的真正幸福或者说人的最大的幸福也该让人真正的自我或者说人的灵魂后也感受到幸福。我认为本我应该由 真我 与 自我 组成,或者说灵魂之于肉体。因为自我与本我联系是最为直接的肉眼可见的,而真我与本我的联系却是一种虚线性的联系。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只关注自我的幸福,而忽视了真我的幸福。当人彻底摒弃真我的存在时,人不过就是会思考的行尸。Mwh爱句子美文屋

   人最大的幸福或者说人的真正幸福在于精神的幸福,生存幸福与情感幸福的满足有利于精神幸福,但是过度的追求生存幸福与情感幸福则会以消耗精神幸福元素为代价。前者和后者发生矛盾时,我更愿意选择前者,因为精神幸福才是最大的真正的幸福。精神幸福可以脱离生存幸福而独立存在,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有信仰的人,当他必须在死亡与信仰之间做出选择而最终选择了信仰,从容赴死时,这个人是幸福的。但是活着却不能没有精神幸福,这就好比肉体之于精神。没有精神的肉体生活,不过是行尸走肉。我承认自己是软弱的,当我用力掐自己的时候,我无法忍受肉体的疼痛。我的经历构成了我行为的局限性,因此我不得不在肉体与精神之间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法,或许也有一点中庸之道的意味。我承认自己只是个凡人,没有西方那位戳瞎自己双眼以追求真理的英雄主义哲学家的勇气。但是无法达到并不意味这不去做,至少我有一个方向,我有一个信仰,或许这个信仰就是教材上所反对的个人主义。Mwh爱句子美文屋

   精神幸福有很多幸福元素:通过知识与经历使灵魂变的丰富,灵魂性的创作,灵魂性的爱等。在这些幸福元素中会有一个起着主导作用,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不同,因而每个人的主导幸福元素也会不同。这种主导的幸福元素,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价值取向。而我的价值取向是,在价值创作过程中将自我潜能全面开发出来,这样真正的自我才不会因为只顾贪图享乐而倍受压抑,也不会因为虚度光阴碌碌无为而懊恼,如此方不负此生。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这种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酣畅淋漓地发挥出来的欲望才是自我真正的需要。以此为价值导向再选择一个我所热爱的职业,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是既有意义又有乐趣的生活。也就是自我价值,社会价值,自我爱好的和谐统一。Mwh爱句子美文屋

   做一个有爱的人,追求幸福的人生Mwh爱句子美文屋

   做一个优秀的人,追求卓越的人生。Mwh爱句子美文屋

   不妨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把成功当作追求优秀的副产品。最大的收获不在结果,而在于丰富的生命体验。即使物质极度匮乏,只要能活着,只要有爱,只要还在追求那么这就是幸福。而在极度低迷时期生命与生活的殊死搏斗正是我所要的生命体验中的最有趣的一部分。Mwh爱句子美文屋

永远的紫苏饼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日就空了;没有母亲的中秋,月光就淡了。  母亲几乎用全年的时间准备中秋节。新麦面出来了,留下最好的,香油磨出来了,留下最好的,腊火腿腌制好了,留下最好的,做馅的炒面和籼米,也是她自己种。偶然去乡间集市,她突然会说,这花生好,买点回去,八月十五做馅。我从没有听她说过“中秋”这个词  ,她太土包子了。她在菜地里专门为中秋种着一种香料,叫“紫苏”。待成熟了收回来晒干收藏起来。中秋那天,她把紫苏叶放到油锅里炸,绿茵茵的又一点不枯,冷却后再舂成细粉。母亲常让我帮她舂紫苏粉,于是我一边舂一拿紫苏叶子吃,可香了。她是使用这种香  料的圣手,其他的如草果八角,她用得不多。自然,她做的月饼,就叫“紫苏饼”了。她做的“紫苏饼”,皮用香油和,香酥绵软但不分层也不会碎,馅用猪油冻,放再久的时间也不会硬、不会霉变。月饼的正面,又有红艳艳的五朵花,那是用五截高粱秆扎成一捆,再  蘸上红色的颜料印上去的,中间一朵大,外面四朵小。母亲虽是老土,却也有文雅的时候,有一年,她给我们背了两句不知是哲言还是俗语的句子:“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是我至今听到的关于中秋的最有哲理的句  子,虽然我后来知道的名句并不少。那是我童年里最甜美灿烂的中秋节。  我不明白,现在这么高端的科技,很多月饼的皮一层一层地比宣纸还薄,一咬却一片片碎了。我得用一张纸在下巴下面接着,吃完再把纸折起来把碎片倒进嘴里。油又少,噎在喉咙里,边吃边喝水才能把它的面糊冲刷到胃里。那馅又比石头还硬,咬牙切齿地嚼不细。比  起母亲的“紫苏饼”,真是凤凰之于母鸡,响锡之于白银,黄铜之于真金呀。  身为教师的我,都希望中秋节放假,让孩子们回家团圆。但常常事与愿违。有时为了攒大长假,中秋第二天才放,或中秋当晚回校。记得一年的中秋,刚好收假。我让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两个月饼来班里,分享给同学。如果是父母手工做的,就进行评比,看哪位母亲的  月饼最精致最可口。高兴的是,有同学为了评比,特别让母亲准备,遗憾的是,手工做的也不多。结果没有评出名次,都得第一。是啊,母亲的心,哪有等级的高下之分呢。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有一份月饼,和我母亲的“紫苏饼”非常相似,都是以紫苏叶为主做香料。  我便先行吃了半个,同学看我喜欢,悄悄告诉我,他带来的月饼,并不是他母亲的手工,是手工月饼店的奶奶做的。我没有责备这位同学,手工店的奶奶做的,当然是“母亲的手工”。其间同学们逼我出节目,我并没有背诵那些经典名诗,而是把母亲的名句又背了一遍  。这里面颇多哲理,我希望我的同学能记住。和同学在一起的中秋是幸福的,至少乐趣是多多的,团圆心情是满满的。  母亲离去后的中秋,味道就淡了。和家人在一起,虽然幸福,但并不新鲜。买月饼,送人月饼,接收别人送的月饼,怎一个累字了得。也吃不出“紫苏饼”的味了,有的品牌月饼,包装华丽得让你要流泪,打开包装后,就真的流泪了。偌大的盒子,月饼只有乒乓球大,  一口吃完嫌多,两口吃完又嫌少。有时许多朋友一起喝酒赏月,倒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况,不过和李白的不同,我们那是酒喝高了,眼睛发花呢。现在这种平淡的中秋节,应该是了圆满的了。常会想起《十五的月亮》里的人,想起那些从事机密工作的  人,几个甚至十几个中秋回不了家,那才渴望,那才珍贵。我们的平淡乏味,才是最幸福的,应该知足。  有一年中秋我回了老家,姐姐自夸得了母亲真传,做了“紫苏饼”。我吃了,觉得只是“酷似”而已。母亲的“紫苏饼”,怎么可能有一样的呢?饭后,我独自漫步乡间小路,久久地眺望圆月,故乡的月,在山顶上,在深壑中,在瓦缝间,在果树下,在竹叶中,这才是  中秋啊!城市里高楼顶上的月光,公园荷池中的月光,那梧桐树下的斑斑点点,是不能算的,附庸风雅倒是足够了。在那物我两忘的凝望中,那月就变成了“紫苏饼”,慢慢地又变成了母亲的脸,那眼神,充满温情,充满期待,我高高地举起手来,去牵母亲的手,好像  牵到了,又好像没有牵到,心里一着急,眼里便滚下泪花。  “紫苏饼”不会随时光老去,它清晖永在,护佑着我们幸福绵长!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情感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要有光,永远的紫苏饼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