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臧云志 ,形影不离

《梦想成真》臧云志

?  活跃在锦州市的一支军休老年文艺团队,名曰锦州军休艺术团,他们的领军人物、团长是王素梅。

  王素梅,从小就喜爱文艺,对唱歌情有独钟,有音乐天赋,又聪明好学,爱上音乐课,老师讲乐理知识时,她像听故事似的,专心听讲,能识简谱,拿起歌片就能唱,是学校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她的声音高亢透彻,得到老师的赞赏,从那时就梦想当个歌唱演员,而且是穿军装的,佩戴红色五线谱肩章的部队文工团员。说也凑巧,十七岁那年,空政歌舞团到学校招收演员,通过声乐考核与面试她被录取了,甭提有多么高兴,可是回到家里父亲不同意。给她讲了一段战争年代的故事: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的战友马股长被美国飞机炸掉一条腿,当时在场的四个人,没有人懂得急救知识,若是有人会止血,马股长也不至于牺牲在战场上。战争年代,这样的例子还有,战地很需要医务人员去救护伤员。希望她高中毕业后考医校学医,毕业后能救死扶伤。她遵从父亲的意见,想当演员的梦想也就搁浅了。第二年报考了部队的护士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医院做护理工作。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着护理工作,于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部队伤病员服务了近三十年,直到在骨伤外科护士长的岗位上退休。

  退休后她被移交到军休所养老,军休所里这些昔日的老军人,现在变成了新市民。怎么适应这个转变?她想,为何不把大家组织起来开展文化活动,她的想法得到所(后改为军休服务中心)领导的赞同和支持。没有活动场地,就把操场当舞台,自编自导快板、表演唱、小品、三句半、独唱、小合唱、西河大鼓等小节目,自演自我欣赏(给休干们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排练的16人的舞蹈《今夜无眠》,在锦州市第二届民间文化节一举夺魁,并荣获中央电视台“九阳杯”青春常在《夕阳红》老年风采大赛奖。她的团队越发展越大,130多人的年龄加起来有万岁,有人戏说艺术团是“万岁团”,其中有几个人已年过八旬,这些人在战争年代,舞枪弄炮是行家,如今唱歌跳舞,还没那么多的艺术细胞。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的需要她手把手的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演出时没有服装,就去厂矿企业单位借,没有道具就自己动手做。每演出一场,都有突破,都有新意,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把军休人的好事,制成幻灯搬上舞台做背景。他们编写的《幸福歌》、《换个活法》、《老兵新传》、《健康快乐每一天》等小品、小话剧、小快板,都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真实情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成功地打造了军休文化品牌,成为一支文化新军。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排练并成功演出了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业内人士说,就是专业团队也得排练三五个月,才能正式演出。他们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能取得这样演出效果,真是了不起。他们走进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获得殊荣。他们排演的军装展示《光辉历程》,2008年参加“全国老年文化欢乐节”文艺汇演,来自全国60支代表队中,她带领演出的这个节目,风雅别致,气势恢宏,超群拔俗,博得专家们的好评,荣获“中华不老城杯”和“优秀组织”两项银奖,2012年排练的短剧《军人本色》在全国老年艺术节综艺节目大赛上夺得金奖,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回良玉的接见。他们参加辽宁省、锦州市的多次汇演和比赛都获得了大奖。特别是2010年10月,辽宁省首届军休文化艺术节在锦州开幕,他们演出五个节目都得了头彩。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事业如歌。当年身穿军装的她,是救死扶伤、为病患解除痛苦的“白衣天使”;如今她脱下戎装,是传播欢乐、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快乐大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已69岁的王素梅,她真的不仅园了当演员的梦,而且既是编导、指挥,又是团长,一身兼数职,是锦州军休艺术团的领头人,她成功了,被锦州市评为“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被.辽宁省评为“2013年度模范军休干部”。她的梦想实现了。让我们为她祝贺,为她喝彩!

形影不离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梦想成真》臧云志 ,形影不离》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