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在他乡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
•浏览 280
亲人在他乡
低沉、哀婉的音乐徐徐响起…… 庄严肃穆的殡仪馆灵堂,死一般沉寂。两位佩戴白手套,身穿正装女司仪,声音低缓,正引导逝者家属向遗体做最后告别。 拖沉重步子,抬迟滞双腿,上台阶、进灵堂。 诡异、阴森的灵堂哀乐低沉,我难抑悲伤,难掩哽咽。木然地跟着司仪,右行、左拐…… 灵堂,近窗一侧开一小门。黑黝黝小门,透着丝丝诡秘,令人惊悚,莫不凄惶。 低回、凄婉的哀乐悲凄纡徐…… 泪眼蒙眬中,只见小门东南方墙上出现一黑色条幅——“韩志元先生永垂千古”。几个大字,犹万箭穿心,令人彻骨悲恸。看着横幅下闪烁不定的黑色大屏,心头划过一丝惊悸。只见,屏幕上出现一位白发苍苍,满面沧桑、敦厚睿智的老人。老人眉宇间流露着淡淡笑容 ,温和慈祥地看着他的亲人们。这笑容,更度让我哽咽。 因为,那笑容浸淫了无数艰难与磨砺;因为,那笑容隐藏太多无奈与不忍;更因为,那笑容有了太多责任与牵挂…… 二伯……因为你的经历,你知我的处境。您面前,我无须伪装。 如泣,似诉的哀乐慢慢停止…… 泪眼婆娑中,只见二伯静卧于鲜花绿叶丛中,苍白的脸上,几片老年斑兀自凸现,平时瘦小的身子,此时看去如婴儿般柔弱。 这是葬礼最后一个仪式。这是亲人们在老人身旁绕的最后一圈。走完这圈,等大家顺序走出,二伯将被推进黑魆魆小门。从此,阴阳两隔……等再见,是几寸见方小匣子。 “请大家勿回望,顺序走出。”女司仪吩咐。 我哪敢回望?二伯——我何以忍心回望您! 今年81岁的二伯,我仅见过五次面。第一次见面,是七八岁时。那年寒冬,二伯带大娘及一双儿女从天津回到山里,可没住几天就走了。之后,大娘再没回来过。想来,打小生活在大城市、又是独生女的大娘哪见过这么贫瘠小山村,又何曾体验过那么冷的冬天。因为, 山里冬天冷得无情无义。 再见二伯是40多年以后。 2014年,大娘因病去世。二伯成了失伴孤雁。 2016年,二伯从失去大娘的阴影中走出。 这一年,当村中那池荷花怒放之时,二伯兴致勃勃地从天津踏上回家的路。这条路实在太长,太长了,乃至二伯用了几十多年时间。一听说二伯回来,我放下工作,赶回山里。那天,在家乡驼梁,当远远地,看到有人走下村前那个大坡,我一眼认出二伯。尽管几十多年 没见二伯,但从二伯身上,似曾看到奶奶爷爷的影子,矮小精瘦及眉宇间流露出的刚毅正直。 爷爷的四个儿子,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个个正直、善良、坦荡、智慧…… 二儿子也就是二伯,很小出门求学,七八岁就考到离家四五十里的常峪完小;完小毕业考入省重点中学——行唐中学。之后,考入河北人民大学,直至在天津成家立业。 奶奶在世念叨最多的是二伯。 冬天黑夜是漫长的,奶奶不讲故事,就念叨二伯他乡求学的事。 二伯自考入中学,就没回过家。因为他清楚家里情况:兄妹8个,但那8、9张嘴爷爷奶奶都喂不饱…… 远在他乡,无助、孤单可想而知。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几年间,二伯连一件——只一件换洗衣服都没有。 仅有的一件土布棉袄,还是第一年考上行唐中学时奶奶缝制的。 春暖花开,趁星期天,二伯悄悄脱下穿了一冬的棉袄,将棉絮一条条一缕缕理出,把里外面洗净、晾干。油灯下,一个十二三孩子飞针走线连缀着一堆一缕的破布——那是夹袄;严寒来临,二伯把那团破絮烂套一缕缕一条条填进去,缝补、连缀……变回棉袄。 一年四季的衣服就是这两件。不!是一件:棉——夹袄! ……漫漫冬夜,奶奶念叨念叨着就抹起眼泪,奶奶是轻易不掉眼泪的人。见奶奶伤心,我把脸凑近奶奶……咸咸的泪水,有酸楚,有感动。 艰难的求学之路,使二伯变得刚毅坚强,可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二伯变得沉默寡言,生活的酸甜苦辣从不示人。 这是我从奶奶描述里“见到”的二伯。他的确是我陌生而亲近的人。 我几乎确实不怎么认识他。 如果说求学,是生活所迫有家难回;那工作后的二伯,为什么没回家? 二伯嫌弃这片土地?!不适应家乡环境?!还是……其中苦衷只有二伯自己知道。 二伯虽然不回家,但逢年过节,总会给爷爷奶奶寄回礼物——奶奶身上那件藏蓝藏蓝的大襟衣服就是二伯给买的。 姑姑叔叔长大了,爷爷奶奶变老了。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更加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之后,一攒足路费,爷爷就去天津看儿子一家。临走,小脚奶奶踮进踮出打点行李——瓜片、核桃、红枣…… 2016年寒假,我带着家乡特产,奔向天津看二伯。二伯为我编写的《可爱平山》一书,认真考证、专心修改。临走那天,不等二伯走到门口,我狠心关上门。我实在不忍心看白发苍苍的二伯那孤寂身影。 2017年7月23号,二伯又回来了。他一如既往的兴奋,看家乡山,亲家乡水。他还兴致很高地和我说:“以后啊,二伯会每年回来。”看着二伯孩子似的兴奋样子,我又高兴,又伤感。在老家半月,二伯天天去老屋转转。50多年的老屋,土墙斑斑驳驳,大梁歪歪斜斜,二 伯看着破败不堪老屋,决定翻修。8月8号二伯要回天津,临走给四叔留下一笔钱,翻修爷爷奶奶留给他的老屋。 2017年秋天,二伯老屋翻修动工了…… 我与二伯有种说不出的情愫,或缘于爷爷奶奶对我的爱吧。每次二伯走,我总要准备一些家乡特产给他带上,一如奶奶踮着小脚准备行李一般:陈醋、小米、红枣……过年,我把老家的腌肉、粉条、年糕给二伯邮点。过年了,二伯即便是在他乡也能尝到老家味道。 我知道,二伯喜欢家乡味道。 2018年4月20日,我第五次见二伯。可,已是无知无觉的二伯。 二伯这次真地走了。好在,这个春天还暖和。 或许,在天堂二伯终于与爷爷奶奶相见了吧。 风清月明星无垠,狗吠鸡鸣述流年。人在他乡夜不寐,楼望西月不见圆。手捧二伯尚未脱稿的《苦竹与腊梅》,我的泪水一滴滴滴落,封面那棵墨绿苦竹颜色渐变渐浅,直至一片模糊。终究于一片泪水中消失了。 二伯,愿您安息!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亲人在他乡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