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的优美句子

1. 描写枇杷的句子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最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记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吧,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鲁迅很不以为然,写下了《“感旧”以后(下)》这篇文章,认为可笑的不是那些刚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以此作为笑柄滥加讥讽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学生,识字不多或许因为没钱读书,或许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为官高权重,本事比天大,到处题辞而又到处出丑、别字连篇的人,脸皮比城墙还厚,不妨刺他几句,但这样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讥讽的。

2. 赞美枇杷的诗句有哪些

〖山枇杷〗唐.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火树风来翻绛焰,

琼枝日出晒红纱。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唐.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斑竹冈连

暗,

枇杷门向

秋。佳期笑把斋中酒,远意闲登城上楼。

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寄蜀中薛涛校书〗唐.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唐.毛文锡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鸂鶒稳,

暖相偎。

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兰麝飘香初解佩,

忘归来。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唐.柳宗元

〖咏史诗·赠薛涛〗唐.胡曾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唐.

满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见具袈裟。汉王城北雪初霁,

台西日欲斜。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田舍〗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3. 赞美"枇杷"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枇杷的诗句有:

1.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2.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3.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4.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5.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具体译文如下:

1.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2.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3. 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几位老农见我闲着没事,就邀我到东园去走走,说是枇杷已经熟了。

4.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5.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四月的枇杷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赏析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枇杷的优美句子》评论列表(0)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