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安会说话,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快乐美文-
如果伊安会说话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三十四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伊安微笑着看了看他的读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场。父亲身为农场主,对牛马之道极其精通。在父亲的影响下,伊安从小就熟知每种牲畜的生活习性。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都能听见父亲响亮的噪音在催促牲畜出圈或归栏。父亲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放养这么多的牲畜,没有洪亮的声音是不行的,如果单靠两条腿去追赶它们,非累死不可。
小小的伊安很快得了父亲的真传,那些牛羊什么的在他的召唤中纷纷归来。这让他极为自得,连父亲都夸他有天分,并欣慰后继有人。可在伊安十二岁那年,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由于服一种药物过敏,他的声带被烧坏了,从此,他便告别了引以为豪的声音。有很长一段日子,伊安都处于极消沉的一种状态中,特别是一听到父亲召唤牲畜的声音,他的心便会沉重无比。他不敢去想父亲的失望,常常坐在日落时的农场高冈上,直到夜幕长垂。
一个偶然的机会,伊安在父亲的房里看到了一些有关牲畜方面知识的书,百无聊赖之际,他便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有一次父亲见他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这些书很有用,可是许多地方我都看不懂。正好你仔细看看,回头告诉我该怎么做!”伊安的心里一动,心想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于是开始钻研那些牛马经。每有心得,便通过手语告诉父亲,父亲便欣喜无比。
渐渐地,伊安发现了读书的乐趣。除了父亲的那些牛马经,他开始读任何可以找得到的书籍。在书卷中。他看到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新奇世界,那种喜悦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每读到精彩之处,他便用手语讲给父亲,父亲也是十分喜欢,这让伊安感到骄傲。有一天,他刚给父亲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父亲笑过后对他说:“其实在我们的农场,在那些牲畜身上,就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可惜知道的人是那么少,要是有人能写出来,一定会受人喜欢!”伊安的心猛地一跳,想起那些牛羊,一种冲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兴奋。
终于,伊安开始着手写故事了,写那些牲畜的瞬间的美好,写那些大地上的事情,并把父亲的经验融入故事之中,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万字的书稿,父亲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他一把抱住伊安,激动地说:“孩子,今天我才真正为你感到骄傲!”相拥在一起,父子俩都滴下了眼泪。后来,这本叫《它们的故事》的小册子出版以后,立刻风靡英伦,特别受乡下人的喜爱。在书里,他们能看到自己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故事。
自此,伊安一发而不可收,许多优秀的作品不断问世。人们惊羡他的才华的同时,也为他感到遗憾,因为凭他组织文字的才能,如果不是哑了,应该演讲能力极强,极有希望进入政治高层。因为在英国,一个口才好的人是很受民众欢迎和崇拜的。
签名售书之后,伊安回到了父亲的农场,把那张纸片递给父亲,父亲看后,说:“如果你能说话,现在正在农场里召唤那些牲畜,决不会去写书了!”
是的,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生活就是这样,在得失之间平衡着,虽然有时你失去的是珍贵的东西,但是你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美好,只要你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快乐美文-
文/桑 叶
你快乐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曾就这个问题询问过许多朋友,大家的反应出奇地相似:先一愣,然后便神色茫然。
“快乐?偶尔有,但很短暂。”一位朋友沉思良久后回答。“平时有那么多的事情让你烦心,周围的人有的买了房,有的升了职,有的出了国……这世界变化太快啦,你能不急吗?你得拼命地往前赶,哪儿有时间快乐呢?快乐?将来吧!”
看看吧,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是不是每天都在不停地奔忙着?是不是许多人都把“忙着呢”、“烦着呢”、“真让人着急”等等的语言挂在嘴边?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甚至我们身边的空气都弥漫着焦虑的气息……”一位心理咨询专家的话道出了问题的严重。
“等我赚够了钱(或达到某一个成功的目标),就没什么揪心的事儿了。”另一位朋友说,“到时候我会很快乐。”
有了钱就会快乐吗?我的一个朋友是个股票超级大户,靠原始股和期货掘得了第一桶金,并使自己的财富迅速增长。
现在他的几个证券账户的资金超过2亿。大家都认为这样一个富翁有足够的资本快乐,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可是大家相处几年,发现这个富翁并不快乐,而常见的面相是愁眉不展,整天忧心忡忡。
他年复一年地期望,日复一日地忧思,没有轻松,没有快乐。
英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洁西•欧尼尔女士指出,有钱人普遍因拥有庞大的财富而出现难以调适的心理机能障碍。因此,人们不能把快乐视为财富的自然产物。
快乐真的很难,是吗?
以前,我几乎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当我结识了被誉为新加坡“国宝”的世纪老人许哲,感受她言行举止间自在的快乐习惯,我意识到,快乐是容易的。
是的,快乐很容易!因为,快乐只是一种习惯。
许哲,新加坡人。1898年出生于中国广东汕头,1925年移居马来西亚,抗日战争中曾到中国参加伤员救护工作,后赴英国学习护理专业并周游欧洲、南美洲帮助病人和穷人,1963年后定居新加坡创办养老院。她以助人为己任,快乐健康,被称为“106岁的年轻人”。
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愿望,为自己定下太多的目标。所以我们总是把快乐放到未来,把快乐供奉在内心深处,而逼迫着自己付出当下全部的精力去为未来的快乐不停地努力,从而忽视了手边的快乐。我们总是在想:如果能够如何如何的话,我就会快乐。而这个“如何”(可能是赚更多的钱、买到房子和汽车、升迁至理想的职位或找到一个称心的爱人等等)并不在眼前,那么快乐就要等到将来“如何”实现后才能享受,所以快乐就被我们收藏了起来。姑且不说将来“如何”能否实现,会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快乐成为一种人生的赌注;即使将来“如何”真的实现,你可能会发现你并没有快乐起来,因为你已习惯于把快乐放到未来,你又会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这种习惯使你忽视并浪费了当下生活的快乐。
《列子》中的一则“攫金者”寓言十分有趣:一个人进入集市,见了金子就拿,如入无人之境。
当然,此人很快就被人们抓住了。当人们问他怎么竟会如此大胆,答曰:当时只看见金子,没有看见人。是啊,他太想得到金子了,金子是他唯一执著的目标,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个目标上,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自然都视而不见。所以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天机”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灵性啊!我们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经常像那个“攫金者”一样,脑子里只有远大的目标之“金”,而对身边的快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是不是已让对目标的深切欲望耗磨掉自己太多的“天机”呢?庄子又言:“至人无梦。”
我们是否该从梦中醒来,放松心思,恢复固有的灵性,从容地去感受生活的点滴快乐呢?
看一看许哲吧,她曾讲过:“别人的快乐是赚钱的快乐,我是享受大自然的快乐。”“每天早上醒来,走出门去,看见太阳那么漂亮,小鸟在为你歌唱,树叶在为你跳舞,这个世界有多美!”
为什么要烦恼呢?赚钱的快乐是单一的并且是不确定性的,而享受大自然的快乐却是无穷无尽并随处可得的。“天机”深浅,不言自明啊!
许哲还讲:“太阳照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不是单单照着我一个人的。”听了这句话,我们是否该有所领悟呢?
“你这一生中有没有遇到烦恼的事情呢?”曾有记者问许哲。
“我一生没有什么苦恼,因为我没有欲望、没有奢望,所以没有失望,没有烦恼。”许哲平和地回答。
有人问她:“你曾忧虑过健康和金钱吗?”
许哲笑道:“人们常问我,如果不存钱,到了死的时候谁给你买棺材?我说,我会走到一个小山前,就倒在一个洞里死去。我保持健康不是因为我想长寿,而是因为如果我病了,会给他人带来麻烦。”
许哲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兄弟姐妹,她爱他们,从无所求。当有人提到她帮助别人时,许哲说:“我所做的只是很平凡的事,就好像当有人渴了,我就自然地倒水给他喝。”
这是一种坦荡的习惯,一切都在平平常常之间,并没有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许哲从无烦恼、只有快乐的生活状态了。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如果伊安会说话,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快乐美文-》评论列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