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长廊郭亮洞 ,人间别久自成悲

绝壁长廊郭亮洞

看过抗日神剧《举起手来》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剧中有一段鬼子在穿行悬崖峭壁公路上拦截抗日人士的剧情。其实这段悬崖公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没有,而是解放后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这段公路就是著名的绝壁长廊郭亮洞。绝壁长廊郭亮洞位于河南省辉县南太行腹地的郭亮村。其实郭亮村的村民并不姓郭,郭亮村之所以称郭亮村是因西汉末期,一位名叫郭亮的起义军将领为躲避王莽军队的追剿而驻扎在此并成功逃脱,后来人们就称此为郭亮村。郭亮村的位置非常峻险,村前是百余米深的悬崖,村后是高耸的山峰,民居房子倚山崖而建,有的住户出门前行十几步就是悬崖。该村自古交通闭塞,出山非常艰难。要外出往山外,通常有两路可走,一条是村前的绝壁小路,即所谓的“天梯”,一条是绕道几十公里经山西地界,才能到达集镇。“天梯”是在崖壁上凿出的720级台阶,镶嵌在200米高的绝壁上,最窄处只20多公分,险要处须侧身才能通过,这就是郭亮人通向山外的近路。故当年郭亮的起义军驻扎于此,王莽军队怎么也攻不破。而后来的郭亮人多少年来出入山村,买油盐酱醋和日用品都是背着从“天梯”上下,甚至买来的牛犊、小猪都是从山下抱上来,而买卖大件物品,养大牲畜需要卖掉,却要绕道几十公里经山西地界才能下山再到集市。而天梯的险峻,多少年来不但让郭亮人吃尽苦头,更有因失足落梯致残丧命的。而另一条则要从村后翻越大山,绕道山西,但这条较远,需要几个小时才出得山。后来,郭亮村为了改变命运,硬是在绝壁开出一条公路,号称“绝壁长廊”。到这里游览的人们很难相信,这段绝壁长廊公路,就是郭亮村人用手工挖掘出来的。他们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无电、无机械的条件下,凭手工用五年的时间一锤一钎的在绝壁上凿出这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长廊公路。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带领下,向绝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用土专家、土办法在红岩绝壁上测出隧道线,聚在悬崖上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修路没有钱,全村卖牛羊,采集药材、山果去卖来筹资。在工程最困难的时候,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的带领下赶来援助,加快了工程进度,1977年5月1日,绝壁长廊竣工通车,这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郭亮绝壁长廊隧道外侧有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如今郭亮村已经成为一个影视拍摄基地,20世纪末,有40多部影视剧在此摄制,郭亮村被誉为“华夏影视村”。

人间别久自成悲

  人间别久自成悲
  
  元成七年,庐州城有襕衫者,素衣破帽,拎酒壶,腰悬名剑。
  常自度曲唱白石词,流连赤阑桥畔,时人异之。
  
  后世有好事者,辗转南北得其曲,遂又填词,不竟乌衣谢堂、市井陋巷皆争传唱之。
  其曲曰:
  
  素手弹来曲白首
  可堪江州司马舟
  家住赤阑、依依桥边柳
  柳旁红药,数遍江淮闲愁二十四
  遥想楼台火满城、遗民客、怎归桑梓
  
  半壕春水可怜梨花满都
  云埋带雨半山秋
  雪落临安西湖轻柯绵酒、一杯入口
  映日荷花巧隐浣纱女双颊红透
  打马京华深巷听卖杏花、戏乳分茶
  
  孤雁离云,复种桃李
  丹青如旧犹似入梦里
  一夜青衫湿因山鸟啼
  人间别久自成悲
  我偷改了你的字题
  
  跋·宋人姜夔曾与合肥赤阑桥遇一姐妹,情深笃,常遍游庐州、巢湖峔山地。
  后金夷南下,两相分散。夔自他人口中听闻,其不堪金夷所辱,双双自尽。nPF爱句子美文屋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句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绝壁长廊郭亮洞 ,人间别久自成悲》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