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位孤独的诗友 ,烟雨濛濛 初心不改

致一位孤独的诗友


其实 你才华横溢 有人 不屑于你 那是因为 有些人的天空很低 而你 站在云里 与日月同辉 他们无法理解 也无法企及 相信自己 行到水穷白云起 鼓起勇气 用生命追逐梦的涟漪 多年以后 淡淡的疼 深深的痛 都会变成追求路上甜蜜 在坐着原子弹飞的年代里 造一座心灵的萨德护体 在蛛网织满窗棂的日子里 撷一缕缕阳光温暖自己 沧海会变桑田 世事总会变迁 有时候 优雅抵不过平庸 高尚斗不过卑鄙 着眼现在 满眼流泪你仍输得起 放眼未来 纪念碑永远为你屹立 人类的斗转星移 光与热总会响成正义的交响曲

烟雨濛濛 初心不改

或许是虔诚感动了天地,昨天还是赤日炎炎,今天就卸了酷热,多了些湿润与凉爽,初夏的雨,和着敲击竹叶的沙沙声,轻抚耳膜。怀着虔诚的心,一行人在烟雨濛濛中拾级而上。此行要去鸬鸟镇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随军被服厂旧址参观学习。山路十八弯,拾阶而上。雨水浸润过的石阶,色彩鲜艳,不染纤尘。沿阶而上,靠山脊一侧是层层茶树,被剪枝剃冠,焕发新生,树丛中星星点点的各色花儿不时映入眼帘,虽不成簇,点缀却恰到好处。路下侧,碧绿的竹叶上雨点闪动,似晶莹剔透的珍珠在叶子上旋舞,竹叶在细雨中迎着风沙沙作响,如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遍山竹林中,不时看到有弯曲或倾覆的竹子,不用说应是去年冬雪的杰作。一路攀登上来,地势越发险要俊秀,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往左看,绿树溪流相互交错,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青山绿水色彩更加鲜亮;往右看,峭壁上片片的树林,挺拔优雅,迎风站立,煞是壮观,宛如绿色的海洋;山谷中一条蜿蜒的溪流给此时的山景更添了一丝的灵动。抬头仰望,茅塘新四军被服厂旧址就掩映在依山而建的村庄里,在白色的烟雨中若隐若现。1945年3月,新四军一纵队在余杭西部山区整训,纵队因地制宜,建立随军被服厂,因陋就简生产新四军衣裤被服,大力支持了前线抗日抗顽的斗争,随军被服厂就设在茅塘。被服厂为五间二层砖木徽派建筑,现旧址布置有新四军军史展览厅、旧址陈列室、缝纫机、七盏汽油灯、入党宣誓板等,这一切再现了当年新四军在这里播洒革命火种积极抗日的场景,1945年底发生的七盏汽油灯的故事,就讲述了军民血浓于水的英勇故事。敌人调集大批正规部队向我根据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形势紧迫,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被服厂接到了随军撤离茅塘向安吉等地转移的紧急命令,由于时间紧急,七盏汽油灯和其它一些物品隐藏在村里。敌人来了以后,疯狂地搜查被服厂的东西,并将给新四军做饭的妇女凌空吊在村口的大树下,用扁担狠狠地拷打,逼她交出新四军的东西。无论敌人怎么严刑拷打,该妇女都一声不吭,表现异常顽强,最终遗留的物品一件也没落入敌人的手里,诸如这样的英勇事迹和军民一家亲的故事,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这些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和新四军在余杭团结各方力量,发动群众进行全面抗战的斗争精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少共产党员和群众在面对党的利益和个人的生死抉择时,毅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给人间留下了一首首千载传颂、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站在入党宣誓板前,我们集体重温了热血澎湃的入党誓词。重温入党誓词,是让我们重温当年入党的初心、决心和信念,始终铭记入党的誓言,激励和鞭策自己。今日的锦绣河山和美好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去捍卫和争取来的,没有他们无私的付出就没有如今的和平和发展,重温入党誓词,是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回顾革命先烈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也是对自己的回顾,找出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重温入党誓词激励我们不改初心,与时俱进,不断在工作中进取,努力实践,向优秀的党员学习,争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恪守承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原创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致一位孤独的诗友 ,烟雨濛濛 初心不改 》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