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衔接语言表达题

1.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题

答题时可以分三步走:(1)找中心句。

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2)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并列、对照)、相承关系(顺接、层进)和相属关系(总分),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3)抓关键词。

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由此看来”等关键词语。句子衔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和内在逻辑的严密。

这种题型可以考查考生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陈述对象(即句子的主语)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2)看语句是否前后呼应。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3)看语句的结构是否相应。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4)看语句是否符合事理的逻辑性。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即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

2. 中考语文如何答好语句衔接题

它也是考查学生语言感知和理解力的一种形式。题目样式一般为在完整的语句中空缺部分语句或短语,提供选项,让考生进行选择。解答语句衔接题要点是整体把握题干与选项所表达的语意,然后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是所有的笑都是表达喜悦,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

A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B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C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D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解答要点

捕捉题干中关键词语,在选项中选择与之搭配恰当词语作为最佳选项。如(1)中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是“笑、喜悦,喝彩、赞颂,顺从、虔敬,顺利、成功”。而在选项中的词语则是“反对、憎恶,眼泪、悲痛,沉默、否定,挫折、不幸”,这些词语与题干中搭配恰当的关系是反义词。因此,横线上依次填写的是(BACD)

2、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___,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A河水丰盈碧波荡漾B碧波荡漾河水丰盈C荡漾碧波丰盈河水D河水丰盈荡漾碧波

3、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不显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解答要点

短语(语句)结构要前后一致,语句要顺畅。如(2)题干中“胡杨丛生、林木茁壮”则是答题的题眼。空缺的两个短语结构须与之一致,语句才顺畅。只有“A”才符合要求。例(3)也属此类型。

4、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____________

解答要点

句式应类似,语气要一致。例(4)中所提供的选项必须与题干中的句式相类似,语气要一致则同是反问句,这样语句才顺畅。所以选B项。

5、清清淡淡是水,无色无味是水,自由自在是水。我希望自己能为水所接受,_________。

A假如只是一滴草叶上的露水。B然而只是草叶上的露水。C况且只是草叶上的露水。D哪怕只是草叶上的露水。

解答要点

根据语境,确定恰当的语句。例(5)句是表达自己对水的赞美与向往。根据语境可以确定前后句应是递进关系,只有D项才符合要求。

巩固训练

1、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①,②,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③。

2、与下面这句话语意衔接最紧密的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的人将这影响绝对了,。

A、他们认为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关键还要看人的身身素质。

B、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存在视而不见。

C、他们认为近朱者就一定赤,近墨者就必然黑,其实并非如此,赤不赤,黑不黑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D、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看看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3、青年战士连忙把筐里的土倒下,然后拔腿跑到滤沙架子底下拖来一只大抬筐,往将军身边一搁,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线上应填上哪一句才使青年战士的话较客气?()?

3. 高考语文中的语句衔接题有什么技巧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题解答技巧与复习方法

1、分析关键词

句子衔接题中,往往有与前后文语义联系密切,在衔接中起到贯穿文意的关键作用的词语,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就是抓住了体现中心的关键。

2、抓住关联词

关联词是分句组合的语法手段之一,是表达分句间语法关系的语言形式。有些复句的意义类型,是靠关联词语作标志来显示分句间特定的组合关系的。

3、筛选同义暗示句

试题给予的语言材料中,常常存在与正确选项同义而说法不同的同义句,这个句子往往能概括、暗示文章的主要意思。只要认真分析筛选抓住这个作者写作意图的标示句,就能读懂文意,确定选项。

4、把握对象

相衔接的句子,应保持主语的一致性,才能使语言清晰、连贯。叙述主体不一致,往往是极容易忽略的语病。

5、剖析结构

对填充句子前或后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有时前后文的固定的结构就制约着被选项。

6、注意照应

规范的文章,无论阐释文理还是说明事物,都要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文章各部分文句存在着相互补衬语义的照应关系,以此保持全文的一致性和严密性。命题人常以这种联系作为检测内容。

7、揣摩语气

表达语气的手段是句式、语调、语气词,表达的内容,应与采用的句式和谐一致,语调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同是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意思和感情就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表达目的保持前后连贯的语气。

8、比较色彩

我们通常说的色彩是指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是指不同语体应有不同用语要求。如书面语与口语、文艺语体与公文语体,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选词句时应注意与整个表达过程色彩一致。

9、体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描绘出的一种情意交融的氛围、景观。文学作品中常用意境描写出把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加强表达效果。因而文学作品阅读题要注意前后意境是否一致。

10、借助结构

作者表达旨意时,是按内容安排好相应的语句段落结构的,反过来,阅读理解时,我们可借助结构揣摩作者的意图。有的文段没有明显表露中心的句子,但语序结构有助于解题。

4. 小学六年级语句衔接的练习题

小学修改病句练习题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9、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14、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1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6、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17、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8、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19、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勇敢的中国人民。

20、今天是重阳节,天气晴朗,晚上,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空。21、周总理生活简单。

22、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23、过了整整一个钟头左右,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24、春天,我们全体同学和少先队员都要到野外去游玩。25、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26、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他最近遇到的很难忘记的近期发生的事情。27、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28、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29、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0、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31、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3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33、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4、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改进了就好。35、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6、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37、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8、火辣辣的阳光暖和地照射着大地。39、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

40、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61、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张劲写的。

62、在公共场所,我们要维持清洁。63、他非常认真地复习作业。

64、老人尖尖的下巴上长满了一脸的花白胡子。65、要搞好班级工作必须发挥班干部的充分作用。

66、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67、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

68、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69、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70、我们学校过去注意的不够对卫生工作。7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72、我们正在观看优美的漂亮的舞蹈。73、这篇文章的层次和语言都很优美。

74、言行不一的人是极坏的作风。75、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76、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77、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78、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79、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80、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81、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82、小红和小俊告诉老师,下午她请了半天假。83、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花在做作业。

84、同学们对我的批评基本上完全是正确的。85、讨论中,小明首先第一个发言。

86、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87、爸爸有一次经常对我讲起他的童年趣事。

88、我们班过去对卫生工作十分注意得不够。89、我一定要改掉不好得缺点。

90、国庆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贴了许多新的标语和口号。91、公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美丽极了。

92、我正在吃完了早饭,小俊来叫我上学了。93、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

94、体育活动课到了,同学们快乐地在操场上。95、六项作业我已经做好了五项,还有一项没做就完成了。

96、我记录并且看了教育电视台的节目。97、写字时,我注意了字的笔顺、笔画,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98、东方明珠电视塔、故宫博物院、亚西亚商业大厦这些建筑都很现代化。99、雷声过后又是一道闪电,眼看就要大雨倾盆。

100、为了开好“谈奉献”主题中队会,争着发言。101、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102、妈妈经常奖励我要为四化刻苦学习。103、列车沿着铁路在戈壁滩上奔腾。

10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10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106、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107、小红出席了市第三届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108、小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109、乌云和大雨一齐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110、我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地说出来。11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112、我国的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113、王老师和同学的感情非常深刻。

114、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115、今天的气温十分干燥,令人难受。

116、语文对他特别感兴趣。117、在中队会上,同学们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118、在考试时,我迅速地答卷和交卷。119、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林答得对答如流。

120、我。

5. 中考语文句子衔接题

答题时可以分三步走:(1)找中心句。

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安排的,调整句序时,如果能找准中心句并确定其位置,整个语段的思路就比较清晰了;(2)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并列、对照)、相承关系(顺接、层进)和相属关系(总分),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3)抓关键词。

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由此看来”等关键词语。句子衔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和内在逻辑的严密。

这种题型可以考查考生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陈述对象(即句子的主语)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2)看语句是否前后呼应。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3)看语句的结构是否相应。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4)看语句是否符合事理的逻辑性。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即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

6. 【语言表达小题1: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关系,请

小题1:示例(1)热爱、保护是播种绿色的种子;践踏、破坏是制造沙尘的机器。

(2)亲近、敬畏是浇灌花卉的清泉;远离、亵渎是摧残草木的风霜。小题1:D小题1:①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己的坐标(或者“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2分)②中提倡高远目标,两倾向更实在目标;(2分) 小题1:分析:给出的例句是一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称句。

每一句内部是暗喻,两句之间构成对比,且呈对偶样式。要求写出的句子围绕“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进行。

首先,要求字数上和例句的每一句保持一致,其次是两种修辞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一是保护,一是破坏,这样基本的框架就出来了。

示例(1)热爱、保护是播种绿色的种子;践踏、破坏是制造沙尘的机器。(2)亲近、敬畏是浇灌花卉的清泉;远离、亵渎是摧残草木的风霜。

小题1:分析,根据上下文意思,我们不难确定,两个“就”字引导的句子,应该成为两个导引句的连贯句,而最后的结果句也可以确定:一个是⑤,一个是④,这样自然选D。小题1:分析:西方的谚语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笨鸟”显然指的是那些条件并不好的生命个体,而“矮树枝”则表示适合这些个体的位置。

整体意思是说,首先要知道自己是“笨鸟”,然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停靠栖息的矮树枝,这样才是正确的。而中国的谚语,则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一个人应该不断追求高远的目标,只有水才往低处流淌。

因此,两者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示例:①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己的坐标(或者“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2分)②中国的提倡高远目标,西方的倾向更实在目标;(2分)。

7. 【关于上下文衔接和成语使用的选择题各十道.】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2.修改病句的步骤.(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3.修改病句的方法.(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8.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顾名思义②但它对人体却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甚至有时还会引起一些疾病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处上文提出概念“维他命”,下文对维他命进行解释,由此可知,第一空应为顾名思义。

第二空下文的“一旦”和上文的“量很小”构成转折关系,由此可知,该空应从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角度作答。由“不仅”和下文的举例来看,第三空应从“还会”引起一些疾病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比如本题中,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对象是“维生素”,可以结合前后的语境进行填写。

9.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语句衔接题怎么做

语句衔接题,即在一段文字中填入一个句子,使文段更加完整,最终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常见的提问方式是“填入横划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这类题属于行测考试的小众题型,但是无论在国考亦或是省考始终是必考题型,而国考几乎每年都会考查这类题,题量一般在1~2道。我们在解答衔接题这类题型时,先要熟悉这类题的分类。总体而言,语句衔接题按照空句位置可以分为三类:

1. 句尾衔接题。即需要填入的句子位于文段结尾,这类句子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因此这类题基本等同于主旨题,我们做题时总结出文段的主旨即可。句尾衔接题是最重要的衔接题,也是考查最多的衔接题。

2. 句中衔接题。即需要填入的句子位于文段中间,这类句子的作用一般是承前启后(有时根据前后关系会有所侧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句中衔接题考查得也比较多,难度比句尾衔接题稍大。

3. 句首衔接题。即需要填入的句子位于文段开头,这类句子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话题或开篇点题。目前,这类题考查得很少很少,考生可以当做次重点进行把握。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1】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公开表示:“虽然截至目前电影票房已经完成80亿元,然而观影人数同比并无增加,票房提高主要依赖于票价提升。”这就解释了为何影院越来越多,看电影却越来越贵的疑问,可以看出的是,中国电影________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票价高的主要原因还是电影业发展不足

B.高票房的成绩并不能掩盖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C.在无限风光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点冲动和一丝乱象

D.与其说创造了“票房奇迹”,不如说创造了“票价奇迹

【华图解析】D。由“可以看出的是”可知,划横线的句子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前文主要讲的是电影票房完成80亿元,不是因为观影人数的增加,而是依赖票价的上涨。与此相符的是D项。

【例2】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

的影像。实际上, ________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 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

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答案】 D。华图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划线处前文说的是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勾画着自身的影像(“作者形象” ),后句说的是“作者形象” 是什么。由此可知,划线处句子也应围绕“作者形象” 展开,符合此要求的只有 D 项。

【例3】1.________________,这并非说明人类有多强壮,实际上如果仅仅是比拼搏击,很多动物都可

以轻易打败人类。但是,人类从来不喜欢遵循自然原本的法则,面对对自己存在生命威胁的生物,

人类避免正面接触,打不过跑,跑完了还可以制造陷阱,设计圈套来对付你。管你是身形矫健的猎

豹还是凶残威武的狮虎,怎么能斗得过狡猾的人类呢?而且,人类居安思危的良好传统会促使人类

研究更有效的攻破对手的“战略战法” ,不仅要求屡战屡胜,还要求速战速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人类已经降伏了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

B.人类不断挑战自然界原本的生存法则

C.自然界里再也寻找不到人类的天敌了

D.人类不惧怕自然界中任何的生存挑战

【答案】 C。华图解析:本题 A 项迷惑性比较强。之所以选 C,不选 A,主要基于两点:首先,文段“但是” 之后,讲的主要是人类怎样“面对对自己存在生命威胁的生物” ,更贴近于“怎么避开、减少、克制天敌” ,而不是“人类怎么降伏生物” ;其次, C 项“人类的天敌” 指的是对人类具有绝对性的克制作用的一类生物,而 A 项“所有生物” 是全范围的,比较而言, A 项过于绝对。故综合比较,本题答案为 C。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情感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句子衔接语言表达题》评论列表(0)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