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陕北民歌的句子

1. 赞美"民歌"的句子有哪些

1、这位藏族歌唱家唱完藏族民歌以后,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刘晓庆回到重庆给山城人民唱了一首动人心弦的四川民歌。

3、这首曲子富有陕北民歌情调。

4、今天的演唱会上,最为动人心弦的要数那位女歌星演唱的几首山西民歌。

5、民歌形式繁多、内容广泛,从十分简单的到相当复杂的事件,无所不包。

这些民歌,无论在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上,还是在音乐体裁形式及各种表现手段上都呈现了浓厚的壮民族特色。

6、她的音色甜美圆润,气息饱满流畅,善长演唱抒情民歌和不同风格的外国特色歌曲。

7、中国民歌色彩斑斓、浩如烟海,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独放异彩。

8、以中国民歌作为钢琴变奏曲主题的音乐作品,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

9、自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大受欢迎,并同时引发了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热烈讨论。

10、汉乐府民歌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1、“茉莉花”成为名扬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12、其旋律、结构的形式和各定的方言土语联系紧密,他们是民歌体裁形式的基础,有的音调已构成了民歌的雏形。

13、信阳民歌唱腔音乐是产生于江淮之间的信阳的乡音乡情和土腔土调,信阳民歌有独腔韵、对腔韵、帮腔调等丰富多彩的种类。

14、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和衬腔,且衬词衬腔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

15、中国民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而绝大多数民歌为爱情题材。

2. 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一种体材

信天游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则被叫作“爬山调”。无论是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还是内蒙的爬山调,其歌词都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而表现则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

我们曾经学过的贺敬之的《回延安》就是信天游。

3. 黄土高原的句子

【第1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往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第2句】独立黄土山巅,任凭狂风漫天。

苍黄原野嚣张,山脚壑旁村庄。祖辈父辈垦荒,粮食饮水向苍。

面朝黄土情伤,仰天长啸故乡。【第3句】你如果在空中鸟瞰着黄土高坡,那沟沟峁峁多么像黄土高坡瘦骨嶙嶙的肋骨;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多么像大山放出来的闪电。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窑洞是在崖壁上挖进去的,从远处看就像楼房摞在了一起。滕王阁塌了、黄鹤楼塌了、岳阳楼没有了踪影、圆明园烧了……,长城蜿蜒地卧在大地上,妄想阻拦住时间的脚步,只有窑洞用它那深邃的眼睛,洞察见证着中华的沧桑变迁,慈祥坦然地观望着黄土高坡深沉浑厚的生生息息。

【第4句】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窑洞上刮过,吃着莜面拿糕山药蛋,有一张古铜色的脸,肩膀上隆起一块块肌肉,在年轮似的梯田里劳作,元宵节在黄土高坡上敲着腰鼓或者踢鼓拉花,这就是黄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主人。【第5句】我的家乡,最多的是白杨树,随时都可以见到成排的高大的白杨树,我也爱白杨树,因为他们无私地守护着这片黄土高坡,努力抵抗沙尘暴的侵袭。

这就是伟大的白杨精神,指导这里的人们长期与艰苦环境做不懈斗争。向往春天,向往绿色。

人们脱掉了冬日的暖装,劳作在田间,多么的精神,多么的攒劲。时而吼几段秦腔,展现着西北人的豪爽情怀!【第6句】“对面面的疙梁梁上桃花花开,哦要把哦的二妹妹迎回来。”

顺着飘来的信天游,看到一位黄土汉子赶着牛在耕地,他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握着犁把,大黄牛拉着犁慢腾腾地走着,犁尖翻起来的黄土像小溪流动的浪花。汉子洒脱地在空中甩了一个响鞭,让打盹的春天吃了一惊,远处的疙梁梁上蹲着几只羽毛油亮的山鸡,暖洋洋地晒着阳坡。

【第7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汉唐雄风依然存着,坡上,一座座汉墓古冢和遍坡的秦砖汉瓦,坡下,古老的丝绸之路与千年流淌的渭河,会给你诉说,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生活像蜜儿一样甜着,村里,平平整整的水泥街道,一排排新建的楼房,村外,宽阔的通村公路,绿色的田野,显示着美好与和谐,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层层梯田唱着美好的歌,春有,桃李争艳,百草斗芳。入夏,石榴火红,翻滚麦浪,秋来,果满枝头,谷豆飘香,冬日,满坡大棚,满坡希望。

【第8句】我怔怔地站在这犬吠鸡鸣的小山村,密集的城市显的是那么遥远。村中的石级路越走越高,我放眼望去,黄土高坡的土黄色猛地漩卷着涌入眼帘,黄河原来是黄土高原的孩子,不然的话它的颜色怎么是黄颜色的呢?中华文明五千年,而黄河的年龄不得而知。

中华历史上发生的人口大迁移,都是从黄土高坡走出去的,黄土汉子的肝胆不知道遗传了多少代,是黄土高坡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第9句】经过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小草拼命地挤破土皮,黄黄的、嫩嫩的,是那么的可爱,也有几分欣喜,刚透出土面的那一抹黄很快就变成了绿,给灰蒙蒙的大山添了几笔新意,给西北干旱山区的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是谁为枝头上增添了嫩芽,是谁让柳絮变成轻盈的舞者,这是春风的杰作。看着桃花开得如此灿烂,杏花和梨花搔弄枝头,努力地舒展着自己的花骨朵。

看芬芳世界,到底孰美?此时,辛勤的蜜蜂肯定闲不住了,尽情地采摘着香甜的花粉,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精华。【第10句】踏上凸兀的黄土高坡,犹如踩在男人裸露的胸肌上,万仞沟壑是你股股血脉的流淌,沉睡千年的巨人啊—— !黄肤色的女人,匍匐在你枯竭的躯体上,千年的爱万年的情,来滋润你那干裂沧桑,她要让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散发出缕缕芳香。【第11句】这样的黄土,没人记得,因为没有灵魂,借此一生,难明了。

如今,不多见的窑洞,可曾让你记得,冬暖夏凉,多么的安逸,生活一样,这样的幸福,总是会来,没有加速度,等待,就当成幸福时。某时,窗外望去的那一片黄土坡,那一家窑洞,历历可清,而今,多了点沧桑,你,依然是你。

扩一带飞马招展,横一刃气宇轩昂。成与败无所畏惧,风与月长歌迎唱。

【第12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汉唐雄风依然存着,坡上,一座座汉墓古冢和遍坡的秦砖汉瓦,坡下,古老的丝绸之路与千年流淌的渭河,会给你诉说,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生活像蜜儿一样甜着,村里,平平整整的水泥街道,一排排新建的楼房,村外,宽阔的通村公路,绿色的田野,显示着美好与和谐,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层层梯田,一年四季唱着美好的歌,春有,桃李争艳,百草斗芳,入夏,石榴火红,翻滚麦浪,秋来,果满枝头,谷豆飘香,冬日,满坡大棚,满坡希望。【第13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那里有数不清的墚塬沟壑。

从哪里刮来的尘土啊,累积成这干涸贫瘠的山河?父辈黝黑的脸庞,也把这地貌深深印刻!在我能勉强手提肩扛的年龄,就跟随着沉默的父母,重复走向那大山的深处。在那墚塬夹缝,在那沟壑之间。

4. 歌颂延安精神的陕北民歌

2019年10月1日由人民日报数字、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推出的弘扬延安精神的歌曲《到延安去》,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优美动人的旋律、深情大气的演唱寻根溯源,通过一代代人到延安去的经历与感受,以及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成就,高度形象而又凝练地表现了延安精神的精髓,抒发了我们新一代领导人和人民群众对延安精神的景仰与传承,对新时代的讴歌与美好未来的期许。

该歌曲受到了延安精神委员会和人民日报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并列为“学习强国”曲目。 《到延安去》 作词:陈晓涛 作曲:甘霖 演唱:陈海涛 爷爷他曾经到延安去,走过了长征两万五千里;扛的是步枪吃的是小米,煤油灯点燃了燎原的火炬。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老镢头开辟出了新天地;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爸爸他曾经到延安去,寻找那岁月人生的真谛;沟畔畔里行来山洼洼上憩,汗珠珠渗透了脚下的黄土地。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树高千丈扎根在泥土里;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千磨万击何惧那风和雨。今天我也到延安去,追寻那记忆峥嵘的往昔;一串串脚印一座座丰碑,一声声信天游唱得山河醉。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土窑洞温暖了前行的步履;到延安去,到延安去,延安精神照亮了天和地……。

5. 陕北民歌的特点

陕北民歌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异,所谓“隔山不同语,隔水不同音”。陕北方言的特殊是在于巧妙的叠词、丰富的叠字,仅仅这些重叠歌词就能催生陕北民歌这朵艺术奇葩动人性情,悦人心灵。

如:“白格生生脸蛋,碎格纷纷牙,亲口口说下些恼话话”,就是这些陕北方言本身的生动形式为陕北民歌增添了不少艺术魅力。

其次,陕北方言偏重鼻音,韵母以“n”结束的字音都发成“ng”音,所以,如“苦命人”中的“人”字在演唱时是应该发成“仍”字,“横山下来些游击队”中的“山(shan)”、“下(xia)”发音为“san、ha”。

扩展资料

陕北民歌曲式结构:陕北民歌由于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因此从较小的二句式到较大的多段体,都有很多作品。二句式与四句式是陕北民歌中最普遍的创作形式,上下句构成一个段落,两句一韵,变化自由。

其每句的基本字数为七言,如《三十里铺》、《脚夫调》、《一对对毛眼眼了哥哥》等,但由于抒情和叙事需要,有时也形成七言句式的扩充,出现更多字的句式,和扩大的三句式或五句式结构的分节歌等。

有些陕北民歌在多段词的反复运用中随着内容和歌词语言的需要,曲词结构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形成了富有变化而又贯串流畅的大结构。

如《五哥放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总之,陕北民歌的结构灵活丰富,不拘一格,内容所涵盖的范围较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陕北民歌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心情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表达陕北民歌的句子》评论列表(0)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