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岁月之九:送您一捧红酸枣 ,监考
•浏览 298
流逝的岁月之九:送您一捧红酸枣
在我的家乡,山沟坡岔都生长着野酸枣。秋天里艳红的酸枣嚼在嘴里,酸中带甜甜里泛酸其味无穷。而枣核的核纹如虫涿如鸟兽如山峦如溪流,给我们无穷的遐想,飞天的梦幻它 是我童年的欢乐,是我人生的动力。 有梦的人生才快乐。 姨夫回来了。他是从太原煤矿回来探亲的,距上次回来二十余年几达三十年 退休好些年了,应该说是很清闲的。但是姨夫说总没时间。 姨夫和我其实没一点血缘关系。只因姨的娘家和我家是隔墙邻居,她又和母亲自小在一起长大,论称呼也就叫了姨和姨夫;二来小时候居住偏僻,碰到一位在大城市做事挣钱的人。总充满一种新奇神秘感,也愿意攀上这么一门亲戚。也因为是近邻隔院的缘故,姨和姨夫回来第一个探访的总是我们家,往往的总还拎着一盒精致的糕点,这在当时我们农村已属于贵重的礼物了。而姨还要给我们兄妹几个一人几块糖块。因而在心中和姨无形中亲近了许多,叫起来自然顺口亲热,好像真是亲戚一样。 上一回姨夫第一次回来时还是位三十多岁的新女婿,在村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所以头几天就蹲在姨的家里不出门,顶远就在崖场上双手插在裤兜里东张张西望望无聊的很.有时站在院里看着我们课间休息时候满院的人在嘻玩打闹。姨的家里和我们学校相邻,两座院中间也没有土墙栅栏相隔,早上上操和课余时间,我总会看到姨夫身着一套崭新的深蓝色中山服,弯着腰在扫院子。他扫院很认真也很仔细,不疾不徐不紧不慢一下一下的,扫去的不仅仅是院里的枯枝树叶鸡粪瀦溺,还有那一整天尘落在院里表面那层灰沙粒,露出地上雪白的细绵土,并不像我们村里人粗枝大叶三下两下的应付差事的扫去垃圾。那细细的白土令人心情开朗神爽。而姨比我小两岁的小妹秀儿显然为家里有这样的一位贵客而自豪。每次课余十分钟她都要回家一次,不是取块馍便是拿本画册站在姐夫身旁叽叽呱呱说个不停。姨和姨夫回来时给秀儿拿了十几本画册,惹的我们前追后堵给她说好话。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有本画册名叫《斗牛》,那是本描写牧牛少年帮助红军游击队智斗白匪的故事。 姨夫这次回来已是六十多奔七十的人了。岁月不老人间悠悠,一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变成一位步入老年人的过程中总要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现在重新打量姨夫,反到是觉得他远不如我们村里人。这并不是说年龄间的差距,也不光说衣服穿着,而是在那张刻满岁月风霜皱纹的脸庞所现的神情,那已经失去令我们尊敬羡慕的城里人的自豪优越感,失去那种对生活充满欢乐充满朝气充满信心的神情。当我们聊起往事,对我来说一生难忘的往事时,姨夫却茫然无动,唯唯诺诺。显然的他也许根本就没记起来或者早已忘记了。于是乎我怀着一种对于往事而引起对姨夫的尊敬外,更多的还是对往事的怀念,那贮藏在心灵深处时不时泛涌上来的一种怀念。童年的飞天梦······ ······放秋假了,按说是孩子们轻松自由的日子,可农村的孩子们却总是有地里活家务活要做:出圈墊圈摘花拉粪抢收庄稼······,在家里带弟弟妹妹,烧火做饭,割草喂猪。说是放假,其实比上学还忙。有了姨夫的搭话,母亲便派了我轻松自由的活:割草。于是我和妹妹,秀儿三个人带上姨夫漫山遍野憨跑疯跑。秋天里,各种果实开始成熟了,苹果梨山里红红枣······,但那都是组下的,不可以随便吃的,唯有软柿子和酸枣除外。柿子树都是栽在地埝上,软顶柿水汲面柿罐罐柿火柿锅盖柿······。酸枣呢漫山遍野长的都是,大的如拇指,甜甜中略带一点淡淡的口味不甚的酸味,有的如玉米粒大小肉厚核小酸甜酸甜的直到牙,还有一种挺大的核只有一层薄薄一层肉尽酸味还有点涩。我们男孩子一般都不喜欢吃酸枣,而姨夫却例外。他帮助我们割上三捆草,捆的高高的很瓷实。然后我们爬上柿树摘软柿吃。沁心的甜意润肺的凉爽,猴上一棵树便吃个肚儿臌。然后躺在柔柔的如同鋪了层毡的草坡上,听姨夫讲那遥远地方的事儿,那是另一个地方存在的现实。没有泥浆的马路,彻夜不息的路灯,繁华的商店,色彩斑斓的新华书店,出门能坐车,白天也能看的电影院,还有让我们最心动的坐在家里不用胶卷也能看的“小电影”······。那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崭新的生活,一种快乐幸福的生活。神思悠悠,我憧憬那幸福美好的生活,犹如那绚丽的晚霞给人一种遐思一种向往。姨夫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将来都一定会过上那种生活,只要有追求去努力去奋斗就会成功的。那些话,是一种原动力,是一种催化剂,在我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知哪一天,我发现姨夫喜欢吃酸枣。摘一颗吃一颗,不嫌其酸不嫌其涩吃的津津有味,看得我们几个嘡目结舌。姨夫咀嚼野酸枣并不和村里人一样吃了吐核,而是将核存在嘴里,直到一大把才吐出来。那些枣核咀嚼的一点肉也没有,褐紫色的枣核上竟天然生成那样好看的花纹:纵看横瞄,如虫豕如鸟兽如山峦如溪流······。无怪乎姨夫将枣核一颗一颗保存起来,说是艺术品。而这些对我们来说无疑使一个陌生新鲜的话题。 那十几天也许是我少年生活中最有意义最值得纪念的一段日子。生活里有幻想有憧憬,连在梦里也有笑声。和姨夫在一起,天是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生活是充实的。也有了我的第一个飞天梦。 而这以前呢,每个夏日的傍晚在院里纳凉,遥望天空浩瀚无垠的星际,耳边总回荡着姥姥和妈妈成天里讲的那些古老的肢零破碎的故事和传说:“马兰花”“牛郎织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孟姜女哭长城’`······甚至有一些连名字也叫不上来的故事,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在姥姥轻轻悠悠的童谣中朦朦胧胧入睡。“一个鸡蛋两头光,担着担子游四方。南京北京都去过,就是没去过王家庄。王家庄有个王大娘,王大娘有仨姑娘。大女是个光秃子,二女是个秃子光,就是三女长的好,摘掉帽子赛月亮。”“瓜对瓜,葫对葫,我从老舅门前过。老舅门前有条狗,一连咬我十八口。姥姥哄妗子劝,给我做碗凉拌面。妗妗擀面姥姥捣蒜,捣着姥姥脚趾头。姥姥姥姥您甭哭,我给您惹碗热豆腐。我吃面你喝汤,我吃豆腐沾大蒜,姥姥您吃个脚趾甲。”······往往的我咧着嘴在嘿嘿的笑声中进入梦乡。岁月也在笑声中飘飘而过,笑声在融融的岁月中荡荡晃晃:牛郎织女相隔只有那么一柞路,为什么一年才见一次面;嫦娥为什么一个人住在月宫里,她不会去找吴刚吗;天上那最亮最大的星星落下来有没有生产队的麦秸大呢,那时隐时现的小星星保准比碾麦的碌碡大······这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姥姥她们却答不出来。在沉思梦想中我只好把这些疑问带到一个又一个明天。 而这些在姨夫那里得到答案。我的思绪便如只飞翔的鸟儿一样,乘着那飘飘渺渺的轻风,乘着金黄色的明月,飞过迷蒙的高山烟云,飞进如诗如画一个美好的世界里去~~我儿时的梦啊!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姨和姨夫要返回太原了。那天早上我们在上早操,他们提着包从我们队列边走过。和他们的目光相遇,姨夫冲我轻轻摆了摆手。微笑着摆摆手。我努力想给他个笑脸,但怎么也笑不出来,一咧嘴反到是涌在眼眶的泪珠滴落下来,我低下了头。转眼间队列过去了,我的视野一片模糊······ 姨夫走了,越走越远,终于在山坡下的那个拐弯处消失了。我站在操场边呆呆站立着一动不动,姨夫带走了我的梦,带走了我的希望,但却留给我一个期盼:到太原后给我买个书包,草绿色仿军用书包。上学几年,我从未用过书包,书本子等学习用具每天用手捧着。姨夫发现后十分惊讶,承诺挎包上说回去后一定给我买个书包。不多时姨夫果真邮回一个书包,正是草绿色的仿军用书包。宽宽的背带斜挎身上威风雄武,“好好学习”四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包上还有两个小小的兜子,一个放文具盒,一个放杂物。那天晚上我挎着书包神气活现的在炕上转过来走过去来回走了好长时间,然后小心仔细地将学习用具一一放好。遗憾的是没有文具盒,一个小兜子只得不好意思地瘪着。晚上我兴奋得好长时间都没有入睡,即便在梦中还不自觉的抱着书包,生怕它从我的身边溜走。 但这个美好的梦境只保留了一个晚上。那个书包五块钱,抵得我兄妹几人一年的学杂费。这样的奢侈品对我家来说无疑是个不能接受的现实。父亲是个正直而倔强的人,虽然是他帮助姨离开农村到了太原,但却绝不会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第二天他不顾我的无言的反对和泪水,将书包送到了秀儿家。没几天秀儿便扔掉旧书包跨上了新书包,神气活现每天在我的面前晃来晃去。我强忍着不去看她,总将脸扭到一边。但却又忍不了多长时间,在离秀儿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才茫茫然恨恨地盯着那个令我躁动的随着秀儿故意做作轻捷灵巧飘动而一翘一翘的书包。那是我心中的一个永存的梦,一个躁动不安的梦。虽然梦破碎了,但却让我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每天放学眺望西边大山那渐渐落下太阳绚丽的余辉,我的心便会隐隐作疼。山那边的世界果真如姨夫所描述的那样美好吗?那充满神奇充满神秘感的世界啊! 梦,是虚幻不现实的,但却寄托着一种美好一种遐思。生活中离不开梦,也离不开向往。虽然我童年生活中的头一个梦,一个飞天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如同七彩的肥皂泡眨眼间便破碎了,但残留的肢体却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头,镶嵌在心扉里。 天地不老日月如梭。三十余年过去了,我的梦一点点逐渐变为现实。 我走了出去,在外面的世界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又回来了,为了家乡为了生我养我的故土,为了她的美丽和妖娆。 家里的窑洞已经被整齐漂亮的水泥小楼替代,无线网通信网移动网的电缆星罗密布。整洁的水泥路边,白织灯在夜空里发出明亮的光线映在原野。风力发电的巨大叶轮发出呼呼的响声,让寂静的村庄不再寂寞。 俯视下望,一层层梯田郁郁葱葱果木蔽日。春季里雪白的李花梨花,粉红的桃花杏花 果花,金黄的枣花,裂开嘴艳红的石榴花······蜜蜂嗡嗡醇香扑鼻;秋季里紫红如玛瑙的李子,金黄色的杏子,歪着嘴压弯枝头鲜红的桃子苹果······竟引无数外商堪折腰;梯田边沿那条蜿蜒的公路西行,一条银白色的玉带曲折迥回,太阳的光芒反射出弯道金光碎碎点点引人注目一一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河面上船舸穿梭彩旗飞舞,岸边垂柳柔枝随波荡漾,竞引华夏子孙梦魂蒙绕; 河对岸层峦叠障好似水墨画景。山峦中腰一条黑色的铁笼发出震耳欲聋的回响,在黛色的山中间留下一股白色的蒸汽,渐渐升腾扩散消失······那是三门峡水力发电厂运送上下班工人的小火车······ 再往远,云蒸霞蔚,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繁花似锦,雾雾茫茫······ 星空不再遥远,山外面的世界不再神秘,心也不再迷茫。虽然还有神秘美好在梦中出现,但毕竟现实生活和梦已融在一起,生活中的美好已留在梦里。 姨夫呢,这些年的生活并不时那样如意。经济体制改革和儿女们的成长让他不得不整天为生存而奔波,而他吃惯了劳保的习性又让他吃了许多的苦。生活啊就这样让人不如意,总会给你留一片天地让你去追求去努力。姨夫还能记得起那些往事吗?他那充满幸福、快乐的朝气还会重现吗?我真的希望他欢乐愉快。 姨夫要走了,给他准备了许多土特产。总觉得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意,又该送他些什么样的礼品呢? 那天晚上,明亮炽白的灯光下,我伸出手:姨夫,这些东西送给您! 手心中是一捧鲜红的野酸枣。
监考
有幸被抽调去“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监考,这是我平生从教29年来的第一次。 2016年6月21日上午,毛中梯级大礼堂里,参会教师,济济一堂。区局镇及毛中领导分别做了考前动员报告,提醒我们要端正思想,严肃考风考纪,向中考、高考那样的监考标准看齐。 这次区教育局抽调了我镇43名中小学教师以及毛坦厂镇数十名教师,参加毛中高二学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期3天的监考工作,每个考场配备3名监考教师,其中1名为主考员,另外2名为监考员。 我们三位中有两位是年轻女教师,主考员是经考核到毛中上岗才一年的小王老师,看上去清秀干练,又平易近人。她主动囊括了绝大多数的考务,而我只需做的工作是:在考前叫考生校对各自有关信息、确认无误后签字,开考时给考生分发草稿纸,考试结束时负责回收草稿纸则可。 毛中每天供应我们监考员一顿午餐。三碟小菜,加上一碗汤,荤素搭配,食之的确津津有味却又汗流浃背。因时值盛夏,天气燥热,用餐时的狼吞虎咽,加之热气腾腾的汤菜,不断进入体内频添热能,虽然偌大的餐厅内,天花板上星罗棋布的空调一齐开放,吹奏着清凉小调,饭后坐于位子上,任凭头顶上的空调风飞流直下,一时半会却收不了淋漓的大汗。 从金安中学三楼餐厅出来,徒步300米左右,即可到达我们监考教师的午休地点——毛中12号宿舍楼。每个房间多则4人,少可1人静心安歇,尽享空调待遇及一两个小时的午睡光景,弥补了晨曦早起睡眠的不足。一张独睡铁床,一床凉席,一个凉枕,一床薄被,营造了一位监考员的午间“伊甸园”! 在古代,监考官的形象多是威风凛凛,咄咄逼人,令人敬畏八分。然而,当代毛中的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考纪,这让我们做“监考官”的倒是省了不少心。因此,最难熬的时光当属登堂入室的监考了。3位监考员呈三角形分别坐于教室的三个角落,主考员坐讲台,其他两位分坐于教室内后排的两个角落。监考员必须恪守职责,不许使用手机,不许相互闲聊,不许读报、打盹……整个教室静谧祥和,整个校园鸦雀无声,时空在这里仿佛定格凝固了。 22日下午,晴空万里,高温难耐。我坐到了教室后门内侧,时不时能分享到由门外轻拂我全身的难得的山镇爽风的恩赐。每一次山岚的造访,都酷似大自然馈赠与我的一次身心洗濯与抚慰。忽然,一只灰色的山雀“嗖”地一下飞到了后门外院落中那棵大树的桠杈绿叶丛里去了,播撒出一嘟噜儿银铃般清脆的“Radio、Radio”音符,仿佛是对多日淫雨霏霏、终于放晴的穹苍的由衷赞美,又仿佛是呼朋引伴、想组建起一支交响乐队。果不其然,一只小画眉“闻讯”飞到这里的地盘,一边以嘹亮悦耳的歌喉展示着自己超群的才华,一边不急不缓地踱着碎步,悠闲地进入大树根附近的绿草丛里去了,旋即又欢快地跳跃着出来了,哦,有一个小虫子成了它嘴边的“战利品”。原来,小画眉不只是一位歌唱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呢。多可爱的小精灵啊!等我回过神来,它却早已倏然而逝了…… 6月23日上午11点25分左右,监考刚刚结束,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孩子给我发来了网上才公布的高考理工科分数与排名:“爸爸,我623分,全省4500名。”紧接着获悉理工一本线为518分,二本线为473分,我的孩子超了一本线105分!全省44万多名考生中排名4500名,也可算是百里挑一的了。一会儿功夫,同学、同事、亲友来电询问与道贺的络绎不绝。孩子考得好,我这个作父亲的也几乎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了。想想也是,多年子女教育的心血也该结出阶段性的硕果了,我的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与喜乐。 这天在毛中的午休,我失眠了;当夜,我在家辗转反侧,勉强睡着4个来小时…… 三天的监考生活,至今记忆犹新,令人回味隽永。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流逝的岁月之九:送您一捧红酸枣 ,监考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