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八卦黄姚镇 ,《竹乡纪行》牛兰学

九宫八卦黄姚镇

一湾清溪穿镇而过,数支细流绕镇而行后又汇入穿镇而过的清溪中,于是就把古镇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单元。溪流不大却水质清澈,而周围奇峰青峦对小镇形成拱卫之势,置身镇中而观峰峦倒映溪流之内,于是感到了青山秀水之美。小镇街道或沿溪迤逦,或跨溪而过,在山中盆地形成九宫八卦阵势,游人行于其中,有如进入当年诸葛亮所布的八卦阵之中,迷迷糊糊不知所向,迷茫之后又乐不可支。这就是黄姚古镇的风景奇观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昭平县境内,是一座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古镇,还是一座具有革命历史地位的名镇。它处在群山环绕之中,其周围地貌具有典型的溶岩地貌特征。此地奇峰耸立,古木参天,溶洞幽深,清溪环流,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归纳起来可用“六多”以概括,即山水溶洞多,石桥亭台多,道观寺庙多,宗祠祠堂多,古木奇树多,楹联匾额多。到黄姚古镇游览,必须看它的山水桥街亭台楼阁。这里有山必有水,古镇的山色青翠,周围之山多为拔地而起的孤峰,山体有的峻峭如刀削,有的如动物伏地待发,可说是山体险峻,岩壑雄奇,造型秀雅,山崖上古木苍劲,可谓天地造化。古镇多溪流且水色清秀,环绕分割古镇之秀水皆地下泉眼冒出,在地面上形成众多溪流,或穿镇而过,或绕镇而行,溪中之流,水质清澈,而这些清流,则是众多的清泉从地下冒出,将清洌之水源源不断地送入溪中,从而保证清澈的溪水长流不涸。清溪流水绕镇或穿镇而过,将古镇分割成多个单元,于是小桥也就成了连结古镇各单元的纽带。故古镇中有水必有桥,因而说小桥流水是古镇的一大独特风景。黄姚古镇不大,也就千户左右,镇中长长短短的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总共8条,它们被溪流分割,于是小桥便成为古镇中居民来往于各街道必经之所,因而小小镇内就有7座小桥,且都是古石桥。横跨古镇清流之上的古桥小巧玲珑,又都是石拱结构,却又各具特色,与周围风景建筑浑然一体。这里有桥必有亭,每座桥头都建有亭阁,古镇中现在仍保存着二十多座亭台楼阁,成为古镇风景的点缀,而有亭台楼阁必有楹联牌匾,镇内保存古楹联197幅,古牌匾50多块,它们内容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黄姚古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黄姚古镇始建于宋代,据说当时黄姓和姚姓为大姓,占古镇人口的大部分,故称黄姚。黄姚古镇是一座基本上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的古镇,镇内的街道全部是青石板镶嵌而成,房屋基本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古镇共有八条青石板镶嵌的街道,整个建设布局则按照太极九宫八卦阵势造就,外人行走在其中,就如进入迷宫,如无知情者带路,进入镇内就很难找到出来之路。由于黄姚古镇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就曾经成为中共广西省工委所在地,抗战时期,诸多革命文化人士也曾驻足此地进行革命活动,而诸多文化名人如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曾驻足此地,古镇至今仍保留着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及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的寓所。黄姚古镇,值得一游。

《竹乡纪行》牛兰学

?  浙江安吉县以产竹闻名,有“中国竹乡”之称。关于竹子,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三句话:一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二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三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这样对居住环境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是对竹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他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这句也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成。清代的郑板桥则说得好,“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到了“凌云”处之人还要都无时无刻不谨记着“虚心”二字,可知这谦虚哪里只是美德?应该更多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历尽沧桑后心灵的升华。竹子未出土时就有节了,但是如果愈高到半空中,竹子就愈空心,可见竹子很谦卑、很虚心。有气节和虚心,是竹子可圈可点的品格中心。难怪,郑板桥会“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他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幅对联形象地讽刺了主观主义的学风。

  我的思绪这么飞翔着,从济南西站开往杭州东站的高铁也正在飞奔,她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让我享受着现代化快捷的交通工具。这样的距离记得二十年前我开着汽车要两天两夜的路程;十年前全部高速公路已经是12小时的行程;今天的高铁同样的距离已经仅仅是4小时。一千公里的路程,高铁甚至和飞机差不多。从杭州北站转车开往安吉,我在思索着安吉的模样。公共汽车驶上高速公路不久,青竹黛山扑面而来。从车窗里往外看远山近居,房前屋后,路旁溪边,坡面沟坎一片片竹林青翠滴绿,随风摇曳,青的,蓝的,靛的,黛的,紫的,黄的,绿的···来去变幻,交相辉映,组成五月斑斓的华章,翠绿的图画,和谐的生态,勃发的活力。远山青峦叠嶂,层层绿波,就像江南绣娘刺绣的锦绣一般鲜艳。近了,原来那是漫山遍野的茂林修竹一团团,一簇簇似合又分,似分又连,从山顶直到山脚晃动着绿绿的角尖。竹子,竹子,还是竹子。一定是“中国竹乡”安吉到了。突兀的又一片竹林闯入我的眼前,几百根竹子抱作一团,仿佛扎在一起一般,憋着劲儿喷向蓝天,哗的一下形成绿色的巨伞。你看,那刚刚到顶蓬开竹叶的竹尖像什么?像箭头,它要指向那边,它来回的晃动着指向地面。像点头,它要表达什么,它四下点动着感谢地面。在绿竹的包围中,我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安吉中南百草原。

  中南百草原以百草为特色,以次生林植被、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山水景色观为依托,是一个集生态教育、生态实践、生态科技、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度假休闲基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吉中南百草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新型旅游休闲观光园之一,占5600亩。园内林深花奇、鹿奔雁翔,景色极其秀美,植被覆盖率达95%,是天然的绿色大氧吧,是安吉生态的缩影,是国内外名人频繁来访的知名景点。景区特别划分出大致的七大功能区,包括生态植物观光区、野生动物繁殖区、户外体育运动区、黄浦江源湿地水上漂流、原始淡竹宫、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度假区等,八大景、十八园也包含在其中。2014年05月18日—20日第二届作家报·中南百草原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颁奖典礼、文学创作周暨中南百草原十年园庆等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的120名作家出席活动,作为全国大奖赛金奖获得者我有幸应邀出席,开始了和百草原相识的几天日程。

  在百草原活动期间,除了颁奖典礼、书画笔会、理论研讨、创作交流外,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吴昌硕纪念馆,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中国美丽乡村发祥地—赋石村,赋石水库风景区;游览体验了百草原动物表演区,淡竹林区,湿地漂流区等;有幸我自己还偷偷拜访了雨中的马尼拉大草坪。《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为我们颁奖,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军旅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宗仁,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香港《华人》月刊特聘副总编凌鼎年等等为文学艺术爱好者指点迷津。吴昌硕成功最早的是篆刻,雄浑苍老,创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书法,尤擅长石鼓文;影响最大的是国画,以篆书、狂草入画,喜作大写意花卉。他的艺术达到熔诗、书、画、印“四绝”于一炉,为近代书画艺术大师。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艺术家,于1986年建成了吴昌硕纪念馆,1998年吴昌硕纪念馆新馆交付使用,新馆坐落在昌硕公园内,馆舍与环境融为一体。人们在这不大的纪念馆里,徘徊在字画前,缅怀大师苦难的人生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我在想,一座县城有一位大师足矣,可是,在不远处还有诸乐三纪念馆。在安吉生态博物馆我们感受了安吉县的悠久历史,灿烂文脉。安吉建县于公元185年,县名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安吉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是国家首个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是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难怪中国美丽乡村从这里出发。这在我们常常遇到“十面‘霾’伏”的今天应该受到启发。

  清晨,我们一行乘上百草原的电瓶车去景区体验。弯弯曲曲穿行在森林涛海,绿竹碧水中间。顿觉气清心浪,神气舒畅,我们甩掉涌泉湖、香樟园、大草坪、红枫园等等来到动物表演区。老虎滚球,棕熊会向我们敬礼,北极熊也会合掌而拜,海狮似乎听懂人们的话语和人们亲吻。我不得不惊叹动物的潜力,人们的耐力,人和动物相处的能力。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孔雀园,大概有几十只孔雀。兴许正好是孔雀恋爱的季节,兴许正是作家魅力的感应,反正不知什么原因,有十几只孔雀纷纷开开屏来,大多是翠绿色的,两只是纯白色的。不知谁说了一句孔雀开屏啦,人们都向这边聚拢过来。一时孔雀园人满为患,人声鼎沸,叫喊声,拍照声,哀叹声,尖叫声响成一片。人们直想把头部伸进铁丝笼眼里看个够,又把相机伸过去拍照。其实,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偶和防御行为。孔雀繁殖后代的季节,雄孔雀就会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同时,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贸然前进了。哦,原来是舞文弄墨的人吓坏了孔雀,它们才纷纷开屏的。在大家不断喊叫着转过身来拍照时,我们知道,在孔雀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的时候,最丑陋的屁股同样也暴露出来,这就不得不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形象。

  从天目山流下的涓涓细流汇合成西苕溪在淡竹林中间穿越,滋养着安吉,滋养着大地。我们来到溪旁,穿上救生衣,坐上竹筏,撑起竹篙,顺水漂流。竹子密密麻麻拥挤在岸上,蒲草芦苇一伙伙长在水边。鸟儿在林间婉转鸣唱,野鸭在竹筏边嬉戏。远处一位渔翁在船头垂钓。天蓝、云白、竹绿、人红、水碧。我急忙给另一个竹筏上的吴宝华、祝雪霞等等拍照。望着水中竹筏的倒影,我感觉我和大自然已经融为一体。天地是这样静谧、安宁、空灵、久远,天人合一。午后,我独自来到马尼拉大草坪拍照,我被这柔软如毯的草坪所震撼,远处天鹅戏水,近处蝴蝶翻飞。我尽情地拍照,天空竟不知何时下起细雨来,淋湿了我的衣衫。细雨中,我在想,十年来以崔世豪为代表的百草原人,把一座荒谷开发成AAAA景区,需要付出多么大的艰辛呀,我向他们致敬!不过,我建议他们重新设计标识,甚至把“中南”二字去掉,再征集一条好的宣传词,开创出百草原的又一个辉煌。

  竹乡的竹子,许多我叫不上名字。我住的假期酒店有金镶玉竹,玉镶金竹,紫竹,罗汉竹,方竹,淡竹,毛竹等等。我仿佛吸收了竹子的灵气。“竹业、茶业和椅业”构成安吉的三张名片。我倒觉得“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构成安吉文化的主题。在安吉我认识了许多方家如闪世昌、李远山、梅丽琼、王卫民老师等等。离开时,百草原和安吉的书法家练友良送给我安吉白茶,安吉竹笋,让我依依惜别。这种安吉雷笋正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东西,当下吃掉正当其时。对啦,回到家里,我也会告诉我家院的竹子说,我去了一趟中国竹乡,我替它们问你好。安吉的竹子让我想念,家院的竹子伴我余生。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九宫八卦黄姚镇 ,《竹乡纪行》牛兰学 》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0-12-11 02:51
    冬天的美文美句
  • 匿名用户 2020-12-11 17:26
    爱情美文
  • 匿名用户 2020-12-12 11:39
    夏的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