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响水龙潭 ,往事回忆
•浏览 302
初游响水龙潭
“九月九,啱郊游。”这是我调到广东恩平市后听到的最快意的一句话,“啱”是恩平话,适合的意思。我生性爱玩,高中时读了《醉翁亭记》,尤其喜欢欧阳公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游山玩水,也是我的人生追求目标之一,年少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旅游家或者探险家,只是因为家境贫寒而作罢。我想:游山,可以登高望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怡乐情怀;玩水,可以聆听涛声,抚水把玩,增强理智,此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听说学校要组织学生秋游,而且要到响水龙潭去,响水龙潭是恩平的八景之一,电视广告、画册照片也看了不少,美得叫人迫不及待亲临其境。八点半,准时出发,响水龙潭位于恩城南部五公里处。秋阳在东,那一轮红日,把我们骑车的长长的身影斜斜地印在路上。一路秋光、一路原野、一路草木、一路烟尘。游人特多,仿佛学校都放了假,工厂都停了工,商店都关了门,人们都挤在这条泥路上,“登高去,登高去!”游人心里喊着,手脚非常协调地配合心中的呼喊。我们也把单车踩得飞快,比我们快的是那些汽车和摩托,马达响过之后,车屁股冒出的浓烟,黑愣愣地向我们扑来。尤其可恶的是那些摩托,油门加得老大,像敲破的竹杠,抢着道,直愣愣地从后面擦着你的身子掠过,让你惊出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才到了山脚下,放好了单车,那些生意人家关了店门,原来却跑来这里做生意!保管一辆单车要一块钱,我的天!难怪有人说,商人眼里射出来的都是金光。没办法,只好心甘情愿被人宰一刀。上得山来,山口上矗立一面牌坊,牌坊是用木架搭建而成的,上书“响水龙潭公园”,牌坊下站满了戴红袖章的人,拉着绳子,只留一条窄窄的过道,原来是收费的,进去游玩每人两元。公园里的设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幢矮矮的平房,中间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书“响水龙潭公园管理处”,想来这幢平房是临时大家搭建的,砖头是从砖厂刚刚拉出来砌上去的,外墙都来不及披烫。由于游人络绎不绝,一路都是泥尘,脚踩上去,鞋子都被淹没了,溅起的灰尘一路铺去,人便在灰土里艰难爬行。山虽不高,太阳却很毒,加上吸的是灰尘,不敢把鼻孔张大,这一来,人往上走,气往下沉,不到一会儿,个个都拉起了风箱,人人都变成了“吸尘器”。翻过几道山梁,前面便有了林荫,走入林地,已经到了山沟里,一条小溪奇迹般地呈现在眼前,溪水清亮,淙淙地流着。学生中有人禁不住山呼万岁,放下手中的物件,都跑进溪流里,捧几把水洗去脸上的尘埃,便感觉沧桑之后的甜美。顺着小溪往上走,都布满了人,有的已经生火烧烤了,那香味儿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游人实在太多,直到我们找到“仙人脚印”以后,游人更是密密麻麻地排着队,往上的路就更难走了。有时候,要等待上面的一长队人走下来,我们才能够前进几步,文革的时候排队买东西,也没有这么挤,就这样,十点半左右,我们才到达目的地。两公里左右的旅程,我们却走了近两小时,也许是世界上最慢的行军了。看到瀑布,心情自然舒畅一些。这瀑布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水从十来米高的山崖上倾泻下来,现在是枯水期,有水往下洒就很不错,况且这水还能打开约两三米,像一块白布平铺着吊下来,水势并不猛,落在十五米见方的水潭里,发出“泼剌泼剌”的声响,这便是响水龙潭名声的由来吧?也许这是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没有什么古人的墨宝,在石壁上刻上去的“响水龙潭”几个朱红的大字,想来也是今人的墨迹,不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我没有到过庐山,没有见过庐山瀑布,据说庐山瀑布是落差大而且距离长,就像一条白练从天上直铺下来,景象自然壮观。我也没有到过美国,地理书上说,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更是世界的奇景,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我是亲眼目睹的,那种气势,简直就像天上的水都狂泻下来一般。响水龙潭是不能够与这些著名的瀑布相提并论的,但是,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话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响水龙潭虽然不大,气势也不够宏大,但她足可以使恩平人怡情惬意了,人们尽情地享受她带来的动感和凉意,还接受她抛洒下来的甘露。但凡人,游山玩水关键在于“情致”二字,无兴致游大山名川也是枉然;有兴趣游平凡山水也是乐趣。和我一起登山的德辉先生游兴颇高,他提议要去瀑布的上游看看,我没有反对。拐过瀑布的右边,要攀援陡峭的石壁,路很陡很窄,不知道哪个多情人偏偏在陡峭的石崖上,写上了“情人路”,在荒凉与险峻之中生出一分情趣。上到瀑布顶上,水显得非常清亮。高山上有这股溪流,增添了大山的灵气,也增加了游人的乐趣。德辉先生似乎仍不满足,非要找到源头不可,我佩服他的探索精神。在我看来,凡事何必非要刨根问底呢?即使找到了源头又如何呢?有些事还是不知道底细的好,这样人便可以发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就叫做朦胧美!德辉先生看没看过美学我不知道,总之,我不便告诉他。于是,我们便在“情人路”上分手了,他逆流而上,我顺流而下。下山比上山快多了,我飞也似的到了山沟底,见一组学生正在烧烤,他们叫我过去,我也不客气了,拿起面包就吞,抓着鸡腿就啃,再把饼干、火腿之类都塞进了肚子,觉得充实了,才向学生道别。到了山脚,拿了自行车,一路狂蹬回来,到了教师进修学校,太阳已经落山了。吃过晚饭,闲来无事,记下白天的游踪。最后得打油诗一首: 重阳清秋艳阳天,踏青攀崖等余闲。“九月九,啱郊游。”这是我调到广东恩平市后听到的最快意的一句话,“啱”是恩平话,适合的意思。我生性爱玩,高中时读了《醉翁亭记》,尤其喜欢欧阳公的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游山玩水,也是我的人生追求目标之一,年少的时候,我就想做一个旅游家或者探险家,只是因为家境贫寒而作罢。我想:游山,可以登高望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怡乐情怀;玩水,可以聆听涛声,抚水把玩,增强理智,此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听说学校要组织学生秋游,而且要到响水龙潭去,响水龙潭是恩平的八景之一,电视广告、画册照片也看了不少,美得叫人迫不及待亲临其境。八点半,准时出发,响水龙潭位于恩城南部五公里处。秋阳在东,那一轮红日,把我们骑车的长长的身影斜斜地印在路上。一路秋光、一路原野、一路草木、一路烟尘。游人特多,仿佛学校都放了假,工厂都停了工,商店都关了门,人们都挤在这条泥路上,“登高去,登高去!”游人心里喊着,手脚非常协调地配合心中的呼喊。我们也把单车踩得飞快,比我们快的是那些汽车和摩托,马达响过之后,车屁股冒出的浓烟,黑愣愣地向我们扑来。尤其可恶的是那些摩托,油门加得老大,像敲破的竹杠,抢着道,直愣愣地从后面擦着你的身子掠过,让你惊出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才到了山脚下,放好了单车,那些生意人家关了店门,原来却跑来这里做生意!保管一辆单车要一块钱,我的天!难怪有人说,商人眼里射出来的都是金光。没办法,只好心甘情愿被人宰一刀。上得山来,山口上矗立一面牌坊,牌坊是用木架搭建而成的,上书“响水龙潭公园”,牌坊下站满了戴红袖章的人,拉着绳子,只留一条窄窄的过道,原来是收费的,进去游玩每人两元。公园里的设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幢矮矮的平房,中间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书“响水龙潭公园管理处”,想来这幢平房是临时大家搭建的,砖头是从砖厂刚刚拉出来砌上去的,外墙都来不及披烫。由于游人络绎不绝,一路都是泥尘,脚踩上去,鞋子都被淹没了,溅起的灰尘一路铺去,人便在灰土里艰难爬行。山虽不高,太阳却很毒,加上吸的是灰尘,不敢把鼻孔张大,这一来,人往上走,气往下沉,不到一会儿,个个都拉起了风箱,人人都变成了“吸尘器”。翻过几道山梁,前面便有了林荫,走入林地,已经到了山沟里,一条小溪奇迹般地呈现在眼前,溪水清亮,淙淙地流着。学生中有人禁不住山呼万岁,放下手中的物件,都跑进溪流里,捧几把水洗去脸上的尘埃,便感觉沧桑之后的甜美。顺着小溪往上走,都布满了人,有的已经生火烧烤了,那香味儿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游人实在太多,直到我们找到“仙人脚印”以后,游人更是密密麻麻地排着队,往上的路就更难走了。有时候,要等待上面的一长队人走下来,我们才能够前进几步,文革的时候排队买东西,也没有这么挤,就这样,十点半左右,我们才到达目的地。两公里左右的旅程,我们却走了近两小时,也许是世界上最慢的行军了。看到瀑布,心情自然舒畅一些。这瀑布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水从十来米高的山崖上倾泻下来,现在是枯水期,有水往下洒就很不错,况且这水还能打开约两三米,像一块白布平铺着吊下来,水势并不猛,落在十五米见方的水潭里,发出“泼剌泼剌”的声响,这便是响水龙潭名声的由来吧?也许这是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没有什么古人的墨宝,在石壁上刻上去的“响水龙潭”几个朱红的大字,想来也是今人的墨迹,不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我没有到过庐山,没有见过庐山瀑布,据说庐山瀑布是落差大而且距离长,就像一条白练从天上直铺下来,景象自然壮观。我也没有到过美国,地理书上说,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更是世界的奇景,从伊利湖滚滚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突然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之势冲下断崖,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声及数里之外,场面震人心魄。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我是亲眼目睹的,那种气势,简直就像天上的水都狂泻下来一般。响水龙潭是不能够与这些著名的瀑布相提并论的,但是,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话用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响水龙潭虽然不大,气势也不够宏大,但她足可以使恩平人怡情惬意了,人们尽情地享受她带来的动感和凉意,还接受她抛洒下来的甘露。但凡人,游山玩水关键在于“情致”二字,无兴致游大山名川也是枉然;有兴趣游平凡山水也是乐趣。和我一起登山的德辉先生游兴颇高,他提议要去瀑布的上游看看,我没有反对。拐过瀑布的右边,要攀援陡峭的石壁,路很陡很窄,不知道哪个多情人偏偏在陡峭的石崖上,写上了“情人路”,在荒凉与险峻之中生出一分情趣。上到瀑布顶上,水显得非常清亮。高山上有这股溪流,增添了大山的灵气,也增加了游人的乐趣。德辉先生似乎仍不满足,非要找到源头不可,我佩服他的探索精神。在我看来,凡事何必非要刨根问底呢?即使找到了源头又如何呢?有些事还是不知道底细的好,这样人便可以发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这就叫做朦胧美!德辉先生看没看过美学我不知道,总之,我不便告诉他。于是,我们便在“情人路”上分手了,他逆流而上,我顺流而下。下山比上山快多了,我飞也似的到了山沟底,见一组学生正在烧烤,他们叫我过去,我也不客气了,拿起面包就吞,抓着鸡腿就啃,再把饼干、火腿之类都塞进了肚子,觉得充实了,才向学生道别。到了山脚,拿了自行车,一路狂蹬回来,到了教师进修学校,太阳已经落山了。吃过晚饭,闲来无事,记下白天的游踪。最后得打油诗一首: 重阳清秋艳阳天,踏青攀崖等余闲。 欲知兄弟登何处,响水龙潭问村民。 写于1994年重阳夜,定稿于2017.1.10.
往事回忆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初游响水龙潭 ,往事回忆》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