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取决于人品,痴人说“梦”——缁衣顿改昔年妆
•浏览 243
信任,取决于人品
人生到头来,不管做什么,最终做的都是人品。 信任,取决于人品。 不论在哪个行业,做的出色,和你具体做什么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人家信不信任你,而信不信你,取决于你的素质和人品。 人生到头来,不管干什么,最终干的都是人品。 人品的核心,是诚信和利人的胸怀。 关系的基石,是信任。 关系的基石是信任。 欺骗破坏的是基石,所以破坏力最大。 欺骗者是胆小鬼,又自私自利,想得好处,又不敢或无能承担责任和后果。 有怕别人受不了,善意的欺骗。 其实,这是托辞,或对他人的小看。 因为使人绝望的从来都不是残酷的现实,而是没有了爱和支持。 真诚才是王道。 一味索取,只会失去信任。 太多的亲密关系,看起来是两个成年男女的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心理上未满10岁的孩子在过家家,都期待对方像父母一样呵护、包容、欣赏、爱自己。 一旦愿望需求没满足,就哭闹,与孩子不同的是,在哭闹的基础上,又有指责、批评和抱怨。 所以,信任变成一地鸡毛。 埃及人的沟通智慧。 我不问+你不说=这就是误会。 我问了+你不说=这就是隔阂。 我问了+你说了=这就是尊重。 你想说+我想问=这就是默契。 我不问+你说了=这就是信任。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诚信,是自己的事。 有人说,对方不诚信,让我怎么诚信。 这种说法就像:对方都偷东西了,我还不偷。 诚信是自己的事,在这个年代是更是一种价值连城的品质。 不要因为别人,而失去自己的品质。 诚信,带来安全 不管多么贫穷、多么无奈、多么挣扎,但永远不要失去诚信。 有了诚信就有了基础,有了诚信就有了真正成就自己梦想的可能。 世人可能不诚信,但你要诚信,因为不管好人歹人,甚至不诚信的人,也愿意与诚信的人为伍。 人性有定律,第一需求是安全感。 诚信,给人带来的是安全。 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不论什么关系,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 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 在对方犯错误时包容他。 有好事好东西时与他分享。 亲密关系如此,工作关系如此,生意伙伴关系如此,与自己的关系也是如此,便有了真正的信任。 永远不要弄破这四样东西。 永远不要弄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 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的痛苦。
痴人说“梦”——缁衣顿改昔年妆
贾家的元、迎、探、惜四姐妹中,前三位皆出于荣府,贾惜春则出于宁府,四姐妹中年龄最小,系贾敬之女,贾珍之胞妹。惜春年幼失恃,其父在外修道,长年不归,惜春从小便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太太极疼爱孙女,见状,索性将惜春接至西府,与西府三个孙女一并放到自己身边,让她们一起读书习字。元春省亲后,惜春便与姊妹们一道住进了大观园。惜春生不逢时,她出生时,贾家已处于颓势。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惜春,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了贾家的快速衰落。贾家辉煌时期,还没有惜春,贾家曾经的鼎盛,于惜春而言,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贾家的四位小姐爱好各一,有趣的是恰好应了“琴棋书画”一成语:元春爱琴,迎春擅棋,探春工诗,惜春通画。元春早早入宫,我们并未见其抚琴,其她三位都或多或少显露过其特长。见过迎春下棋;也见过探春吟诗作对、真迹藏书与文房四宝;惜春的本事,我们则是从老太太那儿知晓的:“我的这个小孙女,是最会画画的。”惜春似乎有着绘画天赋,不见她师从何处,可揣测其造诣颇深。贾母曾命她画《大观园行乐图》,要求她将大观园原样画出来,不但要反映园内的楼台亭阁、山水院落、水榭曲廊、花草鸟兽的宏大场面,还要求将贾家才子佳人一概入画,其场面之大,人物之多,物类之繁,非一般人能为,小小惜春能接此重任,便是非一般功底。惜春也自知任务繁重,便提出要闭门一年,专心作画,以不负众望。老太太十分关心惜春的绘画进展情况,常常敦促,然惜春毕竟年龄小,玩性大,总是画画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春天画到了冬天。老太太急于赏画而不能,便骂她偷懒,却也是实情。为帮助惜春完成好任务,姐妹们纷纷给她出主意,想办法。考虑到画作工程浩大,加之惜春不擅长画人物画,宝钗给惜春出主意,让宝玉找人把当初盖园子时的设计图纸找来,以便准确布局园内各物,再找两个擅长画楼台和画美人的巧匠来指导一番。然而,前八十回里,惜春到底还是未能将那幅画作完成,后来高鹗一厢情愿的打圆场,说是画作完成了,可究竟画得如何,却不为人知。其实,此时的惜春俗心已泯,心不在焉,担如此大任,即便她有目达神通、颖悟绝伦的智商,却未必有食人间烟火的情商,注定了那幅画作难以完成。惜春过早的心许佛门,与其从小受父亲修道影响不无关系,她自幼对参禅问道颇感兴趣,后与禅道修佛之事接触甚多,便渐渐融入出家人世界,使得最终出尘成为必然。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惜春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她与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就很能玩得来。一次,周瑞家的奉命给姑娘们送花,找了好一阵,才发现惜春正和智能儿一起玩耍。周瑞家的说明原故后,将花给了惜春,惜春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呢,我明儿也要剃了头跟她做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来,要剃了头,可把花儿戴在哪里呢?”可见,此时的惜春,心中已有笃定的未来。惜春从小缺少爱的抚慰,性情逐渐变得孤僻冷漠,心冷嘴冷是出了名的,一颗出家为尼的种子,从小深植内心。谈及惜春的个性,探春曾有过评语:“她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扭不过她的。”惜春自幼缺少父疼母爱,说来有一哥嫂,却也不管不顾,缺少亲情与关怀的惜春,冷暖在天,寒温自知。虽说很小被老太太接到身边抚养,但毕竟不是亲孙女,况住进大观园后,老太太也管不着了,与姊妹们在一起,尽管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无人疼爱,内心的孤独,长期无处排解,使之渐渐养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连她的诗里都充溢着木鱼梵音。素日,惜春喜香火,她的卧房紧邻藕香榭,来人尚未走进藕香榭,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惜春之所以出家,也与贾家污秽不堪的环境关系甚大,其家丑远扬。焦大在一次酒醉后大骂道,“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搅得里外沸沸扬扬。贾琏偷娶尤二姐之后,有意将尤三姐许配给柳湘莲,柳湘莲对宝玉说,这事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连猫狗都不干净!偏巧,抄检大观园时,惜春的丫头入画却被查出其箱子里除藏有一些金银外,还有一些男人物品,经查明是贾珍赏她哥哥的,放在她这儿保管。命运似乎在有意和惜春开玩笑似的,贾家的污浊之事,惜春想躲都躲不过,想不听也不由己,怎能叫她不难过。按照贾府的规矩,入画犯如此大忌,断定是要被撵出去的。因入画人好,尤氏和奶妈都希望能留下,便纷纷在惜春面前为入画求情,入画也跪地苦苦哀告,凤姐看在惜春面上,也有意放入画一马,可惜春却不通融。她说:“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里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荒唐淫乱的融宁两府,接连不断发生的丑事、怪事,惜春早有耳闻。然而,一小女子又能怎样?她只有尽可能的选择回避。尤氏责怪惜春听到是非议论后不加质问,惜春说:“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哪有寻是非的,成个什么人了———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就这样,惜春决绝地赶走了一同长大、情同姐妹的入画。她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坏了我!”这件事,看似惜春的冷酷无情,实则是她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缺乏生活热情的惜春,根本没有与生活抗争的勇气。对于这个世界,她骨子里是满满的回避与疏离。原以为住进大观园就能保住自己清誉的惜春,不曾想,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竟然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的贴身丫环身上,让她与那些肮脏龌龊之事沾染了关系,也就更加坚定了她离开这污秽之地的决心。贾家四位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元春虽富贵一时,却被关在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最后死得不明不白;迎春胆小懦弱,偏又落在中山狼手上,很快被虐待而亡;探春可谓女中强人,才秀刚毅,可偏又远嫁他乡。三个姐姐的悲惨结局,为惜春心灵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加之眼看着贾府一天天走向败落,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你争我夺的丑恶现象,惜春着实心意灰冷,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人生纵有桃红柳绿、花天酒地又能怎样,到头来还不是好景不长,终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所以,惜春自然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归宿,而眼前的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皈依佛门。于是,绝于红尘便成为她的唯一选择。王国维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惜春的这种解脱,也源于自我了悟,她不甘活在尘世的痛苦之中,故这种解脱是超自然的,对于一个年纪尚小的贵族小姐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书中有一首曲子——《虚花悟》,便是惜春的真实内心反应:“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惜春在四大家族的迅速崩溃中,从三位姐姐的不幸遭遇里,“勘破三春景不长”,便看破红尘,她无力抗争,只好逃避现实,“独卧青灯古佛旁”,是她所寻觅的另一种精神世界的清静与极乐,这一点,似乎与她那醉心炼丹的父亲一脉相承。可悲的是,贾敬种瓜得瓜,衣钵相传,后继有人。贾府败落后,惜春从栊翠庵出家,便终其余生。斯人已去,至于是皈依佛门,还是“缁衣乞食”,已无讨论必要。我还是相信曹公的安排:“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那美人便是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看上去,惜春的归宿清冷、寂寞,殊不知却胜过流落烟花巷,落了个清白洁净,此乃惜春的初衷,是她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惜春的聪明之处。从惜春的人生,使我们看到了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一个人童年阶段受到的家庭教育,往往会影响其一生。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如何发展,自幼就给予他(或她)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吧。尽管不是所有的孩子在家庭的积极影响下成龙成凤,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消极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其人生或多或少会受到负面影响。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信任,取决于人品,痴人说“梦”——缁衣顿改昔年妆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