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表达方法的句子有哪些
1.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叙述: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它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生动的描绘与刻画。它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突出人物性格
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它能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说明:具有解释意义的话。它能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 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 语句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语句扩展”即把一个简单的句子或一种简单的情景,通过添加一些词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其命题特点往往是:给出几个相关的词语或提供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符合要求的文字。扩展语句不仅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密切相关,还与语言表达的其它形式,如句式的仿用、选用、变换等相联系甚至交叉。
此类题型可以真正考查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 一、词语连缀成句型 命题者一般给出两组相关的词语,以其中的一个共同词语作为重点,连缀其它的词语扩展开来,形成同一描述对象在不同语境下的扩展句。
如2000年高考卷的第27题,要求以“歌声”为重点,分别与“毕业典礼上,同学们”、“考试前夕,我”连缀成句。 例(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背景一:冬天,早晨,风; 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所规定的情景的不同;其次要围绕和突出描述对象;同时,还要使自己所扩展的语句尽可能地富有意蕴。
关键是扩展时必须展开联想或想象,着力写出“冬天早晨之风”与“夏日傍晚之风”的不同。可分别作这样的扩展: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颗粒状的雪花,吹打着在狂风中行进的人们的脸,似乎在向晨起上班的人们宣告它们的威力。
/夏日的傍晚,炎热渐渐地退去,习习的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衫,为场院里、大树下乘凉的人们拂去了一天的劳累与疲倦。 二、成分添加型 1、单句成分添加 命题者一般给出的是句子的主干,答题时可以补出其枝叶成分,即用“添加枝叶法”进行扩展。
例(2)、将“教师当上代表。”扩展成30个字左右的一句话。
解题思路: 分析所给材料,可把扩展点定在中心词“教师”、“当上”、“代表”前面修饰语上,增加其定语、状语,对中心词分别作出修饰和限制,即可。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三点: a. 分析出所给句子哪些部分可以扩展,找出扩展点后,宜采取“突破一点,兼顾其余”的策略;b. 要注意词语、短语组合的排序,尤其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不要出现错误的排序;c.要注意扩展句子表述的简明、得体。
试扩展为:我们学校的那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光荣地当上了省人大代表。 2、复句分句添加 此类题型一般给出的是一个单句或复句的前半句、后半句,根据常见复句的几种关系,扩单句为复句或补出所缺少的分句,形成一个完整的复句;也可以给出复句或分句的具体结构和句式,按要求仿用扩句。
如“你自己干吧。”这句话可以分别扩展为:“我不干了,你自己干吧。”
(并列复句);“我有点事情,你自己干吧”(因果复句);“如果他不来,你自己干吧”(假设复句)。 例(3)、扩展下面的复句,要求能造成一种“风高浪急”的气氛,不少于30个字。
,渔民们把桅杆横起来压风浪。 解题思路:此题给出的是复句后半句,要求所扩展的句子要能够造成一种“风高浪急”的气氛,即可以补出“渔民们把桅杆横起来压风浪”的原因,形成一个“---因此----”式的因果关系复句。
可扩展为:风一阵比一阵刮得紧,浪头一个比一个卷得高,焦急的渔民们因此把高大的桅杆横起来绑在船上压风浪。 3 、语段句子添加 根据所给句群的语流特点,一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拓展,使其丰富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句群或语段,解答此类题常常要结合句群关系和构段方式等有关知识。
例(4)、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要求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使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雅人士不可胜数。
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 ① 的潇洒,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 ,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解题思路:本题所要扩写的①句,与前面两个句子“有庄子的……”、“有曹孟德的……”构成并列分句,举例阐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各有千秋”的潇洒;所要扩写的②句,又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形成一个“总-—分—总”式的语段。
可扩展为:①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或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或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三、信息转述型 1、图表转文字 例(5)、右边 是权威资料的统计、预计世界人口数量的一组数字,请根据表格,写一个描写地球状况的语句。
答: (不超过25个字) 解题思路:做这类题要先看清题干的要求,逐项看懂所给的图表,或总括出其内容,或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正确地表述。图表两组数据表明,地球上的人口在急剧地增长(呈非几何数递增),有限的地球将不堪重负。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把这一内容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述,如用比喻句来描写地球的这一状况。可扩展为:“地球,一艘倾斜的太空船”或“地球是一艘倾斜的太空船”。
(只要符合“不堪重负”的相似点,比喻合理即可) 2、抽象转具体 例(6)、把“琴声吸引了许多路。
3. 句子使用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
4. 句子的描写方法有哪些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按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分类
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按特征分类
●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那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新凤霞的《傻二哥》则写得更细腻,把一个卖药糖的劳动者“傻灵傻灵”的特征刻画得淋漓 尽致,从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备、吆喝的声调、吆喝的内容到他对顾客和 邻里穷哥们儿的态度都细细写来,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快、乐观,穷而有志的年轻 人的性格和形象。
●衬托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 们 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 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大家欣赏:? “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 微雪又飞舞起来了。”用景物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 “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某心于远行。”用“ 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带有表达方法的句子有哪些》评论列表(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