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借月表达情感的句子
1. 古代诗歌中借用日月抒发情感的诗句有什么
1、唐代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释义: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3、唐代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释义: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4、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5、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 借月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或词
关於月的诗句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明月三五夜〉 元稹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 〉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新月》 赵嘏 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新月》 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九月》 李贺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八月十五日》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白居易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
3. 关于借月亮表达思想情感的古诗有哪些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4. 古人借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李白《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5. 诗人常借月亮表达心中的情感请写出下面古诗中描绘月亮的诗句
1、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2、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6. 古代文人借月亮抒发情感的方式有哪些
1 文人眼中的月亮是人类 寄托情感的载体。
文人借助月亮表达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友人的怀念,,他通常寄托着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在《诗经陈风中》中月亮就被用来寄托作者对于没人的相思之情,夜月的晚上,偶遇,但她的容颜令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她婀娜多姿和绝美的容颜。因为有了月亮下的美好,也自然就有了对美女的追念之情,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很多爱情诗,如他的《无题》中“晓静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女主人公在等待,但青春容颜会消失。男人晚上长吟不寐,冷风侵人心,相爱的人不能相守,风光寒人,引发了主人公的无限愁怅。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明的诗句,一下击中了读者的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让我们很容易理解到作者是由于看到了月亮而引起了他的思念之情。
2 文人眼中的月亮象征着边塞关隘
月亮高挂,两地之遥,或守边疆的人,苦苦等待的妇人,苦苦相思,唯有明月可以相共。唯在梦中可以相逢,边塞诗中很多都是以
3 文人眼中的月亮象征着时间更替
月亮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对于这人世间而言我们仅是匆匆过客,诗人借着月亮表达时间匆匆,伤感岁月流逝。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在他眼里,往事只能追忆,不可重复,他眷恋帝王生活,但同时也说明了明月象征着时代的更替,朝代变换。
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曾写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知此。”说明了月亮的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说明了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哲理。
7. 借月抒发自己感情的诗或词
关於月的诗句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明月三五夜〉 元稹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 〉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新月》 赵嘏 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
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明月夜留别》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新月》 徐寅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嫦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九月》 李贺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露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感月悲逝者》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 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八月十五日》 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白居易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答苏庶子月夜闻家僮奏乐见赠》 白居易 墙西明月水东亭,一曲霓裳按小伶。 。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古代诗人借月表达情感的句子》评论列表(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