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温暖的文字
•浏览 434
寿楼春
悼舍妹辞世八周年 红杏簌簌点枝头,狂风怱起折巫山。 游丝声渐远,孤寂坠青坟。 悲烛泪焾烬,灯枯落粉残。断肠满哽咽,声声阻泪痕。 糢眸浸泪不度雨....... 黄瘦满天断魂飞!寒霜青山今何在?潇雨一秋凉一秋..........
温暖的文字
2007年1月23日,我应邀到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参加研讨会,当天天气阴冷,外面还不断地下着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到了苏州,在马路上走不了几步,就感到脚上的皮鞋湿漉漉,脏乎乎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过心里头倒是十分快乐,因为时隔一年之后,我再次见到了网校的陆旦杲校长、教育专家孙如湄,柳永忠、屈华、陆彩萍等老师,另外还碰到了几位不曾谋面的网友。下午,陆彩萍老师还特意用车把我送到苏州市区的东港新村,因为前一天我曾经打电话联系过我的表兄张帆,表示要来苏州看望他并真诚地向他取经,顺便也帮父母亲了解一下他的生活近况。虽然表兄长我25岁,10多年没有见面了,但是由于他原来是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主任记者,又是业余作家,所以一见面就找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写作技巧,文章发表等共同关心了解的问题展开了交流,然后 他向我赠送了几年前出版的个人散文集《紫绛色的风帆》,并把最近两年发表的作品拿出来让我欣赏,我也十分高兴地从公文包把发表的一些文章拿出来让他评判。接着我兴奋地跟表兄讲:“今年我收到了不少文友的赠书,可开心了,如《张家港文丛》、《江苏省廉政丛书》、孙海航的《话说沙上》,高万祥的《人文教育》、小荞的《一寸相思》、《周开岳散文选》、浙江省图书馆的奖品《书海听涛》、华藏寺主持秋风赠送的《佛经》……一位位作者,一本本书籍,一个个文字,正如一股股热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给我的心灵保暖、御寒、防冻。”他也深有体会,不住地点头。接着我又说:“我是到了40岁才有了一点空余时间开始胡思乱写的,虽然有了点收获,不过从时间上看可能晚了点。”谁知表兄马上否定了我的观点,他真切地对我说:“其实我的真正写作也是到了中年才开始的,而且写作往往是需要丰富的阅历和日积月累的思考。”后来他更来劲了:“不要说你40岁,就是从60岁开始搞写作也能成功啊。”张帆见我疑惑的样子,他故意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这两年退休在家,我总喜欢阅读一些文学杂志。去年冬天特别冷,有天中午我在阳台上晒太阳,手捧《苏州杂志》,感觉很舒服,翻开目录看到‘丁竹鸣’的名字,我的头脑中马上感觉到他可能是我五十年前的初中同学,我赶紧把这篇优美散文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文中提到了乐余老街,讲到了他的父亲是位手艺过硬的理发师。一点不错,他就是我的老同学,我激动得书也不看了,连忙打电话到《苏州杂志》编辑部,想了解作者的电话,可惜编辑部的同志也不知道。还好,编辑部的同志是我的老朋友,很快他又打电话过来,告诉了我丁竹鸣的通信地址,我就赶紧给丁竹鸣寄了快件,里面是我的一本书和一封信。第二天吃晚饭时我就接到了丁竹鸣的电话,原来读书时他的成绩特别好,他的目标是要考上清华、北大的,可惜当时他家兄弟姐妹多,所以父母亲就让他早点工作,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后来他在乐余粮管所上班,担任会计。去年我还特意赶到张家港去看望丁竹鸣,在与他的闲聊中才发现他是退休后才开始写作的,而且写得相当出色。05年的《苏州杂志》发了他两篇,06年《苏州杂志》又发了他两篇,而且每篇超过3000字,表现了很高的水准啊!要知道《苏州杂志》用的大多数是苏州知名作家稿件啊!”人的记忆有时候真奇特,有些尘封几十年已经淡忘的往事,只要碰到一点火花,马上就会复燃起来,而且还能闪出比原来更加耀眼的光芒呢?在回张家港的汽车上,丁竹鸣的名字不断在我的脑海中翻转,原来就是他。记得89年大学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乐余中学教书,当时我们是国家户口,每月有28斤的粮食和半斤油供应,因此每个月,我们几位小年轻总要到粮管所购买食油,有时人多的时候我们只能先拿着粮卡排队开票,记得下面的开票人名字有时就是丁竹鸣,他当时50岁左右,戴着一幅咖啡色边框的眼镜,为人热情。空了他还主动询问我们的基本情况,张罗着帮我们介绍对象。记得有一次,他还向我借《大学语文》,并说他自己看,再后来,我又借了他两本《文学概论》,当时我想不通,他是会计,看这个有什么用,不过当时我对他的好学精神是打心底里尊重。半年过去了,他也没有还书,我倒有些不快了,幸好杨玉香老师到粮管所购买食油,碰到了丁竹鸣,他就委托杨老师把书还给了我,再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粮油优惠政策取消了,因此我也渐渐地与粮管所失去了联系,丁竹鸣也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了,乃至消失。 晚上一到家,我赶紧从电脑上搜索丁竹鸣的名字,果然如表兄张帆所说,他从05年第3期开始先后在《苏州杂志》上发表了《乡音》、《旧邻》等四篇文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时我的心中顿生浓浓的敬意,原来他是个厚积不发的人啊,他的不发是为了最终的厚积薄发啊!我想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来形容丁竹鸣先生是再恰当不过了!丁竹鸣先生的文字给表兄张帆带来了温暖,同样也暖和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到这个严冬不寒冷!他的事迹也必将增添我继续写作的热情与欲望!字数19612007-1-30修改原载2007-2-8笑言天涯文学网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励志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寿楼春 ,温暖的文字 》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