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之南京-台北 ,渴望皮鞋

343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双城记之南京-台北

把这两个城市放在一起写纯粹是出于个人经历。作为南京人,又是老城区长大,小时候老辈的亲戚朋友有不少生活在台北;那时候国内人去过台北的人很少,还有当时风靡一时的小说,电影等关于台北的描写,更加引起了我对这个城市的兴趣。一直到2000年前后,终于有机会第一次来到台北。 记得当时我刚到台北与家里通电话时,父亲迫不及待的问,台北是什么样的?我答道,好像和南京差不多啊…… 确实,当时觉得台北既没有香港或新加坡那样现代,也不及北京和上海那样大气,加上一些民国的印记,确实觉得台北市区的样子和南京的老城区有几分相似。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完全颠覆了最初的感受:无论是出租车司机,问路的行人,还是小牛肉面馆的老板,都让我感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友善;街道虽不都宽敞整齐,但却十分洁净,与”忠孝”,“仁爱”,“信义”这些街名相得益彰;凌晨灯火辉煌的”成品书店”里人头攒动,但安静而有序…… 这与当时人心浮躁,尘土飞扬基建中的南京城形成强烈反差,恍如两个不同的世界! 以后十几年又陆续来过台北多次,渐渐喜欢上这座有着温情和文化的城,温情来自于台北人性格里特有的亲切,他们大都彬彬有礼,但又透着轻松,毫不拘谨;多元的文化在台北和谐相处,又比较好的保存着国内解放之后损失殆尽的一些中国传统。而我的故乡南京,人心浮躁比十几年前有过之无不及,许多街道上尘土依旧飞扬,不过是从这片区换到那片区…… 每个城市的特点还是多来自于各自的历史和经历,台北建城的历史只有大约一百多年,且一直避开大规模战火,政权的更替也没有引起彻底的文化清洗,所以在台北你既可以看到日据时代的痕迹,也有老蒋时代的民国遗风,还有小蒋时代经济腾飞的建设,以及现代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甚至也能找到一些大清王朝和荷兰,西班牙殖民沦陷时期的遗迹……也许这造就了台北人亲切,包容以及平和的性格。 而南京的历史太悠久了,唐宋以前就是六朝古都,但多为短命或偏安的王朝,即便后来也没有逃脱过类似的宿命,且多次经受战乱的冲击…… 所以我一直觉得南京是个带着悲情的城市,加上近代史上的几次断层和清洗,原本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传承,使得现在的南京,即便对我这个地道的南京人来说,也显得过于浮躁,漠然和混杂。 或许历史悠久对一座城市来说未必都是优势,为此让它会背负太多;或许南京是我的故乡,爱之越深,责之越切。但无论怎样,我都希望自己的故乡有一天能褪去浮躁和嘈杂, 充满历史文化的氛围和脉脉的温情……

渴望皮鞋

  我是倒头就睡的人,昨晚竟翻来覆去睡不着,许多所经过的事像过电影似地在脑海里闪现,竟清晰地浮现出我童年时渴望一双皮鞋的情景来。  那时我读初中,穿皮鞋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我生活的那个小山村里,只有两个穿皮鞋的人:一个是民办教师,一个是售货员。那个民办教师,穿的皮鞋是一双大头皮鞋,脏不兮兮的,根本没有售货员的油光锃亮。他每天放学回家,就挑着粪担去自家自留地里压粪,有  时还要顺带在学校里捎回一担粪,说实话,像我村的民办教师穿的那样的皮鞋我是不想穿的。  有一次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想,当老师问到了我时,我想了好一会,总算憋出了几个字:“我想当售货员。”老师微微笑了,同学们哄堂大笑了。老师在讲桌上用板擦敲打着桌子制止着,同学们的笑声才逐渐小了下来。我的耳朵梢在发烧,不觉害羞地  低下了头。其实,我还有一个梦想想给老师说,可在同学们哄笑之后,我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这个梦想是种一大片一大片的树,但在当时,这个梦想和当售货员的梦想差远了,因为我没有看到过种树的人穿着皮鞋神气的样子。后来才明白,如果能考取林业学校,如果  自己能种出一大片一大片各种各样的树来;当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自己所种植的山林里偕妻子孩子去散步,该是多么惬意和美妙啊!何况,学林业专业的并不一定要亲自去种树,要穿皮鞋也是很容易的。  没有想到的是,我的理想和同学们的理想差远了。他们的理想要高远得多:他们有的想做官,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文学家……当同学们的哄笑声停下来的时候,老师深情地看着瘦削的我,微笑着说:“贫穷的农村孩子,能吃上公家饭就不错了,想法倒是很实在的  。”在那样一个高喊口号的充满理想的年代里,我的“低贱”的理想竟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的心里热乎乎的,我原本不清晰的梦想越来越清晰了。  放学后,我就抽空去街道转悠,有意向商店门口瞅,走进商店,趴在柜台上,啥也不买,只是下意识地向售货员的脚上瞧,看他们所穿的鞋——确实,他们几乎没有不穿皮鞋的。艳阳炙烤的夏天,农民收割打碾,忙得焦头烂额。售货员坐在铺子里,皮鞋擦得油亮油亮的  ,他们喝着茶、拉着闲、玩着游戏……神仙的逍遥自在,能这样也算到顶点了。那时货物没有现在这样齐全,顾客并不是上帝。物品是供应的,绝大多数人购买物品是在售货员的爱理不理恶声恶气中购买到的。即使忍受着爱理不理恶声恶气,有些顾客还是购买不到的。  个别顾客气不过,要问出个理由来。售货员的回答是:“没有了。”或者居高临下地说:“你有供应证吗?”我想,假如我当售货员,我的脸是不会如此冷的。  包田到户了,我村的一个老光棍上城捡破烂,两三个月回村一次,很风光的样子。有半新不旧的衣服,也有大大小小的皮鞋。他向村人一块两块钱地兜售,最好的也只有三块钱。大人小孩争抢着去购买,我也抢到了一双。虽然这双皮鞋的底子是被鞋钉钉过的,有点垫脚  ,但它是实现我的渴望的开端,是我的珍爱。我把心爱的皮鞋擦得油光锃亮的,穿上它,感觉胸部挺起了许多,低着的头也昂了起来,好像真的成售货员了。但要实现售货员的梦想谈何容易?那时的售货员多是公社或支部推荐的,我的家庭贫穷,父亲的性格又倔强,在  村子里是说不起话的。但细想起来,当时能说起话的又有几个人呢?因为首当其冲的还有干部家庭的子女;再后来,就是原售货员人家的子女来顶替。我明白,即使是我的“低贱”的理想,在那个时代也是无法实现的。  想不到的是,时代的飞快发展,不几年,供销社解体了。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经济,起初是鼓励少数人先富起来。当少数人先富了起来了,又鼓励他们带动绝大多数人富起来。要想当售货员,几乎是人人有资格的;但顾客是上帝的日子也来临了,当售货员却又不是人人  都能够胜任的。每当去商店,你就会看到售货员对顾客相迎的灿若桃花的笑脸,亲切的问候。我的妻子曾开缝纫铺,让我看过一回铺子。有一个女顾客问我布的价钱,我却既不会亲切地问候,也不会讨价还价,要装出灿若桃花的笑脸就难于上青天了。同她一块走的催促  说:“一看就是个看门的,快走!”她们便嬉笑着扬长而去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有点怅然若失。有次我去妻子的铺子里,有顾客竟然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我,嬉笑着问我的妻子说:“他是谁?”当她们走了时,妻子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在了,我倒掣肘了,还  不如回去。”从此以后,我几乎不到妻子的铺子里去;即使去,顾客也把我当顾客看待,这样,我想尝尝当售货员的心思也被完全打消了。  忆及初中毕业,命运使然,我明白而糊涂地考取了中专。说明白是因为考取中专就能端上国家的铁饭碗,那可是祖坟里冒青烟的大事。那时,考中专是要先预选的,一个大学校分不了几个预选名额,幸好我被预选上了。在全县参加正式考试时,连一个也考不上的学校也  是很多很多的。每当录取过后,村人们对这样的学校就戏之曰“铲光头”,我也被幸运地录取了。说糊涂是因为当时我们对考取中专的认识竟完全等同于考取平凉师范,根本没有填报自愿的意识。其实只要参加考试就行了,也不用填报志愿的,不知其他各地的情况究竟  如何?如果有填报志愿的可能的话,我或许会填报林业学校的,虽然这个梦想我在当时没有说出来。  已经当了二十多年教师的我,与孩子为伴,读读书,写写字,改改作业,教教书,用真诚和善良,用爱心和耐心陶冶着一个个孩子的心灵,用冷眼和微笑观看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悲喜剧,用心体察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用稚嫩的笔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感谢造化的幸  运,感谢生活的赐予,感恩真诚的关爱,过着恬淡而惬意的日子。虽然做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也算悟到了一点人生的意义,过平凡而简单的日子对我来说是充实而快乐的。就实现售货员的梦想来说,在那个时代我没资格,在这个时代我没能力,考取林业学校的朦眬  的梦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不管怎样,我渴望皮鞋的梦想是实现了的。穿过的皮鞋已经不少了,但我还在念念不忘地述说着我对于售货员的向往,述说着少年时代抢买城里人丢弃的一双皮鞋的故事,只是因为它至今是珍藏在我心中的一个真实的梦幻。这个少年时代的  “低贱”的梦想的实现的无望让我明白,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生活是没有捷径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让我始终能够脚踏实地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力所能及地干好我的工作,教书育人,坦然而充实地过好一个个平凡而简单的日子;它也让我明白少年  时代应该是一个人充满梦想的时代,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没有梦想,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它更让我明白梦想是需要善意的鼓励和扶持的,梦想的发芽是要用心去浇灌的,不然,仅几声无意的哄笑声就能够扼杀它,就能够熄灭梦想的火苗。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双城记之南京-台北 ,渴望皮鞋 》评论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