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生命加油 ,我看《红楼梦》

用爱为生命加油

20多年的无偿献血经历,使我对献血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临床用血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却只能依靠人类自身提供血液。所以,无偿献血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以及他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第一次接触 “献血”这个词是在小学三年级。课文《白求恩大夫》中,当英勇抗日的八路军战士负伤需要输血时,白求恩奋勇当先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中显得特别高大。  第一次体验献血是在1986年3月。当时我在华东师大读大一,学校组织义务献血,辅导员倪华强老师通知我早点睡觉。第二天早晨在文史楼前,四辆崭新的大巴载着我们这些“勇士”很快就到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有位护士拿了根小针在我的中指上扎了一下,用吸针吸了一点涂在一张专用纸片上。没多久,护士告诉我:“你是O型血,血质特好。”当时我不仅知道了自己的血型,更拥有了像白求恩一般的自信和豪情!我是 “全能血”!护士问我献多少,同学们都夸我是学校的长跑运动员,身体好,要多献点。“那就献400毫升?”“没问题。”“第一次献血不要紧张,把拳头攥紧。”我挽起衣袖勇敢地伸出了手臂,一根针管插入静脉,爱心在热血中流淌……接着有人发给我一个面包、一袋牛奶。在那个无偿献血、又没有红本本的年头,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已经相当满足。更开心是学校的中餐是免费的,而且不用排队,我一下子就吃了两块红烧大排(0.8元/块)。当然没有献成的或者少献的同学也是同等待遇。后来倪老师在班上表扬我,我收获了很多羡慕的眼神和渴望的目光。  突破“第一次”这道“门槛”,之后的献血就容易多了。渐渐地我也学到了许多献血的知识,如献血前,饮食要清淡,不能喝酒;献血后,不要进行剧烈活动,要多休息,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不仅不会损害健康,反而能增强造血功能。  第二次献血是在1999年6月21日,当时各个单位都有义务献血的指标,我不仅是学校第一个报名的,而且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同事解除对献血的顾虑。  2005年5月25日,我第7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考虑下午还要上课,本来只想献200毫升的。可是参加的11名老师中有4名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献血,而我们学校的指标是8人,作为学校工会副主席,我毫不犹豫地献了400毫升。  2005年10月24日,我调到了江苏省苏州市暨阳湖实验学校,又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当时我已经填好了体检表,“两次献血间隔不能少于6个月”,当地红十字血站的党支部书记陈正平尽管是我的老相识,但他严格执法,把我挡在了门外。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惟一一次“失败”的献血经历。  2010年10月14日上午,黄伟校长带领7名老师,还有学校电工朱爱民,参加一年一度的义务献血。听说每人有200元补助并能免费体检,还可撮一顿,来自贫困地区的4名学校保安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这年头,有资格献血也是一种荣耀,一个红本本成了身体健康的最好明证。最后经过民主抽签,一人留守校门,其他三位年轻力壮的幸运儿乘着校车前往血站。我们原以为有了三员大将加盟绝对能超额完成任务,但现实很残酷:三名开路先锋很快被一一“斩落”马下:两名有高血压,还有一名是高血脂。幸好7名老师全合格,电工朱爱民更是了不起,每次献血400毫升,已经从我手中夺走了献血总量的校冠军。  2011年8月11日,我再次收到短信:“沈汉彬您好!你捐献的血液已通过检测,你的爱即将拯救病人,使其获得新生命……”随即,我想起了“捐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自己的鲜血流进患者的体内,那种的愉悦真是妙不可言。虽然我和流淌我血液的人素不相识,但我觉得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去热爱生命,用感恩的心回报周围每一个人。  作为中华骨髓资料库中的一员,我随时为需要的人作好准备。我还会继续并在更多方面,感染并鼓励更多人参加爱心之旅。我相信有爱心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心里流淌着的一首歌唱出来与大家共勉:“从我的心到你的心,真情又一次鲜红地旅行。从我的梦到你的梦,生命搭成了温馨的彩虹。救了别人美了自己,彼此都在收获笑容,甜了岁月净了人生,天地和谐心灵相通。爱,像出水的芙蓉;爱,像雨后的天空。奉献者的心中,留下一片清新,一片轻松。”字数1895 原载2011年10月12日《十堰日报》

我看《红楼梦》

专家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主义没落的历史过程。通过阅读作品,觉得专家说的很有道理,通过全阅作品确实得到很大收获。作品的第1回就明白地交代了贾家也就是封建家庭走向衰败的原因,第2回又交待“如今荣宁也都萧条了,不比先时光景”。但封建阶级决不会甘心就此衰退下去,于是《红楼梦》就完全展示了他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强装门面的过程。整部《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败涂地的景象,尤其以贾家最为突出,着重把这一封建大家族的衰亡淋漓尽致地刻划出来。暗示了封建社会就要灭亡的必然。这个必然突出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最后宝玉毅然出家,表示对封建家庭的反抗,也是人民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红楼梦》一开头就暗示封建社会存在“真士隐,假语存”的现象。开篇出场的甄士隐和贾雨村就是这种现象的谐音,作品刻划的贾雨村是一个名利熏心的势利小人,此人在作品中也戏分不浅,贯穿着作品的始终。在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他与甄士隐就同时出现,到作品结尾的第120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他与甄士隐又相遇 一起,作品的每一个节点似乎都有他的身影。暗示了封建社会“真士隐,假语存”的现象。作品表现出甄士隐是贾雨村的救命恩人,贾雨村的发达可以说是甄士隐的功劳。可是他发达后,为了能往上爬,竟做起昧着良心的事来,坑起恩人,不把恩人的死活当回事。他把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判给薛家,后来他遇到了甄士隐的草庵着火,“他虽则心里狐疑,到底究竟是个名利关心的人,那肯回去看视?”(104回)还有,他的发达,贾赦可说是他的得力荐人,但是到贾府遭难后,他不但不加以援助,“他倒狠狠地踢了一脚。”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仁信,完全是空话,即“假语存”。《红楼梦》在表现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方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豪华任意挥霍强装门面的众多现象,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荣心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性。第13回可以看出,贾珍为了装面子,在他儿媳死后为表现儿子贾蓉的地位不俗,符合自己世家豪族的地位,不惜用一千五百两银子为贾蓉买一个六品禁尉。表现出封建社会买官卖官的现象。为了把儿媳的殡葬搞得像样些,贾珍吩咐帮助他筹备的凤姐说:“只求别存心为我省钱,要好看为上。”还有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被贾府视为无比的荣耀,为筹建贾妃的省亲别墅,竟动用花草果木奇珍异宝,把银子花得像流水一样,连贾妃也说“太奢华过费了。”表现出封建统治阶级奢侈豪华任意挥霍强装门面的现象。《红楼梦》着重刻划的贾宝玉是个典型人物,他是封建主义的反叛者,也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憎恨那些封建礼教,鄙视那些男尊女卑的道德,敢于向封建礼教宣战,他不热衷于官场士途,可以说是封建主义的逆子。但是,他这个人多情善感,爱和姑娘们鬼混,看见漂亮的女人就不得了,见一个则爱一个的好色之徒,反映出他是有着一夫多妻的恶劣思想,也可以说是好色之徒。也许好色者皆能得到女子的追随,贾宝玉混迹大观园,虽然有许多荒诞之举,却能博得里面女孩子们的欢心。《红楼梦》所刻划的凤姐这个人物,是一个阴险毒辣和贪得无厌典型,从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阴险毒辣的手段和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在第15回和第16回中,作品刻划出凤姐为了一千两银子,竟玩弄权术,拆散他人姻缘,为了钱财竟坑害人命的罪恶心肠。也讽刺了封建的婚姻制度。作品还刻划了凤姐为了几两银子,把丫环的月钱拖欠,拿去放债,从平儿的话中就可以看出凤姐寻贪得无厌的心理“他这几年只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几百来┉单他这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第39回)。从而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贪婪和假仁义嘴脸。作品集中笔墨刻划了凤姐的阴险毒辣的狼子用心,她用“借刀杀人”之法,挑唆秋桐跟尤二姐呕气,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这就暴露出了封建阶级的假仁假意也只不过是一块掩人耳目的遮羞布而已,把封建阶级勾心斗角的内情给抖了出来。凤姐用了一个偷梁换柱的阴谋,骗取了宝玉与宝钗结婚,说是黛玉,结果逼死了黛玉,黛玉也就在凤姐泡制的宝玉结婚的细乐中含恨死去。这里就揭露了凤驵的阴险与残忍,她是一个迎合贾母,善于拍马屁,讨贾母喜欢的人。而贾母一死,她的威信也随着扫地,结果也免不了做封建阶级灭亡的随葬品。《红楼梦》通过描写贾家内部生活,反映了封建阶级的糜烂生活及其内部尔虞我诈的情景。反映了劳动人民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却依靠自己的权力,过着奢侈的生活。在第39回中,刘姥姥的一句话“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就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无情揭露。正像杜甫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红楼梦》运用隐晦的手法,以贾府中鬼神的出现,暗示贾府已面临崩溃。在102回中,写出鬼神作怪,使得贾府合家老小不得安宁,在105回中,写出了贾府被抄,贾赦贾珍被充军,使得这个暄赫一时的贾氏家族“一败涂地”。如此,随着贾府被抄,一连串的灾难也就随着袭来:凤姐病危,贾母惊死,迎春被孙家折磨致死,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贾府合族上下一片悲鸣,也可以说是封建阶级的悲鸣。在这种衰败的情况下,为了装出豪华的门面,以不至于使人家鄙视“只好给我的东西折变了去。”(贾琏,113回)。在这里,作者还以尖刻的笔调,抨击了那些攀援贾府的人,在贾府遭难后却不能相助只能各顾各,甚至连受过贾恩典的贾雨村也乘机“狠狠地踢了一脚。”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那种假仁假义的利害关系,他们所宣扬的仁义,只不过是骗人的鬼话。贾府的遭遇,就是对封建仁义道德的无情讽刺。贾府虽已频衰落,但是为了装门面,而钱财又不知从何处出,只得把家中一些值钱的东西拿去当了以维持。贾家虽然说是大家,但是内部已经空空无物,只不过是装些门面罢了,为了减轻负担,不得不遣散一些家奴,以作长久之计。当然,封建阶级不会甘心就此衰退下去,《红楼梦》也刻划出了贾家已临衰败,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试图要挽救贾家的衰亡,如探春与凤姐极力作了些“兴利剔弊”的措施。探春经营大观园,作了一些改革,但还是无法挽救贾家衰败的命运,也就是在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落时,一些有误之士也曾试图挽救,但是他们是在不改变封建社会性质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是无法挽救封建社会衰败的命运的。作品反映出贾家也就是封建社会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指出了贾家也就是封建社会正在走向衰败的路上,由于作者的出身和当时的环境局限,到头了还给贾府一个全家团聚,家势再兴的结局。但是,贾府衰落影射封建社会的衰落,已成定局。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用爱为生命加油 ,我看《红楼梦》 》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0-12-17 08:17
    心情日志
  • 匿名用户 2020-12-17 22:51
    100句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
  • 匿名用户 2020-12-18 06:09
    悲伤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