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表达悲切之情的句子
1. 李商隐在 《锦瑟》 中以用典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苦闷与悲戚之情的
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说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一觉醒来,弄不清是自己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这个故事本来是庄周用来表达自己那种逍遥无为的思想的.诗人在这里使用这个典故有何用意呢?原来是人是要说明,当初的情事已很朦胧.真耶?非耶?渐行渐远,如梦如幻,已经很难辨清.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那曾经的往事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梦境.
望帝啼鹃这一典故是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魂化杜鹃,夜夜哀啼,其声凄惨欲绝.诗中使用这个典故显然有所寄托.诗人对曾经的一段往事耿耿于怀,当初之事留给诗人的是痛苦的回忆,这回忆中充满着无尽的悲伤与凄婉.这是一种深沉的苦痛,这种苦痛好比望帝啼鹃深入肺腑,让人难以忘怀.
“沧海”句亦是借用典故.《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诗句将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眼泪四个意象放到一起来写,让人既感到朦胧迷离,又感到凄惨冷清.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凄冷的美.原本美丽的传说,在作者笔下获得新的意义.而这种朦胧迷离凄冷的感觉又与前面的庄周梦蝶、望帝啼鹃融为一体,互相映衬.
《长安志》云: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蓝田”句借此典故并加以发挥.日光照射下的玉山上升起缕缕玉烟,隐约朦胧,依稀可见又模糊不清.这是说往事如烟,似曾记忆,又似烟如雾,难以捕捉.这是多么的无奈啊.此句和“沧海”句形成对仗,句式工整,用词清丽.两句又互为补充,述说往事如烟,令人伤心落泪.遂成千古名句.
以上四句用四典,反复申述自己对往事的难忘,以及回忆的痛苦与悲伤.
2. 表达悲切的文艺句子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年代:【唐】 体裁:【乐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简析】:
这首诗作并非艺术上最为上乘,然确也不让须眉,可诵可传。诗可理解为惜阴,亦可理解为及时行东,但主题似为劝人及时进取,不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劝君”开始,“惜”字也两次出现,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通的。“金缕衣”是华丽贵重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何以如此?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为肯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第二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 “莫负好时光”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回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肯定否定的对立。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继续,但语调节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烈。“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歌唱。这里的热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优美。“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绪由徐缓的回环到热烈的动荡,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两句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其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见一,作为独立的诗篇已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难怪它那样使人心醉而被广泛流传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常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青春、欢爱的象征)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3. 李商隐著名的《锦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锦瑟无端五十弦”:琴瑟华美,琴弦繁密。
“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人对往事的追忆。
“庄生晓梦迷蝴蝶”:仕宦之途,梦想破灭。(也有人说是怀念亡妻。)
“望帝春心托杜鹃”:只落得像望帝般去国怀乡,魂化杜鹃,悲鸣寄恨的下场。
“沧海月明珠有泪”: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有玉之处烟霭蒙蒙,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
“此情可待成追忆”:回首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
只是当时已惘然:只空留当年的怅惘。
这应该是一首感叹身世的诗,作者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自己华年流逝、怀才不遇、抱负成空。
4.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李商隐万奇最重要的一首诗,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回想和感慨。最后一句,自问自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景引发"此情",恍若隔世,今生的情形、无奈和以往的点点滴滴,只有现在用回忆无悔意来解释,只是当时已惘然,多么苦涩而惆怅!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唯美诗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锦瑟表达悲切之情的句子》评论列表(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