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外孙董牧谦周岁贺勉 ,团年老酒
•浏览 254
七律.外孙董牧谦周岁贺勉
今天是我亲爱的外孙周岁生日。从去年的今日起,因为有外孙的降临,这一天就成了一个最可爱的日子,从此,世界多了一种最美丽的色彩。今天,我高兴地写了首诗,为外孙的人生礼赞,为外孙的未来寄勉。祝亲爱的外孙健康成长,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石麟周岁两门荣,跬步新开作凤鸣。 蓬筚凝香三益友,奎星送雅四维卿。 从师手叩宣尼壁,惊世书留晏子楹。 初启人生天地阔,征帆风满浪涛平。 注:牧谦,出自成语:谦冲自牧,务盈守虚。意思是:谦虚谨慎,自我克制。不要锋芒毕露,不要骄傲自满 石麟:即麒麟,中国传统瑞兽,这里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跬步:语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凤鸣:外孙属鸡,又刚能开步走路和叫爸爸妈妈。 三益友:典出《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四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宣尼:宣尼公,即孔子。壁:宫墙,古代代表先生或有学问之人。 晏子楹:典出《晏子春秋》,有成语“凿楹纳书”。意思是,晏子将警世治家的书信藏在凿有洞的柱子中,待后人学习。
去年的今日,我为外孙的出生作七绝一首,以抒发我自己的喜悦。
自贺
(七绝)
门第芬芳雅韵长,一声破寂九天扬。
虽然巾帼能称帅,到底英雄多玉郎!
石麟周岁两门荣,跬步新开作凤鸣。 蓬筚凝香三益友,奎星送雅四维卿。 从师手叩宣尼壁,惊世书留晏子楹。 初启人生天地阔,征帆风满浪涛平。 注:牧谦,出自成语:谦冲自牧,务盈守虚。意思是:谦虚谨慎,自我克制。不要锋芒毕露,不要骄傲自满 石麟:即麒麟,中国传统瑞兽,这里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跬步:语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凤鸣:外孙属鸡,又刚能开步走路和叫爸爸妈妈。 三益友:典出《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四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 宣尼:宣尼公,即孔子。壁:宫墙,古代代表先生或有学问之人。 晏子楹:典出《晏子春秋》,有成语“凿楹纳书”。意思是,晏子将警世治家的书信藏在凿有洞的柱子中,待后人学习。
去年的今日,我为外孙的出生作七绝一首,以抒发我自己的喜悦。
自贺
(七绝)
门第芬芳雅韵长,一声破寂九天扬。
虽然巾帼能称帅,到底英雄多玉郎!
团年老酒
团年老酒鸡年春节,我携妻女回老家过年,特捎上珍藏多年的陈年老酒,为其乐融融的团年饭增添喜庆浓烈的酒香味道。这两瓶“经典玉液”酒,系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优质系列产品,采用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酿造,精心勾兑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甘洌,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之特点。在浓香白酒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液体黄金”之美称。酒瓶上标注的出厂日期是2011年9月11日,已有5年多时间,基本算是老酒。该酒包装精致,外形为上粗下细的椭圆形,火红颜色,鲜艳夺目,特别喜庆。酒席上,共有9个男人,多半因身体原因没喝。能喝的只有父亲、幺叔、二哥和我4人。因为团年人多,二哥陪幺叔坐头桌,我陪父亲坐下一桌。4人仅喝完一瓶,而且是长辈喝得多,我喝得不到一两。因为是52℃的陈年酒,虽然窖香浓郁,尾净余长,但是酒劲猛烈,难以进喉。或许是因为我不胜酒力、缺少口福,只能慢慢品尝,不敢贪婪享用。不一会儿,感觉香醇的液体浮动在腹间,徐徐地游动全身,悄悄地潜入血液中。掩饰不住的脸上已是红光满面,醉意朦胧。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两位老人显得若无其事,看着他们眯着眼边喝边说“好酒”的微笑神态,心里暖暖的。室内,酒香弥漫满屋,大家齐分享;室外,阳光四射,暖意浓浓;远处,不时传来喜迎团年饭的阵阵鞭炮声,大家尽情享受着有别于城里人的年味。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古往今来,对酒都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烟出文章酒出诗”等等通俗说法。这些都是正能量。而我确信酒出诗的说法。众所周知,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等伟大诗人,酒后都写过许多经典诗文流传至今。我酒后写过《人要长后眼睛》《怀念母亲》《听广播》等文章,虽然不是诗,照样一气呵成。当然,酒要喝得恰到好处,即似醉非醉,要是喝高了,怎么也写不出来。同时,对酒还有“酒不是好东西,酒喝多了伤身体、伤感情、耽误事,借酒消愁愁更愁”等等负面的说法。关于酒文化段子也是层出不穷。譬如,喝酒五步曲:斟酒时,和风细雨;劝酒时,甜言蜜语;喝酒时,豪言壮语;喝多了,胡言乱语;到最后,倾盆大雨。喝酒方式: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屁股一动,表示尊重;双脚一站,喝了不算;站着敬酒,双杯恭候。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不歇。对于这些,我都是一笑而过。但至少特反对“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劝酒法,身体都伤了,还有感情吗?凡事都有两面,酒更不例外,就看你如何掌控它。前面已说过,酒有六大作用,但是也有副作用。用好了,可以喜上加喜、好上加好;用砸了,害人害己害大家。酒驾和酒精中毒致死等惨痛教训就是鲜活的例证。我自认为对喝酒把握得比较好,但还是醉过。10多年前,岳母等人到我家做客吃午饭,我喝多了,便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后来,岳母们走时没能起身相送,遭到妻子埋怨“故意不送”,解释无用,硬是被冤枉了一回。多年以前,几位办公室同事到家里吃晚饭,酒也喝得比较到位。临走时,一位同事一连三个90℃的鞠躬致谢,大家都乐了。次日,说起此事,他全然不知。还有一位绰号“丁香花”同事,对酒情有独钟,并总结出“花酒”(白酒兑啤酒)和“三种全会”(白酒兑啤酒和红酒)的喝法。我经常见他这样喝,大多是不醉不归。我也尝试喝过,但的确难以下咽,这是他的专利。等等,这些趣事,都是酒惹的祸。我不是好酒的人,因为工作和人际交往等,也没少端杯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能不喝尽量不喝或少喝。酒的度数很多,我以为,30多度的酒软,好进口但伤头;50度以上的酒烈,既卡喉又烧心。因此,我一般选择喝40多度的酒,它既不伤头也不烧心。而现实中,大多数时候不能随人愿。不过,无论喝什么酒,适量为好。央视台广告词说得好:“为了健康,再好的酒也不要贪杯呦”!大家都懂这个理,只是一端杯子就失控。总之,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要传承,嗜酒如命的陋习也要消除,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之责。回想自己,饮酒几十年,谈不上懂多少酒文化,但是感受颇深。坦率地说,各种酒席场面参加不少,但最爱喝的还是老家的团年酒。这是骨肉亲情,本性使然。(作者:钱绪彬)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七律.外孙董牧谦周岁贺勉 ,团年老酒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