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留的,才叫青春,西行漫记
•浏览 237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放手的,才叫真爱。不完美的,才叫人生。此时此刻的我还多了份牵挂,那山中那水,那水面的那月,拾起又如何放下。躺若能把所有的凉风悲化扇,我意愿用混酒来长酩。或许,你只是斑斓星河里的一颗传说,可我希望是真的存在过。?
西行漫记
8月1日,早上7点从易俗河出发,12小时车程,迢迢近千公里,一路迤逦向西,不变的是眼前所见唯山而已,尤其是进入向西之后,高速公路上几乎看不到水,因为路都修在半山腰,到乌江时,先生满以为可以看到江水,结果汽车呼啸而去,眼前仍然只有山。还有一个不变的就是看隧道,车过湘西后,差不多每走三五分钟就有一个隧道是,隧道有长有短,短的几百米,长的有6,7公里,估计穿越的是整个的一座山,李白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感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想象力无比丰富的诗人应该做梦也没料到现代人会在山腰上打个洞穿越进去。如果让他看到我们人类的这些比猿猴鸿鹄更厉害的本领,估计他老人家也会要捋捋胡须,再来一句:噫吁戲!还有那个愚公,还想让一代一代人做挑夫把山移走呢?幸好人类的确是智慧爆棚,愚公的烦恼早已不在了,深山里的贵州人们把路修进去了,连世界屋脊西藏人们都把路修过去了。说到交通,让我比较震撼的,一个是大山里的隧道,还有一个就是海里的跨海大桥,绵延几十里,扎根在深海,摸着我平庸的脑袋,一直琢磨不出人家是怎么建起来的。 不变的是山,变的是天气,一路行来,时晴时雨,进入重庆地界后,西边天幕是酡红的晚霞,蜀地的夕阳浓墨重彩,仿佛造化用了更红的颜料,铺展了更烈的夕阳。而车窗上滴滴答答只听到雨声,小雨珠驻足在车窗玻璃上,晶莹闪亮,在夕阳的红色背景下,美的令人心醉,忽然想起“夕阳的眼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难道也有伤心的泪么?把车开到服务区加点油,发现夕阳一半在天上,一半在雨后的停车场的大坪上,好多人或蹲或站,或举起相机,或是用手机在记录这美好的时刻。 车到重庆,已是夜里9点,山城的夜景璀璨夺目,一阵阵凉风袭来,送来各种美食的香味,火锅的诱惑已经汹涌而来了,找到宾馆,放下行李后的一件事,就是7位同伴一块去找宾馆服务员介绍的那个火锅店,街上兜兜转转一圈,终于找到,里面杯盘狼藉,还有三五个人,店家谢客人:没彩(菜)了!里面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热心地操着我们要翻译片刻才能懂的重庆话,向我们推荐另一家,并且殷勤将我们送到,顺便每人推销一杯冰镇绿豆汁。这家火锅店也不温不火地挤着几桌客人。我们点的是一个鸳鸯火锅,一边是暗红的麻辣,一边是淡红淡绿的清淡,其实,共同点都是油多,汤浓,跟我想象的清淡是完全不一样的。然后是我们几个孩子,大人自己去食品柜里自主端来各种肉食类,蔬菜类的冷盘与烧烤串:猪牛羊肉及内脏等,而不一样的是重庆火锅味道入口都是麻辣,只知道此地盛产花椒,路边随处可见。男同胞一瓶冰啤酒,女同胞一杯冰绿豆汁,一口热的,一口冷的,昨晚就想,重庆人何以这样的大夏天也能吃火锅。大伙儿吃得挺香,聊的挺火,但我隐约感觉我的肠胃会受不了这样冷热搭配的饮食结构,我之所以没能成为吃货,不是因为不爱吃,而是肠胃的享福功能不够,前年去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儿大碗的牛羊肉,我才吃了两天,肠胃就抗议了!一顿夜宵大家估计耗时一个多小时,看看旁边的当地人也一样,我就琢磨:重庆花费在吃上面也真舍得下功夫!中国是个注重吃的国家,是一个肯钻研如何搞吃的国度饮食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了,吃不止是市井百姓俗人的事,也是很多名人的雅好。中国人的春节,端午,中秋,一方面固然承载了一些文化的意义,其实呢,到现在几乎都成了以吃为主题的节日,跟西方人的爱玩爱闹,万圣节,狂欢夜没什么不一样。每个城市都有她特殊的个性气质,来到重庆,不自觉地想起杭州城,那个城市给人的印象就如一位散发着书卷气息与浪漫气息的佳人,西湖水波犹如苏小小,白娘子,祝英台的伊人秋水。 而重庆,这个山环水抱的老城,更像一位亲切随和,人情练达的邻家大叔,特别的接地气,满身的烟火人间气息。 当然,这仅只是一种很粗浅的印象,要了解重庆,不好好地呆上一段时间,是没有真正的发言权的! 这就是我们川藏―青藏线自驾18天的第一天。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西行漫记 》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