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观扬州延时大片,兼向制作者致敬 ,由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 ——旺苍城关中学教育科研路径回顾 ... ...

七绝•观扬州延时大片,兼向制作者致敬

风花雪月数文流,殆尽江南万种柔。百遍千回看不够,只因此地是扬州。(2019.9.29.)

由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 ——旺苍城关中学教育科研路径回顾 ... ...

旺苍城关中学,地处米仓山下,宋水河畔的红军城中。虽是县城内唯一的一所单设初中,但它既没有旺中、东城优质生源享受的特殊待遇,也没有实验学校地理环境和生源自主的优势。在县城内,它是生长在夹缝中,全靠自己旺盛的生机和坚强的毅力拼搏才能生存的一所袖珍学校。近几年来,在生源素质和环境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在全县单设中学中始终保持前几名的位次,近三年来一直荣获旺苍县质量考核二、三等奖,靠的是什么?是教育科研。 城关中学从2001年10月开始,就踏上了教育科研这块宝地,截止2007年10月,整整6年,承研了一个市级课题和一个省级课题。支撑这两个课题的还有7个校级课题,12个个人课题。均已通过了结题鉴定。目前又承研了一个县级课题,已进行了开题论证。在广元市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定中,城关中学有三项荣获二、三等奖,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优秀学科教研组”。在四川省第二届、第三届、广元市首届、第一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评定中有两项获省奖,7项获市一等奖,1项获市二等奖,两项获市三等奖,获奖达40人次。在四川省第三届、广元市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定中,城关中学承研的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市政府二等奖。在广元市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中,语文教研组被评为优秀学科教研组。近几年来,城关中学的教师在国家级公开刊物发表教研论文3篇,在国家级出版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多篇,在省级内刊上发表各类科研论文9篇,在市级内刊上发表各类经验文章和教科研论文200多篇。 回顾这些成绩、成果和殊誉的取得,我们在教育科研方面走过了一条从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的不凡之路。这条路既是课题研究遵循的思路,也是教育科研的发展之路,现将我们在这条路上获得的点滴感悟和体验,谈与同行商榷。 一、研究教师的课题,必须研究课堂 从2001年10月开始到2007年10月结束,近6年来,旺苍城关中学承研的市级课题《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和省级课题《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都是研究教师的。而且是研究教师科研素质培养与科研能力提高的。乍看起来,这些课题研究应该是教育学院,教育科研部门或教师进修学校应该完成的师培任务,放到基层学校去做,真有点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口的味道。但是,实践告诉我们:研究教师的课题,基层学校不但能做,而且能做出成效。其秘诀就在:必须研究课堂。教师身在学校,心系课堂,魂牵梦绕的就是课堂教学。研究课堂的实质就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把研究教师的课题落脚在课堂教学研究上,就抓住了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专家、教授和专职科研人员所不能企及的,只有教师才能独享其福。 二、怎样使研究教师的课题走向研究课堂呢? 1、从课题关键词的界定或研发上,找准突破口 2001年10月,我校承研的市级课题《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关键词是“教师科研素质”与“教师科研能力”,我们是这样界定的:“教师科研素质”是教师本质的规定性,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产物,“教师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是“教师科研素质”的“表象”。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就是在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它们是两位一体的东西,但必须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来进行。这一界定,使我们找到了从研究教师走向研究课堂的突破口: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离不开科研活动的开展。于是我们就把研究的重点定位在通过七个校级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来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把七个校级课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构建了七个校级课题的21种课堂教学新模式,这样就使研究教师的课题自然落脚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上,给本来就找不到感觉的课题研究赋予了不竭的生机与活力。 在省级课题《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中,对关键词“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内涵的研发,冲破了专家、教授的思维定势,结合新课改理念和校本教研,赋予了关键词新的内涵,使这一研究教师的课题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的研究进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关键词,总课题组最先界定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观条件。它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后经姚文忠教授细化为:作为科学研究的思想者,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选择问题能力,表述问题能力;作为科学研究方案制定者,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包括:论述方案能力,确定指标能力,选择对象、确定研究周期能力,设计研究措施能力,明确研究形态能力,指挥和解释方案能力,调整方案能力;作为科学研究实验操作者,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包括:现场操作能力,运用措施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写作个案能力;作为科学研究的总结和著述者,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包括:汇总和分析资料能力,分析和处理资料能力,形成成果框架能力,写作及完成成果能力。在课题阶段总结中,省教院教研所钟所长认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包括课题研究能力,也包括教学研究能力,既教研能力。狭义的教育科研能力,仅指课题研究能力。在这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反复实践与研究,最后形成了共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浪潮中,应有新的内涵和特征。根据“宝塔式”教科研格局构建的研究措施,我们把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分为三个层级:即塔底是群众性泛研究,塔中为专题性类研究,塔尖是尖端性细研究。在群众性泛研究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指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课案设计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课后反思能力,案例撰写能力,教学叙事能力,经验总结能力等。在专题性类研究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指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尖端性细研究(个人课题研究)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指个人课题研究能力。即完成个人课题研究任务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个人课题选择能力,课题方案的制作能力,方案的实施操作能力,课题研究课的设计能力,经验论文、自测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通过分层研究,赋予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新的内涵,这一内涵的研发,把研究教师与研究课堂结合得更紧密了,使研究教师的课题自然回到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上。 2、从子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上,寻求最小切入点 2003年7月开始承研的省级重点课题《从“个人课研”入手,提高初中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是一个在市级课题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问题的针对性、切入角度的个性化和研究目标与内容的具体化为特征的课题。“个人课研”是关键词,也是特点和亮点。它是指教师个人独立承研并得到学校(及以上)教科研部门认可的课题研究。个人课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共确立了12个子课题(即个人课题)。这12个子课题在研究目标的确定上,竭力寻求最小切入点,使主要研究目标确定在课堂教学程序及结构的研究上。如史军老师在《体验性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操作性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把主要研究目标确定在“感受型”“认同型”“内化型”课堂操作程序的研究上;奉运林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把研究目标锁定在略读课实施“自学置疑——小组答疑——全班互疑——共同解疑”和精读课实施“情境激兴——读中导问——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的课堂教学程序研究上;曾杰贤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与“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把研究目标确定在“回环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生活——数学——生活”的研究上。由于研究目标的切入点小,紧扣课堂教学程序优化和结构改革,所以,通过课题研究,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师获得了科研教学双赢的效果。 3、从研究措施的制定上,突出最佳契合点 在省级课题研究中,为了避免教学科研两张皮,科研仅仅为功利的现象,把研究教师的课题,真正落实到研究课堂上来,我们在研究措施的制定上尽量突出最佳契合点。这一课题研究的措施主要有三条:实施“以研优教”的教师成长策略,构建“个人课研”多维管理模式和“宝塔式”教科研格局。特别是实施“以研优教”的教师成长策略这一措施,从内涵、特点与功能及评价指标三个方面突出了最佳契合点。从内涵上看,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成长主要是通过个人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实现的;二是教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个人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体现在管理过程,育人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上,落脚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三是对教师成长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成长情况来判定。 从特点与功能上看,主要突出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学论教”,扭转重教轻学的严重局面;二是:“以研验效”,杜绝奴性教育的短时效应;三是“双优(优研优教)定型”,树立教师科学发展观;四是“待遇从优”,尊重教师的成果享受权。 从评价上看,主要突出了四个方面:一是常规管理的有效度。主要包括:课案设计,重学重导,实用、有特色;课后反思及时、实在,有创意和独特感悟;训练精当、高效,无繁冗重复之嫌;作业评价多元化,重发展、多鼓励;形成性检测及时,教学措施有效度高;检测评价重提高、看发展、多激励等评价指标。二是课堂效率提高度。包括学生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及学习达成状态的提高度三项评价指标;三是统考成绩的可比度。包括:校内同学科相比,单科C率A率在平行班所占名次和县内同学科相比,单科C率A率在生源素质、地域差异、文化背景相近的情况下所占名次等两项评价指标。四是发展提高的明显度。包括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案案例或事例以及竞赛获奖层次等级;学生成绩整体提高的有效数据(参研前后比较)等两项评价指标。这一评价策略的实施突出了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使研究教师的课题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上来。 三、从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也是教育科研的发展之路 从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不仅是课题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也是教育科研的发展之路。教育科研要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是教书匠,更是研究者。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教师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的呼声越来越响,越来越亮。因此,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科研部门把教师的培训及研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力图通过他们去完成历史赋予教育的特殊使命。但是,仅仅把着眼点放在教师的培训和研究上,已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纯理论的包装,虚拟实践的炒作,视屏展播式的教学,作秀式的表演,理想化的科研,越来越令世人厌烦和唾弃。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学校这方热土,课堂这块宝地,越来越引起专家、教授的关注。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摇篮。真正的名教师不是吹出来、捧起来的。而是从课堂这块阵地上打拼出来、比斗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应是课堂教学的高手。教师的智慧与能力,首先应体现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从研究教师走向研究课堂,是历史为我们铺设的一条科研发展之路,我们旺苍城关中学正是沿着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往下走的。目前我们立项在研的县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已由前几年研究教师彻底转到研究课堂上来。我们深深体会到:从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不仅是课题研究所遵循的思路,也是教育科研发展之路,我们还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往下走,直到地老天荒。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七绝•观扬州延时大片,兼向制作者致敬 ,由研究教师到研究课堂 ——旺苍城关中学教育科研路径回顾 ... ... 》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1-04-27 20:17
    节日美文
  • 匿名用户 2021-04-28 03:34
    花的美句
  • 匿名用户 2021-04-28 14:30
    友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