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出的那个字
那天,到一个理发店理发,刚进门,突然就看到了小雨,她揽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坐在那里排号。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她还是那么端庄、俊俏,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依然是那么纯朴、澄澈。我明知故问:“来理发啊?”她指了指小女孩说:“是给她理,你也是来理发?”我说:“是啊”。我又问她:“这是你女儿吧。”她点了点头。后来我们就无话,都坐在长椅上等。其实这几年我已经渐渐地把她淡忘了,可突然这一见,又使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我们之间的一段交往。那年我因身体的残疾而被大学拒之门外,不得已来到邻村的一个加油站当收款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浸在高考失利的伤痛中,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就在这时,小雨走进了我的视线。那时她骑着一辆“木兰”,常过来加油。她个子不高,但端庄、俊俏,尤其是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着特有的纯朴与澄澈。我第一眼见她时就觉得面熟,但想不起在哪见过。有一次她来到窗前付款,我鼓起勇气问了一句:“怎么看你有点面熟啊?”她笑着说:“我就在这附近住,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她说话慢声细语,亲切大方,一看就是个纯朴友善的姑娘。从此我和她就认识了,知道她就住在加油站斜对面的一个胡同里,经常看见她骑着摩托车出出进进。小雨隔几天就会来加油,走到我收款的窗前,如果没有其他人,她总会和我聊一会。从谈话中我知道她在一个大型国企上班,她的家人费了很大周折才把她的户口转到这家公司,但她所在的那个分厂却经营不善,经常停产。有一次小雨向我诉说了她的苦恼:因为工厂经常停产,她的工资少得可怜,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和朋友说,车间一放假就是十天半月,她呆在家里是百无聊赖,想辞职换个工作吧,又舍不得这个来之不易的国企职工的身份。小雨最后说了一句:“我这些苦恼也只能和你说说。”我听了,心中微微一动,也忍不住向她坦露了自己的烦恼:收款员的工作非常轻松,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想学点一技之长吧,又不知道学什么好。她就鼓励我说:“早就听说你在学校时成绩很好,是因为你的腿才没被录取,你有文化有毅力,学什么也能学好,而我,只是初中毕业,心里很自卑,老觉得干什么都没有信心。”我没想到一个外表非常阳光的女孩内心却是如此自卑,就情不自禁地说出一些豪言壮语去安慰鼓励她。随着时间的延长,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小雨,脑海里经常浮现出她的影子,总盼望着她来,没事的时候也常盯着对面的胡同看。而小雨对我也越来越信赖,每次聊天都好象有很多话要说,但常常被其他客户打断,临走时她又显得有点依依不舍。和小雨聊天成了我最盼望、最开心的事。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两个人有许多相同的爱好,比如,都爱听流行歌曲,都喜欢用空白磁带录自己喜欢的歌。有一次,她说:“你给我录一盘歌吧。”我问她喜欢谁的歌,她爽快地回答:“你喜欢听哪首就录哪首,你喜欢的就是我爱听的。”这话被我同事听到了,他们就说这说明是她喜欢我,让我赶紧“追”她。虽然我分明感觉到小雨对我的好感,但说到谈恋爱,我想都不敢想,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天壤之别。她是个健全的漂亮女孩,而我却腿有残疾,我家境一般,而她的父亲却是村办企业的老板,财大气粗。沉重的自卑感让我把追求她的念头牢牢压在心底,这成了我心中隐隐的痛。我那些年轻气盛的同事对此却毫不在意,纷纷劝我要勇敢一点,向她当面表白。他们还常常给我创造机会,小雨一来,他们就全都躲出去,好让我把她邀进屋里坐一会。有好几次,小雨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可是面对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极度自卑的我却什么表白的话也说不出。有一次,戴着头盔的小雨让我帮她把头盔下面束在脖子上的绳结解开,我的手动了动,嘴上却说:“别解了,你戴着头盔更好看”。经过同事们的一再劝说和自己的一番思想斗争,我终于决定要用某种“行动”表示一下。我利用手中的“权力”弄到了一张可以免费加油的油票,送给了小雨,她很高兴,说一定要请我吃饭。同事们都说这是个好机会,让我不要错过,可我却黯然神伤。她骑着摩托车,可我什么代步工具也没有,能让一个女孩骑车带着一个拄拐杖的男孩子出去吃饭吗?这也太显眼了,别人看见会怎么说呀。如果我步行,可饭店都很远,根本就走不到。思来想去,我只能强装笑颜婉拒了小雨的多次邀请。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小雨来加油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有时候见她改骑了自行车。她对我说,摩托车太费油,她工资又少,不想骑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小雨把向我借的录音机和几盘磁带还给了我,说工厂又恢复生产了,没时间听了。同事们都替我着急,叫我快点行动,说如果不趁早,会让别人抢了先。我也很着急,但始终没有勇气当面向她表白。后来,我偶然从报纸上读到一个特殊的求爱故事。一个男孩想对一个心仪的女孩表白,可当面说又缺乏勇气,就想了一个特殊方式。他写了一篇文章,倾诉了对女孩的爱,然后寄给了报社。结果文章发表了,女孩读到了这篇文章,被男孩的特殊求爱深深打动了,两个人从此走到了一起。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文笔很好,我相信自己也能够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来。经过一番斟酌,我终于写出来了,并把它寄给了本地日报的副刊。不知道是我的文章确实打动了编辑,还是那个好心的编辑确实想给我帮个忙,一个多月后,那篇文章真的发表了。小雨已经不骑摩托车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和她见面了,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胡同对过的路边有一家商店,我和女老板很熟,没事时我就在她的店门口坐着,口袋里装着那张发表着我文章的报纸,希望能够碰到小雨,可一连几天都没有看到她。有一天,我又坐在那等,一面注视着胡同口,一面和女老板闲聊,结果就聊到了小雨身上(她跟小雨也很熟),她无意中说:“小雨最近订亲了,找了一个开车的”。我一听,放在口袋里捏着报纸的手不禁哆嗦了一下,心里好疼好疼……..后来,我终于看见了她的男友,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她站在他身旁,象依人的小鸟。后来,我买上了摩托车,再后来,我离开了加油站,到城里找了一份新工作。有时偶尔在路上遇到她,我们也只是打个招呼,便各走各的。我不敢看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因为我只要看一下,内心便会一阵隐痛。转眼好几年过去了,小雨已为人妻为人母。她过得好吗?幸福吗?有时候会想起这些问题。但一切都过去了,只有回忆。有时候在想,假如当时我毫不迟延地大胆说出了那一个字,结果又怎样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小雨当时对我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可无论结果如何,自己至少不会在今后为自己当年的犹豫和懦弱而后悔吧。当年没说出那个字,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老年抒怀》黄通健
? 老年人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老年给人生划上庄重而圆满的句号。老年人是最值得自豪、骄傲和令人敬佩的。红尘滚滚、世态炎凉、沧桑巨变、苦辣酸甜,有哪一位老人不曾饱尝!从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正如同庄稼、果树从幼苗逐渐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收获一样,这期间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烈日暴晒、霜打雪压、冰雹袭扰、最后才能迎来秋季那漫山遍野的一派黄金!金秋时节是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季节,难怪连古人都感受到老年期的无比美好,并为之短暂而惋惜。从而自内心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由衷感慨。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有着人类最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应深感晚年的幸福和美好。正如词坛泰斗乔羽所唱的:“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做一片夕阳红。”那样感到无比欣慰,而不应有红日西坠,末路途穷的丝毫悲凉。即便人生的了结也是自然规律,这正如日月有升有落、庄稼有种有收、花草树木有荣有枯一样,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而有所悲哀甚至造成人心惶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古人尚且如此从容慷慨,我们更应比前人更加心态平和,视死如归、襟怀坦荡,并百般珍惜健在人间的一切时光、发挥余热、再造辉煌。杜甫犹有诗云:“落日心犹壮”;曹孟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更应成为鼓舞老年人晚年奋发有为的千古遗训,呤诵着这些古诗名句,无不令人啧啧赞叹和荡气回肠,就连当代伟人毛泽东读后也发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感慨,我十分赞赏一位著名老教授说过的“生命从80岁开始”这句话。
切莫小看老人,甚至把老人视为无用、累赘和生活的障碍。在老年人广阔的心灵天地里也有探不尽、挖不完的丰富宝藏。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直到64岁和73岁才分别完成《焚书》和《藏书》两部名著的写作;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也是在1831年他81岁的晚年才全部脱稿的;参加过遵义会议的王稼祥同志的夫人朱仲丽也是在63岁才开始写作,却一发而不可收,陆续有十余部作品问世,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上起步最晚的作家。啊!我钦佩和崇拜老有所为的老年人,我用我对他们的尊崇之情将自己生命进程中的蜡烛点燃,祈盼自己也有晚年辉煌的明天。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没说出的那个字 ,《老年抒怀》黄通健 》评论列表(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