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 ,一个人的村庄

心脏搭桥

从没想到自己会跟“心脏搭桥”这四个字联系上。我自感身体一直很棒,走路、爬山、游泳、打球,我酷爱各种体育活动,甚至太极都能每天坚持打上一趟。这不幸来自黄山。一,祸起黄山黄山是我一直仰慕的地方,多少年魂牵梦绕,未爬黄山之前,先去了宏村,歙县等当地的风景地区,每日早起晚归,累的不行,但也乐在其中,但心中一直想象黄山的旖旎风光。终于到了黄山,排队坐索车,在爬黄山主峰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身体憋闷,腿无力、迈不开步,那憋闷不是吸不上空气的感觉,而只是胸部憋闷,腿也并不酸疼,但却跟灌了铅一样,不想迈步。幸好带着“速效救心丸”,当时也不懂,吃了两小粒,居然有所缓解,但一会又不行了,后来得知速效救心丸吃的太少,至少得七八粒才行。所以,虽然最后还想咬牙坚持上山,但中途的我还是无奈的坐了一段滑竿。稍微休息,这种症状很快就消失了。下山的时候,虽然路更难走,也时有上坡的时候,但总体好多了,这种憋闷的感觉,就再也没出现过。我幻想就是身体太累了,也可能是酸脸的量不够,没啥大事!二,锻炼加量回家后,决定增加自己锻炼的量。我住12楼,早晨的时候基本不坐电梯,直接步行上下。在学校,中午大约一个小时打乒乓球,下午课后打半个小时乒乓球,然后开一个半小时的车回家。没课的时候,早晨步行陪孩子上学,一般是20分钟急行、一个小时慢行。秋冬季节则开车送孩子上学,把车停在学校门口,然后跑步到红绿灯(大约500米),再步行进公园。沿着公园的环湖大道快走,大约每次5圈,一圈1.5公里左右。星期天则设计15公里的快走。在黄山发生的这种憋闷症状却始终没有再出现。慢慢地我放松了警惕,甚至天真的认为,这就是跑步时,肺部的一时气短所致的憋闷,时间长了就会缓解。殊不知,冬天的这种剧烈活动,对心血管威胁巨大,正加剧着冠心病发生的几率,危险慢慢袭来。三,疑惑增加又一次陪儿子走路上学,天空极为阴沉,雷声在乌云里闷响。大约走了有2公里左右,那种憋闷的感觉又一次袭来。此时,我竟天真的问儿子:“你跑步的时候,胸部憋闷吗”儿子说:“有啊,一会就过去了,再跑就没事了”!“我现在也是这样吧?没关系,一会就好了”。我这样想!但很快问题持续出现了。当时已经进入冬季,我今年穿的少,早晨跑步时,突然又出现了这种憋闷的感觉。我停了下来,不跑步了,改为打太极。可奇怪的是打太极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憋闷的感觉。我改为走路,开始还好,但只要超过1000米,憋闷的感觉就又出现了,跑步则是在500米左右,就会出现这种异常憋闷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怪,不是那种吸不上气来的憋,只是左胸部单纯的闷!这种状况断断续续大约延续了有3个月。四,情况转坏!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按照周末的习惯,沿着小区南门去“庆丰包子铺”吃早饭。这段距离大约有两公里,走到800米的时候,胸闷的感觉就又来了!前几个休息日中途也发生过,但一般到饭馆吃完饭以后,休息一下,这种症状就会消失。可这次却完全不同,我吃了2两包子加一碗粥,又买了二两带回家。休息下往回走。走出大约不到500米的样子,胸部憋闷的感觉又来了。以前每次往回走都会消失,这次怎么了?回来的路上正好路过朝阳医院,我下决心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在人不多,我挂上了心内科的号。时间尚早,医院还没开诊,先把包子拿回家。见到老婆,说了挂号的事,她说:“我陪你去吧”。“行啊”!没想到,到了医院我把症状一说,大夫直接就说了:“你住院吧”?“住院”?我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大吃一惊:“开什么玩笑”?也是啊!在我的一生中,医院我几乎就没打过交道!我极少得病、很少吃药、几乎没打过针、吊过瓶子,这些事,从来就没有“光临”到我的身上。所以医生一说住院,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对呀,让你老婆回去拿东西,你就不要走了”,医生直接给我留医院了。这打击也太大了!五,住院检查朝阳医院住院部。老婆在那里交押金、买饭票、领病号服。我在旁边发呆:身体一直很好,也没闹过病,每年还坚持体检------实在想不明白,一切就跟做梦一样。这是8楼心外科,白白的墙壁,长长的走廊,消毒水的味道直刺鼻腔,“安静”的醒目提示牌悬挂在廊上。我愣愣的几乎傻掉了,还是想不通,我怎么能得心脏病呢?老婆到了医院病房,我换上病号服,看到了住院的的病友,看来一切都是真的---病人都在那躺着呢!住院部的赵医生来了,她负责我的治疗和检查,看到我一脸的疑问:“别急,我们按照医院的流程,先根查病源”!1,身体检查开始了:心电图、X光、血压仪、动态、静态心脏检查、彩超、CT、心电图,心、肝、肺、脾、肾查了一溜够,没有问题!2,抽血化验开始:血常规、生化全项,什么胆固醇、微量元素、血糖、血脂、肝功项项不落。血的需要量自然也不小,为了取血方便,在静脉上安上了一个小管,就像“抽水机”,随时需要随时抽!但血液方面也没问题,就连血压都不高。3,上动态血压仪:24小时背着血压仪的盒子,睡觉也要背着不能拿下来。因为离家近,我经常偷着回家,憋闷的感觉还是有。病友们互相聊天,说看着我也不太像。我糊涂了:“检查结果还不错,到底有没有病啊”?4,结果终于来了。大约是住院的第四天晚上,负责我的赵医生,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她的桌上是我的各种检查资料,化验单厚厚的一摞。她拿起来挨个跟我解释,说了一通我的情况,“你血压高”!“血压高”?我不太相信。“对,血压高”!看到我怀疑的目光,赵大夫把动态血压仪的记录递给了我,我一看“可不”,白天一点事没有,血压高都是发生在晚上,那血压高的有180!“可我的心脏”?疑问。“嗯,心脏还不能确诊,现在唯一的确诊方法是做右支动脉造影”。“右支动脉造影”?听了这话把我吓得不轻。六,造影手术病友们早已把这种恐怖渲染给了我。“右支动脉造影”,就是在手腕割开一个口子,放个镜头进去,通过动脉,一直到达心脏,绘制成清晰的图像,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心脏检查方法。“疼,肯定是疼的”!病友们强调!“你想啊,手腕要割开,再放个镜头进去”?“我的天呢”我忐忑不安,这让我想起了“割腕”自杀:“这也太吓人了吧”?可一切已经摆脱不了,好像自己已经成了被推上砧板的“猪”,“该来的都会来”,由不得我了!做造影手术的那一天,早早就起来了。首先是备皮,一个小姑娘,带着大大的口罩,先用碘酒在你的大腿根、肚子等处抹来抹去的消毒。然后,用手拽着你的“小弟弟”在你的阴毛处喷上泡沫,再用保险刀片给你把阴毛剃光。早就听说过,这就是备皮啊,滋味真不好受:“太难看、太尴尬、太难为情了”!为缓解尴尬,人家还跟你聊天儿,我则“环顾左右而言它”。衣服脱光了,做好了手术前的一切准备,我被推进了造影室。因为恐惧,我已经完全麻木了。麻醉师介绍自己、主刀大夫介绍自己,我只是敷衍的点点头表示尊重,其实根本没听清什么。一个硕大的白色机器,主刀医生坐在上面操作。我躺在手术床上面,可以看到头上有一个电视屏幕。我不敢看,进入“冥想”状态。护士过来打了麻药针,又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沌状态------手割开了,“木木麻麻”的感不到疼痛,胳膊里似乎有个东西沿着血管在向上,快到达心脏的位置了,好像突然被释放了一种药,就像是受到了电击,“啪”的一声,瞬间感觉到了针扎一样的瞬间刺疼,一会就消失了。我忐忑不安的等着结果,就听大夫大喊:“病人血管堵塞点在三根血管的交叉处,且堵塞了95%,主任,病人不能安支架,只能做搭桥”!听到这里,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心也顿时凉了半截。本来还期盼着能在70%以下,或者哪怕是70%以上,能做个“心脏支架”也好啊,毕竟痛苦就小多了,但完全没想到,连安装支架都成了奢望!!这打击太大了!“完了”?我彻底被打蒙了!右支动脉造影做完,普通病房就不能回了,我被推进了ICU。七,隔离室ICU就是隔离室,完全的无菌操作,病人隔离,家属不能进来,只能独自一个人!只身躺在这间封闭的小房间里,不由得让我万念俱灰----昨天还欢蹦乱跳得一个人,今天就被宣判成了垂危病人?这让我实在接受不了!家人都候在走廊里,但不能进入ICU,只能来个代表。就像感觉到了死亡前的宰割,手术结果莫测:“痛苦、疼痛、开胸、切骨、拉肉、五脏易位”?“家人还能不能再见到?我的生命会怎样,就此完结”?“啊”,我的眼泪再也憋不住了。因为朝阳医院的心脏搭桥手术只能到东院做,那里离我们太远了,家属很不方便。经家人讨论,一致认为,要做这个手术干脆就去安贞医院!因为这个医院做心脏手术在北京是最好的,如果转院干脆去安贞好了。好在家里有认识人,又是一通联系,又是复印病例,拿右支动脉造影的光盘,朝阳医院真是不错,人家一切配合,所有的病例资料都可以提供,复印后全部可以拿走。但走的时候,朝阳医院要求必须租救护车,因为95%的心脏血管堵塞,时刻有“心肌梗死”的危险,人家承担不起、也不愿承担这责任。八,心脏搭桥救护车来了,我躺在担架上,被推进了救护车。我仰望车顶,不知还有什么“折磨”等待着我。大约10点多钟到达安贞医院,因为之前做了铺垫,手续办理十分顺利,直接就进了病房。北京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安贞医院也认可。给我做手术的主刀迟大夫还在外地做手术,明天赶回来。病房里人很多,除去5个病人都是家属,大家纷纷介绍各自的病情,也在讨论医生,看来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技术还是不错的,这给了我少许安慰。其实我已经不想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豁出去了,一切随他去”!第二天,又是手术前的消毒和尴尬的备皮,这是必要手续,一点办法没有。虽然才刚刮了两天根本没啥,但手术需要也没辙---又成了放在砧板上的“猪”!手术室里的一切,我已经完全回忆不起来,至今迷迷糊糊,就连怎么麻醉的都不知道了。只听说手术做了十几个小时,家里人在走廊焦急的等待,还不错手术顺利。待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人已在ICU。首先医生让我配合拔掉呼吸机,“吸气,拔”!随着拔掉呼吸机,就是深深的咳嗽和伴随着大块的深黑的痰液。此时,我感觉到了深深的、撕裂般的震疼!才发现胸部被敷上了厚厚的绷带,那里已经被切开了一个长长的口子。我自然是看不到的,我只能看到绷带,因为不能低头,因为伤口被缝合着,因为低头就是撕、拉、扯、拽的疼痛,所以,根本也无法看到伤口。麻药的劲头慢慢的消失了,不单单是胸口、肚子,腿也开始了疼痛!因为从腿上取走了一根静脉的一尺多长的血管。所以不能挪、不能动,不能大口的呼吸,只要稍不注意就是撕心裂肺般的疼。可能是天快亮了,大便的感觉来了,护士把一次性的大便器支好,扶我下床。可有人在旁边,怎么能拉的出?再说人家又是个女护士,也不好意思啊:“我自己来”!我把她支走了。估计忙吧?人家也并不推辞,推开门走了。我拽着病床,慢慢的坐在马桶上,不敢使劲、不敢低头,更尴尬的是擦屁股,由于伤口缝合拉扯,手根本够不着。咬牙,使劲伸手;咬牙,提上衣服;咬牙坐回病床;咬牙躺下!虽然困难重重,还是成功了!“哎”,真是死的心都有,却又无法死!饭来了,护士要喂我,我拒绝了,反正早晚要自己吃,干脆现在就开始锻炼,我咬着牙,自己吃!坐起来,扶好饭盆,咀嚼疼、张嘴疼、盛饭疼,所有的结果都引到一个字上----“疼”!大约过了24小时,我被推进了普通病房。家人已经雇好了护工,负责喂饭、上厕所等杂事。白天昏昏沉沉的过去了,半夜时分,胸口的伤痛把我疼醒了:“疼,实在是疼”!实在忍不了了,“小郭帮我喊大夫”!护工只能去值班室喊来了大夫,人家也没办法:“打一针杜冷丁吧”先止疼!然后又开了止疼药,疼痛终于有所缓解。可能是为了把麻醉药的药液残留弄出来,在医生的叮嘱下,护工隔不一会就会“啪啪”的给你拍背,让你咳出大口大口的深棕色痰液,随着护工的拍打、咳嗽的震动,那撕裂般的疼痛又是阵阵而来,让人痛不欲生。好在后来痰液慢慢变浅,里面的残留也排的差不多了。安贞医院的护工很负责任、很专业,因为我高胆固醇的不能吃,尤其是鸡蛋黄不能吃,所以为了不浪费,每次都是他自己吃掉。病房里虽然是男护工,但上厕所我还是不愿意用他,“那么臭,还是咬牙自己去吧”!人家也不错给我送到厕所里,然后我自己操作,但说实在话,蹲又不能蹲、坐又不好坐,擦也够不着,那痛苦和尴尬简直没法形容。护工等在门口,搀扶我躺回病床。早晨,护工给我刮了胡子,我自己拿湿毛巾擦了脸。护工又把头发给我擦了几下。因为头发不能洗,可太脏了也不行,因为伤口原因,不能感染,卫生是必须要讲的。当然,形象上也好多了。九,出院回家连进病房、带做手术,大约不到一个星期,按照安贞医院的要求,就准备出院了。1,出院就在早晨,不知护士给我打了什么药,结果过敏了!只感觉到冷,浑身哆嗦成了一团,牙齿“哒哒”的打颤,裹着被子,我依然是冷:“冷,冷”!我无望的大声叫着。医生也慌神了,紧急输液,在脖子动脉这个地方,切开了一个小口子,将药液直接输进去了。慢慢的感觉不那么冷了,我浑浑噩噩的睡着了。医生们在研究,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过敏,直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估计我是过敏体质,不知道哪个药和身体不对付,发生了紧急状况。护士长吓坏了,特意给我要了一间两人的病房,要求我多住两天,以便确诊病因。可人家也不容易,安贞医院的病房又紧张的很:“还是算了吧,按原计划出院吧”。家属在那里买紧身袜(裹腿用的,可促使毛细血管再生,不过因为太紧,我一直没用,浪费了300多元,自费呀),拿绷带、开药、办出院手续。护工小郭已经又找了一家,在那忙上了,祝福他吧,这个活儿也不容易!家里人用担架车,把我推到医院门口,我下来上了自家车,这次还好,可以不用救护车了。车外的天空湛蓝湛蓝,从进医院到现在已经10多天了,“终于回家了”,能从死亡的边缘回来,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2,回家车停在小区门口,家人在旁边搀扶着我。我费力的下了面包车,看着晴朗的天空、熟悉的环境、呼吸着寒冷清冽的空气,我的心说不上是抑郁还是开心,毕竟去时健康的我,回来已是病身啦。我一瘸一拐的往家走,这段路其实还不到200米,但对于拿掉了“大隐血管”的我,也是个不短的路程。走进楼道,上了电梯,走进自己的家门。第一眼看到了儿子,顿时两眼噙满了泪水,儿子也很激动。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到他了,自从进了医院,就再没见过他。因为他考试,怕耽误他,儿子懂事的过来搀扶我。到家后,才知道病痛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离去。3,护理从安贞医院做手术到现在不过一个星期,引流管虽然摘掉了,但感觉那依然是透气的两个小眼儿,不时地窝着疼。胸膛和左胸部的骨头被切开,伤口虽然缝合但没有拆线,所以,只能僵硬的动作,稍不注意就是撕裂般的疼。腿上更是麻烦,一条一尺多长的口子,由连在一起的纱布遮盖着伤口,不能迈步,只能拖着腿走,腿瘸瘸的,活动十分不方便。由于大隐血管切掉,血液向下没有出路,只能自发的寻找血管通道。白天坐立的时间长了,腿涨、脚涨疼痛难忍,为了减少腿部的疼痛,只要休息就必须把脚垫高。家人给我弄了个枕头折叠起来,把脚放在上面,这样血液不再往下走,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儿疼痛。胸部的疼痛最让人难忍,疼痛的时间也最长,说句夸张的话,那种“撕拉拉”的感觉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只要一动,哪都抻着拽着的疼。动手术已经三年多了,一道阴天下雨,这左胸还隐隐的疼呢!有个中药值得推介,叫“血府化瘀口服液”,吃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活血化瘀,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胸骨被切开,为保证伤口愈合的效果,必须要紧紧的绑上厚厚的绷带,以便切开的骨头能长好,也不至于驼背。白天还好,晚上最难熬,绑着吧,屋里有暖气,太热,悟的难受。不绑着,翻身或挪一下都牵拽着难受。胸口的骨头疼痛难忍,根本睡不着!可不睡觉也不行,心脏的负担就会加重,伤口无法很好的痊愈。所以只能吃止疼药,但这个药的依赖性太大,对身体也有很大的伤害,最后咬牙停药。“可疼啊,睡不着”,在医生的建议下又改吃“佐匹克隆”这种安眠药。哪想到安眠药的依赖性更强,为了戒掉安眠药,两年间曾经努力了数次。第一次最困难,越怕睡不着,就更睡不着,听音乐、熬夜、看电视,数数儿,什么办法都用过,失眠的感觉随影相随,最终宣告失败。没想到这一来,给家人也造成了一种恐怖的心理。老婆、儿子都怕了,只要听不到我的呼噜声,他们也失眠。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次,在最后一次我咬牙坚持了三天,终于能睡着了,再也不用吃安眠药了,又恢复了得病前的我,不单单是身体,这在精神上也是最大的胜利!十,术后换药因为动完手术没几天就出院了,伤口的恢复又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所以隔几天换一次药是必须的。1,在家换药在医院的时候,老婆就已经在护士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给伤口清洗、消毒、换药、敷纱布绷带,并带回了几副医院配好的绷带、纱布、碘酒等。第一次换药是在家里进行的。动手术后还没有亲眼看过自己的伤口,带着忐忑和不安,待老婆揭开腿上的伤口后,真是不认卒看。那是由三块长方形纱布棉花连接而成。先揭开胶带,再用镊子,将纱布一块块揭开。青紫色的伤口、渗着粉黄色的血水,直映眼帘,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咬紧牙,她则用碘酒慢慢擦拭、清洁、消毒。碘酒的刺激加上伤口的疼痛,不由得使人“呲牙咧嘴、倒抽凉气”,我咬牙忍着。此时,可以清楚的看到,伤口的缝线,就像一条弯曲的小蛇,从膝盖的左侧开始,弯弯曲曲的穿过紫色的伤口,一直到踝骨附近消失。一尺多长的伤口,让我几乎成了伤兵。腿上的伤口不用低头就能看到,胸部的伤口因为缝线的撕扯不能低头和弯腰。“看不到咋办”,老婆还真有办法,她用手机给我拍照片。说实在话,那照片真是惨不忍睹,让人不能直视。从肚脐开始,一直到锁骨,全部用绷带纱布敷盖着。打开绷带,最底下是两个小眼,是引流口,红紫色,是用来排胸液的。再往上一点就是那巨长的伤口。青紫色的伤口还渗着血液和体液的组合,白粉色的缝线,将两个切开的伤口,弯曲的缝合在一起,就像一条在胸膛上爬行的怪物。她拿着镊子、夹着棉球、蘸着碘酒,轻轻擦拭,虽然动作是如此之轻盈,但即便如此,那疼痛也是刺痛心肺,让人“咬牙切齿”,不由得连声呼喊:“疼,疼”!可以说,每次换药的过程,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和考验。绷带是制式的,长长的一条,近一尺半长,是制式的,接开胶贴就可以使用。医院只给配了三张,在家里换完后就只能到医院去了。腿上伤口的缝线是身体能吸收的那种,不用拆线。胸口的缝线则不能吸收,是必须要到医院去拆线的。2,医院换药医院带回来的绷带纱布用完后,就只能到医院去换药了,好在朝阳医院就在附近,不用专门去做手术的安贞医院了。医院换药就像过鬼门关,因为医院病人多,要挂号、分诊、治疗室排队、等护士,时间上太要命,每次都要半天儿时间。家里换药就好多了,虽然手艺不如人家专业,但毕竟只有自己一个人,又是在家里,多慢都不着急。去医院换药可就完全不同,麻烦多了。可以说,每一次到医院换药都是对我身体生理、心理的一次严重考验。首先是走路,因为家里这边走的是医院的后门,路还没完全修好,是弯弯曲曲的石子铺就的羊肠小径,既没办法坐车、也没办法打车,只能走着去。到了医院后门,要走一段路,进到医院大楼里面。在医院大楼里,更是要走一段长长的路到挂号处。所以,说是路不算太远,可实际路并不近。我腿不能走快,“腿疼啊”!老婆旁边搀着,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尤其是开始的几次,那真是一段痛苦的路程。我只能咬牙坚持,心里说:“慢慢的走吧,总会走到的”!再有就是当时这天气,二月份的冬天,正是外面巨冷、屋里巨热的时候。外面气温低的,恨不得能把你冻死,我必须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可到医院里面却是空调,温度高的能把你热死。因为病人多,挂号都费劲,还要分诊,然后到换药室等侯。如果有座位还好,没有的话就只能站着,病体是绝对吃不消的。站在换药室外面,热的没有办法,头上、胸口的汗是最容易出的,一会的功夫,伤口就被汗液杀的生疼了。好容易进到换药室,衣服一层一层的往下脱,护士倒是手脚麻利,换药、拆线,疼痛虽然也是避免不了,但终归还好。往上穿衣服又是一个难题,要先走到医院门口,稍微凉快一点,在一层层的往上穿。由于伤口的牵扯,胳膊没办法弯曲伸进袖子,只能家人举着衣服,我一点儿点的往里穿,又是一身汗。总之,换药、拆线的那种痛苦、尴尬和别扭,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还好,经过几次换药,伤口慢慢痊愈,最初的痛苦终于熬过去了。十一,术后恢复术后的恢复最重要,除去药物治疗外,身体锻炼是最重要的,不能不动,也不能太动,过于激烈的运动还不能做。1,吃药,一天到晚就是吃药,开始药比较多,早晨是倍他乐克、波利维、吉安脂片。中午是吉安脂片。晚上是阿司匹林、他町、倍他乐克、吉安脂片。睡觉前还要吃止疼片,后来是为了睡眠的佐匹克隆。为了更好的恢复,又吃了中药,血府化瘀口服液、苏心丸,因为有鼻炎有时候还要吃过敏药,感冒药。老婆戏称:“你就是一个药罐子”!“是啊,打开盖儿,什么都往里倒”,我自己解嘲的说。2,睡觉睡觉成了最难受的事,关键是伤口在胸前,造成左右都不能侧睡。老“仰面朝天”也累呀!向上起身时最困难,直接向上是不可能的,腹部、胸部都不能吃劲儿,只能向右一点儿,就像打滚儿,然后才能向上起身。翻身是根本不可能,因左侧的胸骨被撬开,绝不能碰!右边稍好。即便是三年后的今天,虽然伤口完全痊愈,但左侧依然不能重压,只能是右侧睡觉,但向上起身已经好多了。下午觉很重要,无论时间长短,睡上一会午觉,对晚上的休息是个补充,对白天的劳累也是个解放的过程。实践说明,休息好十分重要,否则身体也恢复不了这么好。3,锻炼

一个人的村庄

母亲一大早就现在路口,对着过路的车子一个劲的招手,有的车子停了下来,有的不理不睬,呼啸而过。母亲这样灰头土脸的​挡了一早上的车,终究还是没有车子停下来把我捎到镇上。母亲有些失望,骂骂咧咧的走进了有些破落的院子。大年三十急匆匆的回到家,过完年就要赶着去上班,我们这群人似乎从没有停下来过,不是急匆匆的做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就是急匆匆的赶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的生活被某种未知的理由绑架了,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了这种绑架。母亲有些不快,因为平日里这里来来往往的车很多,今天我要走了,却没有一辆顺路的车。镇子离村子有一段距离,这段路我走了很多年了,以前不觉得漫长,陪着母亲一路走一路听母亲唠叨,这条路竟然无比漫长。母亲很少像这样陪我一路走一路说话,似乎岁月苍老了面容也苍老了母亲坚强的心,在母亲眼里,我似乎还是那个去镇子上上学住校的孩子,生怕少说一句,我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了。​我害怕这样离别的场面,以前害怕未来的路,一转眼能看到母亲,心里就不会害怕,如今一转眼看到母亲,心里就不可抑制的难过,终究我成长成了一个不畏将来,却害怕亲情一点点消失​的人了。母亲看着我上车,还不放心,看我把背包放好,坐在靠窗子的座位上,嘱咐我路上多操心。我一一应承下来,并语气强硬的让母亲回去,我生怕我一不小心就让泪水夺眶而出,我害怕看到母亲流泪,更害怕母亲看到我流泪。赶走母亲后,我把头靠在窗口,故乡的风轻轻柔柔,故乡的泥土越来越淡了。在反光镜里,我看到母亲还站在​我上车的地方,目送载着我的汽车渐行渐远。城市浓烈的汽车尾气瞬间就吞噬了故乡的味道,离开故乡一步,我就不再是那山那水那乡音。车上的人相互问候,年轻的心从不知道故乡之外就是他乡的道理,习惯了四海为家的闯荡生活,故乡不知不觉间就成了驿站。​村子安静的害怕,母亲说,你一走,就带走了整个村子。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很难想起那个村落,城市的钢筋水泥已经深深地埋进我们倔强的灵魂,我们看似冰冷坚强的外表下,一颗心早已支离破碎,千疮百孔。一个人,一座城,母亲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却永远记得我所在的那个城市某个鲜为人知的站台,就如同我似鱼穿梭在城市的汪洋之中,却永远知道家的方向。那些被时间忘却的记忆,在某一个角落等着我长大、变老,最后镶进我的灵魂里。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心脏搭桥 ,一个人的村庄 》评论列表(3)

  • 匿名用户 2020-11-15 20:17
    心痛的句子
  • 匿名用户 2020-11-17 01:26
    朱自清的优美散文
  • 匿名用户 2020-11-17 05:05
    抖音关于奋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