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菜情结 ,梦想之想

我的野菜情结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即将步入花甲之年。时光带走了许多许多,繁纷的往事大多渐渐模糊起来。唯独有关野菜的记忆始終清晰如初,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野菜情结愈加的浓厚。 我的家在陇中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区位偏僻,信息闭塞。 父亲是憨厚老实的农夫,矮墩壮实,在旧军队认识了有数的文字;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农妇,一对曾经被缠过的半大不小的脚,身体单薄廋削,一字不识。 我出生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时段,外患内忧,人祸天灾,家国两难,史称三年困难时期。依靠着国家的全力救助和自身的顽强抗争,大多数人总算熬过极其艰难的三年,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种种的原因,如何填饱肚皮依旧是此后十多年间人们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 在那困难的岁月里,形形色色的野菜就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刚会记事的我就已经熟识了苦苣菜、蒲公英、车前草等好多种家乡的野菜。学会了食用野菜的辨别,采挖,裁拣。从童年到少年,野菜都是我们的重要食材。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几乎顿顿离不开野菜相伴。尤其是苦苣菜,母亲用它和着少量的面粉变换着做出不同的食物,苦苣饭,苦苣饼,苦苣箘箘,苦苣浆水等等。略带着苦涩味儿的野菜食物,虽然谈不上香田甜可口,但却实实在在的帮助人们度过了灾荒,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养活了我们的生命。朴实的母亲常常带着认真和感激的神情说,是苦苣菜救活了我们。 不幸和困难总会过去的。时光的步伐迈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华夏大地,城市农村,北国南疆,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绝大多数人再也不会为吃饱饭而愁肠百结,自然也不再为填饱肚子吃糠咽菜,辛劳一生的父母早已故去,我也早已离开生养我的故乡谋生了。但是每当回忆当年,母亲提及野菜时那感激认真的神态依旧在我眼前浮现,一朵朵鲜嫩的野菜仿佛在我眼前灵动,一缕缕野菜的清香真切地在我心头飘荡。我对野菜产生了一种独有的情怀。无论是因公下乡,还是走亲访友,亦或是休闲旅游,触景生情,每当看见那熟识的野菜,总是感到格外的激动 ,格外的亲切。 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忘不了家乡的的山山水水 ,尤其忘不了家乡的野菜。

梦想之想

人各有志,梦想自然也不尽相同。但同为“人”,也不应该,或者说不允许,把这个“不尽相同”无限制地扩大到哪里去。换句话说,每一个个人的梦想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并非什么理论家,往大的道理上想说也说不清楚,就只能就事说事,从身边的小利小害说开去。 梦想总应该是向往好的,今天比昨天好了,明天还要更好,于是就有新的想法了,新的做法了。这也是梦想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说首先对自己有利,至少是不能伤害了自己。如果伤害了自己,那就不能算梦想,而是梦幻,甚至是恶梦。人具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不然人类也不会繁衍存在于今天。但作为一个个个体的人,有时也会做出戗害自己的蠢事来。最要不得的是打着梦想旗号的蠢事,如无限制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不择手段地企图升官发财,以及目空一切凌驾社会之上等等。因为这一切,每时每刻都损害着你的肉体与灵魂,甚至使你脱离于人群,对立于社会,最后变成茕茕孓立,形单影只,甚至中道而殇。 梦想也应该是利己而不损人的,所谓“己所勿欲,勿施于人"是也。利己而不害己不容易做到,既利己又不损人就更不容易做到。因为利己而不损人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有社会客观的标准的。这个标准,既有伦理道德的,也有法则法规的。这就不能由着性子来,跟着感觉走,凭着好恶做,而是要有一点自觉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欲望是肉体的声音,而良心是灵魂的呼唤。这点自觉只能来源于灵魂的净化,良心的发现,而不能凭着野兽般的欲望,甚至凭藉某种攫取的权势,张开饕餮大口,去吞噬他人,吞噬社会。这样的结果不言自明,历史早已作出了无情的审判。 梦想的最高境界当然是利己利人利社会,这就是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天下为公”了。有人说如果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不更好吗?那当然是好的,但却脱离了社会的现实。不但现在做不到,恐怕将来也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是指为了他人,为了将来,而去牺牲个人的、眼前的利益,那是好的。但这也只能是“小我”之“己”,能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世界上完全没有“利己”目的梦想是不存在的,伟人说只有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能解放自己,只不过这个“自己”是一个被压迫破剝削的阶级而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总和”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和谐社会也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好,这都是新的很好的梦想,与古人天下为公的梦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是应当成为天下之人、共同体之人共同的梦想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让这样的大梦想怎够包容社会各个人群、每个个人的小梦想,甚至是能够去包容那些利害冲突人群的梦想。记得也有一位老人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社会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一样,只能顺其自然,让其按其自在的规律发展。现在不讲阶级和阶级斗争,但不等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就不存在了。社会上各种所谓思潮的出现乃至冲突,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不同思潮代表不同利益,代表不同梦想,代表不同人群。掩盖不了,也消灭不了。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上,什么梦想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什么梦想就会为上。 但梦想归梦想,它跟现实之间的距离还很大很大。梦想无论大小,总是主观的东西,符合不符合实际,也不能凭少数人说了算,更不能去灌输,强加于人,那是很危险的。我们曾经有过“大跃进”、 “赶英超美”的梦想,因为不切实际而吃了大亏。今天梦想虽然不会重蹈覆辙,但也要有前车之鉴的意识。特别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能不顾条件的许可,把加油干变成蛮干乱干。现在的家当多了,环境更复杂,一旦有什么闪失,损失也会更大。梦想只有一步一步地实现了,才会带来更大的希望。新梦想应该建立在实现了的老梦想的现实基础之上,而不能只是用新的梦想去覆盖在老的梦想上面。 梦想人皆有之,梦想之想也人皆有之。愿我的梦想之想不会成为多余之想。 二0一八年七月四日搜索复制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励志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我的野菜情结 ,梦想之想 》评论列表(2)

  • 匿名用户 2020-12-03 15:20
    经典温馨表白句子集锦
  • 匿名用户 2020-12-04 09:34
    抖音关于奋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