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好词佳句
1. 诗词名句 李清照
李清照诗词名句举例 李清照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孤雁儿》: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凤凰台上忆吹箫》: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如梦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鹧鸪天》: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蝶恋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2. 李清照诗词名句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蔬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秋箪凉。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冷时,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 如梦令 李清照好句
一、《如梦令》原文: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
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
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
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
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二、李清照好词句: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
4. 李清照的名句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孤雁儿》: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凤凰台上忆吹箫》: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如梦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鹧鸪天》: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蝶恋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5. 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言为心声,不平则鸣,提到李清照的“诗词名句”就不得不与她的身世浮沉联系起来。李清照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苦难。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
随着丈夫赵明诚的出仕,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如果把李清照前期词作中所表现的情感世界分为两半,可以说一般是对丈夫的钟情,另一半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二)后期:
靖康之难后李清照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人生命运的剧变,也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关于李清照的好词佳句》评论列表(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