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之四 第一次看电视 ,欲成大事,一定要记住这50句话,用心你看看吧!
•浏览 244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之四 第一次看电视
滚滚长江东流水,悠悠往事岁月情。 1976年春的一个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发现三年级教室乐开了锅,我的同桌陈永华手里拿着铅笔盒兴高采烈地笔划着什么,所有同学都围绕着眉飞色舞的他津津有味地听他的“新闻发布会”。原来我们20大队刚托人花了400多元钱从上海买回来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尽管那台电视机的屏幕很小,但在那物质匮乏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证购买的岁月里,不要说在乐余公社,就是在沙洲县,它绝对算得上是非常稀罕的宝物了。近水楼台先得月,陈永华已经跟随当时在大队靠球厂上班的父亲先睹为快了,勾得我们恨不得马上看到那台电视机。那天全班所有的人兴奋得一点儿上课的心思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下午大队广播通知:“社员同志们请注意!社员同志们请注意!今天晚上我们大队放电视。”就这一吆喝,使整个大队的男女老少乐翻了天。尤其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使出吃奶的力气喊:“看电影了!看电影了!”仿佛要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全世界的人。 一开始我们还误以为是放电影。那时看电影,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简直是一种奢侈高档的精神享受。每次放电影,大家自带板凳,从四面八方赶来,拥挤着聚集到长江小学的操场上,这里很快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次我们赶到学校,发现“上了共军的当”,操场上没有多少人,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在靠球厂放电视。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靠球厂。老远我就看到工厂前的那块空地上,早已经人满为患,大家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后来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凭借身材瘦小硬是从人堆里挤到了前面,随手抓了一把稻草,坐在地上。这时我发现旁边的草堆上也趴满了人,连树丫上都骑着人。再来晚了的人只好站到河对面的田埂上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我们这边张望,还有不少人只好站到电视机背后把电视机当收音机听。 夜幕降临,放映的时间到了。观众们马上安静下来,我们纷纷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电视屏幕。可惜当时信号不好,收看效果极差,李主任使劲地把电视天线转了又转,荧屏上总是出现密集的横纹或满屏的雪花,李主任用力拍了几下电视机,电视机不高兴了,就开始“罢工”。人群中不断发出“嘘——嘘”的倒彩声,急得李主任满头大汗。后来,部分见势不妙的观众开始主动撤离现场,但更多不死心的观众仍耐着性子继续等待,最终放映员实在无计可施,无奈地上演了一出“看不见的电波”,我们只得扫兴而归。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几百人挤在一起争看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是不可思议滑稽可笑的事情,可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的确是充满了神奇的期待。那次很多人和我一样兴奋,虽然没有看到电视节目,但总算见识了比电影更高级的电视机。那年夏天唐山大地震后,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晚上住在用毛竹和油毛砖搭建的简易棚里。开学后我们到3小队竹园林里上课。9月9日,毛主席逝世后,我们大队的那台电视机终于显示了威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队礼堂设置了灵堂,电视机放在最前面,连续多天播放中央电视台实况,供大家排队分批观看吊唁伟大领袖毛主席。17大队和19大队的男女老少也都前来参加吊唁活动。所有的人都哭得眼泪汪汪,有的嚎啕大哭,还有人捶胸顿足,真比死了亲爹娘还伤心,仿佛天坍塌了一般。经过电视机前面时,我清晰地看到电视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排着长队泣不成声地向毛主席遗体三鞠躬。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电视。 今年春节回老家陪老母亲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到深夜仍意犹未尽,说起第一次看电视时的情景,母亲深有感触地说:“电视虽小,发展变化却很快,全靠了党的英明政策,国强民富电视就亮!” 母亲说得真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电视事业有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电视机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平到液晶,从大功力大屏幕到绿色节能环保;电视信号从无线到有线;电视节目从单调枯燥到丰富多彩。太平盛世喜事多,我深信随着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安康,未来的电视也一定会越来越精彩!字数15742018-12-9修改 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沈汉彬
欲成大事,一定要记住这50句话,用心你看看吧!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美文摘抄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之四 第一次看电视 ,欲成大事,一定要记住这50句话,用心你看看吧!》评论列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