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物候现象的优美句子

1. 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 名言 词语

节气,物候与谚语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它包括三个方面: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麻雀囤食要落雪.狗进灶,雪就到.猪衔草,寒潮到.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布谷布谷,种禾割麦.黄鹂唱歌,麦子要割..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蚂蚁垒窝要落雨.燕子低飞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露水重,天气晴.霜夹雾,旱得井也枯.霜后南风连夜雨.。

2. 写出一首含有物候现象的诗句

1、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大家知道:桂花是秋天开的。但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景。

2、王安石《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苏东坡想黄花即菊花,菊花秋天盛开又怎么会落花满地呢?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于是安排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 有关物候现象的诗句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冬) (有雪啊!)

2.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早秋) (萤火虫是夏天的,残萤就是夏末,早雁自然是秋初。)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初夏) (黄梅时节就是春末夏初。)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 (荷花不是夏天开的吗?)

5.花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晚秋) (菊都残了还不是晚秋?)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 (杨柳风是春风)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早春,草刚刚长出来,所以近却无。)

4. 有关物候现象的诗句 急

简单些说,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我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水槛遣心》)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黄巢《题菊花》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凋零,蝴蝶敛迹,虽不着一“秋”字,秋令的阵阵凉意却扑面而来。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涉笔物候的古诗中往往会看到前人的农事和军事活动。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这两句写江南晚春乡村的诗,藉蝴蝶入菜花的描述衬托农夫农妇农事忙碌。再看文同的《早晴至报恩山寺》:“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独卧斫桑稀。”上联描绘了一幅远山高林、野鸟飞翔的生动画图;下联写了春夏之交农夫农妇收麦、整菜、采桑、喂蚕,忙碌不堪的情景,亲切动人。而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则是写行军打仗:敌人夜逃,雁群惊飞,由此引起我军大将的警惕,遂率领士兵追赶敌骑,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5. 有关“物候现象”的诗句有哪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张继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山行》杜牧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6. 写出一首含有物候现象的诗句

1、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大家知道:桂花是秋天开的.但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景.2、王安石《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苏东坡想黄花即菊花,菊花秋天盛开又怎么会落花满地呢?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于是安排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 与物候现象有关诗句

有关气象物候的诗句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屏迹三首》之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欧阳修《鸟啼》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有关气象物候的诗句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屏迹三首》之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欧阳修《鸟啼》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8. 请写出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介绍着一种物候现象.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道出了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山地垂直气候与诗歌唐代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 100~1 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原创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写物候现象的优美句子》评论列表(0)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