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白马湖,看印度

300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萧瑟白马湖

  在这萧瑟的初冬,去白马湖景区游玩,却越发地觉得萧瑟了。  杭州的白马湖景区在新建的滨江新区,在新闻里听到过多次,主要以举办杭州国际动漫节闻名。而上个星期六,更是在白马湖广场举办了万人挑战吉尼斯排舞纪录活动,电视上进行了直播,满满一广场的几万人在歌声中起舞欢跳,空中飘扬的红旗气球招展,真是热闹非凡。于是这个周末便慕名前往。  站在白马湖边,微风阵阵,吹着湖面涟漪不断,湖面上的落叶孤苦无依地飘荡着。开阔的水面显得周边的建筑很是高大,拔地而起似的。远处动漫广场的建筑是奇特的不规则造型,有的半圆形,有的四边形,有的五边形,倒是和平常火柴盒子般方方正正的楼房不同,仿佛是一堆孩子的拼图玩具,散落在湖边等着人去摆玩。  看了看景区门口的示意图,白马湖面积很大,湖中小岛通过十几座小桥相连。不过大多区块都还未建好,只是保留着荒地农田的原样。于是决定在已经建好的西部景区游玩。  沿着石板路蜿蜒绕水而行,一会是一处亲水平台,一会是一道九曲长廊,一会是拱桥跨水,处处林木掩映,曲折藏幽,典型的江南水景风格。和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很相似,不同的是,”花港观鱼“里经常是游客摩肩擦踵络绎不绝,而这里除了景区的工作人员,几乎看不到其他游客。还真是空旷清静呢。  天空阴霾,寒风恻恻,湖中水面清寒,微波潋滟,远处水天颜色相近,看不出分界线了。湖边一丛丛的菖蒲,绿叶细长,临风如带,显得风姿卓约。而芦苇已是衰败,不见白色芦花,只剩枯萎发黄的杆叶,一堆堆立着,倒像是秋天稻田里收割完后的稻草。这时节最好的是美人蕉了。湖岸边的美人蕉碧绿阔叶中点缀着黄色的花朵红色的花朵,仿若一群美妙女子出来游玩,在湖边搔首弄姿地“对镜贴花黄“呢。景区里有一块很大的月季花田,十几条田垄种满月季花,可惜只有一两条田垄里的花开了,其余大多还是稀疏的枝干,零星挂着枯萎的叶子。可能刚种下不久吧。想象着等到这些花全部盛开的时节,这么大的一片花田,应该会纷繁美丽得惊人吧。游步道外侧的一边种着高大笔直的杨树。这一排的杨树在风中哗哗地呼喊着,似乎在给风加油助威。这风便越发起劲了,不把人吹得全身冷透绝不罢休。那黄黄的巴掌一般的杨树叶子,一片片地被吹落,旋转飘零着落到水面,随水波流动。一阵风过后,对面小岛的绿树丛中,两只白鹭翩然飞起,落在岸边的浅水滩上,然后静立不动,变成了两座雕塑,而水中白鹭的影子却随着水波晃动着,好像那水里的白鹭才是活的似的。岸边一处水湾处搁浅着一只小木船,大半个船身没在水里,船体颜色腐旧,想来已是弃之不用很久了。真是“寒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啊。  游步道一拐弯,一座青瓦白墙的建筑,围绕在树丛中。高高的马头墙飞跃在树丛上空,三层跌落,错落有致。地图上写着这是朱德庸幽默馆。据说这个幽默馆,是朱德庸亲自设计的,馆内处处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幽默。想着可以到馆内避避这冷风,顺便欣赏一下朱德庸的幽默设计也好。来到馆门前,窄窄的两扇门却紧闭着。门上漆着白漆,和墙一般颜色。门框四周围一圈褐色的石条,古朴厚重。门上狮子头的扣环冰冷沉寂,轻叩亦无声响。  初始看地图的时候,以为从饮马桥走到动漫广场会很远,不料只绕了几道水湾,渡过几座小桥,很快动漫广场就在眼前了。站在白石板的动漫桥上,一边是现代建筑,一边是江南水景,古典现代两种风格,就这样过渡融合了。现代建筑钢筋铁梁,暗黑的玻璃幕墙泛着冷冷的光。江南水景亭台石桥花木环绕,幽深的湖面黯然惨白。都是一般地凄冷着。想着上星期在电视上看到的万人跳舞盛况,似乎连空气都欢乐着,和今日的情景真是天差地别呢[美文阅读www.meiwen.com.cn]。  这寒冷的冬天快过去吧。到时候太阳明亮地照着,花艳丽地开着,水温暖地泛着绿,人们便会出来玩了,气氛也就会热烈起来了。没有人的风景,到底是无趣极了。

看印度

十几年后又踏上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且又故地重游了班加罗尔,这座有着”印度硅谷”之称的花园城市。原本担心记忆中那满城密布的大榕树会不会像国内某些古城古树那样的命运,却惊喜地发现它们居然依旧繁茂。虽然城中原来的土路已改成了水泥路面,但大多依树而建,尽管这样道路显得狭窄而不规整,尽管车辆拥堵时有发生,但我明白这是对于这座古城来说最好的结果了…… 再次进入当地著名的ISKCON神庙,信徒们依旧熙熙攘攘,安静有序。没有香烟缭绕,没有狂热的膜拜,人们都赤着脚,或扶老携幼,或成双成对,有的手捧一小朵黄花,表情宁静自然,就好像平日里喝一杯水那样习惯而普通…… 看来这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并未给这座古城的风貌以及生活在此的人们带来太大改变,虽然它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前5大信息科技中心之一,虽然它已经有近千万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从事IT行业。 一直以来都觉得国人对印度这个邻邦了解甚少,即便是现在出国旅游人潮汹涌,也少有人将印度作为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人印象还是来自于西方媒体选择性的报道和国内媒体偏向性的引用,例如贫穷落后,治安混乱,还有种姓制度的愚昧,宗教冲突的野蛮等等,其实在我看来偏见居多,试想一个曾经有着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比肩的伟大文明,近现代史上又无大规模内战和文化清洗,并且实行西方式民主制度六十多年的国家,真会那么愚昧?一个诞生了修心济世的佛教的圣地,一个有着多种浓厚宗教信仰传统,吃素的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国度,能有多么野蛮? 于是我更愿意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印度这个国家: 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来印度,让我震撼的不是德里和孟买贫民区里人们的生活状况,而是他们对贫穷不加遮掩的态度。特别是在那些孩子们的眼中,似乎看不到一点悲苦和无望,几年前引起国际轰动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对此就有非常真实的描写。其实贫穷并不可耻,也无需刻意掩饰,只是当下物欲至上的世俗观念深入人心,而这种只有宗教情怀才可以理解的境界反而被曲解和误读,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贫穷的人都是痛苦的,似乎贫穷本身就应该是罪恶的。 我眼中的印度人是自然平和的。接触过的印度普通人,从商贩,保安到清洁工,大多和蔼友善;一路上不时看到牛,狗,甚至猴子在周围闲逛;车辆和人群穿梭于枝繁叶茂,色彩鲜艳的花草树木之间;经历过一次车辆碰擦的小事故,司机捡起撞掉的反光镜,双方打了个招呼各自继续上路......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时出现过的一些诸如盲目崇洋媚外,炫富仇富等问题,我在印度一直没有发现。与当年国内开放之初相比,印度人似乎比国人多了些乐观和自信:或许这与近代史上被英国直接统治近百年以及英语的普及相关,他们不缺乏对西方文化及制度的了解,也无太多沟通的障碍,所以在欧美生活的印度人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也更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并在职场上获得巨大成功;与当下国内过度物质化的风气相比,印度人又似乎多了些自律和平等:除了宗教的原因之外,实行的现代西方民主制度也应该对此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实印度近二三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只不过是被经济发展更快地中国盖住了风头。尤其在改善民生方面,印度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从10年义务教育,公立医院免费医疗,到基础设施改善, 以及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都获得长足的进步。连最根深蒂固, 也是被外界诟病最多的种姓制度,现在也在政府推动下被弱化成职业或阶层的划分…… 印度当然不是完美的理想之国,面临着所有发展中的国家都经历过的各种问题,而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历史和传统文化悠久,多种族多宗教,又实行联邦制的大国来说,更具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而我更愿意撇开偏见,客观分析,以善意和积极的眼光看待印度的现状以及未来。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短篇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萧瑟白马湖,看印度 》评论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