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日记的优美句子

191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1. 读《马燕日记》有感

读《马燕日记》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马燕日记》。

马燕,一个生活在宁夏山区的女孩,偏僻的村庄,贫瘠的土地,窘迫的家境,让贫困的她多次面临失学,艰辛的生活让她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她坚持记日记,把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真实的记录下来,用她稚嫩的文字从心底发出了渴望接受教育的呼喊。因为没有钱,马燕不能花一元钱坐手扶拖拉机去学校,二十公里的崎岖山路,深一步浅一步的要步行四五个小时;因为没有钱,马燕在学校基本是没有菜吃的,晚饭只有吃家中带去的干硬的馒头,甚至常常没得吃;因为没有钱,马燕的妈妈默默忍受着多年来艰苦劳动带来的疾病的痛苦,踏上采发菜的路,赚取微薄的收入;因为没有钱,马燕家付不出70元一年的学费,作为女孩子,马燕再次面临失学。

马燕用日记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爱。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

我再也不能像他们(爷爷奶奶)一样,一辈子就是下苦,吃了再下苦。今天下午我写日记的时候,找我的钢笔,可是它不见了。

我的心都碎了。你们也许会笑,一支钢笔,还值得你去伤心吗?你们不知道这支钢笔的来历,是我两学期积攒的零花钱,没有花,就买了它。

我看别的同学每人有两、三支钢笔,而我连一支都没有,我就忍不住买了一支。这支钢笔的苦处其实就是我的苦处。

母亲给我零花钱的原因,是我一天到晚只能吃到两顿黄米饭,她给我钱就是让我买几个馒头吃。我硬是挨饿,把钱给积攒下来了。

为了这支钢笔,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它让我学会了什么是艰苦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生活。

每次看到它,我就像看到了母亲。可是我令母亲失望了。

我真没用,还在学校里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如今连女中都没有考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马燕的痛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上学的儿子无法想象的,对他来说马燕的故事更像是现代童话,他无法理解还有这样的贫穷,这般的无奈。

又何止是儿子无法想象呢,当我们周围的高楼日益增多,汽车在城市拥堵,超市人流攒动,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多年的自然灾害饥寒交迫;当我们正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又怎知西北山区的马燕们因贫困失学而早早嫁为人妇。当读完《马燕日记》,心中感触颇多,马燕可以说是西北偏远山区大多数孩子的代表,他们无比向往读书,期望脱离贫困,但对于女孩子来说,读书似乎更是一种奢望,当地大多数女孩子只读到三年级就缀学了,十四五岁结婚生孩子。

马燕的三本日记改变了她的命运,因此成立的“帮助宁夏孩子基金会”帮助了更多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马燕日记》在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畅销,马燕把25%的版税捐赠给同样上不起学的孩子,我很为马燕感动,因为贫穷并没有泯灭她的追求,正是她的抗争使她和更多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也伸出温暖的双手,哪怕微薄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们吧。

2. 马燕日记: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主要内容

“我想读书”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

我就说妈妈有什么事就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妈妈说你怕是最后一次上学了。

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在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老农种田还都要知识,没有知识种下的粮食是不有收获的。妈妈接着说:“你们要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在外地打工辜(顾)不了过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

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弟弟呢?妈妈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女孩儿就不能念书呢?妈妈说你还小不懂这些,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

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可是我家没钱。

我想读书。妈妈,我不想回家。

我想我一直待在校园里那该多好啊! 五年级学生 马燕 2000年5月2日 以下摘自马燕在小学五年级第一个学期时写的部分日记,时间为2000年9月2日至12月28日,也即马燕的母亲在2001年5月交给韩石的日记原文。 9月12日 星期二今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出去买东西。

她们几个都是有钱的孩子,她们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我眼看着没法买东西。一块泡泡糖都要一角钱,你说我能买得起吗? 我就从这件事上才知道,妈妈为了让我上学,连自己的病也不看了,我们一花就是几十块,还每次赶集时给我们钱。

这钱是那(哪)里来的?一定是靠着下苦和汗水争(挣)来的。 爸爸和妈妈为了我们的学业,可以牺牲一切。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考上大学,找上工作,让爸爸和妈妈过上辛(幸)福的生活。 9月13日 星期三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和我弟弟去找妈妈。

我俩到妈妈跟前的时候,妈妈正在看病,我把我俩个的洗头膏给妈妈拿回去。我俩回校去做作业。

可是妈妈不让我俩走,说是她把病看完了,给我俩买点吃的。我们三个人一起到市场上吃东西,妈妈没吃,我和弟弟在吃,我看到妈妈又口渴又饿。

我想妈妈为了我们的肚子和学业,可以矮(挨)饿,我一定要争气,考上大学,找上工作,让妈妈吃饱肚子。 9月22日 星期五今天下午放学回来。

饭吃了,妈妈就喊我俩去山坡上转麦指把山上的荞麦运到家里。我实在是走不动。

可是妈妈又说非去不可。妈妈把那么多的瞧(荞)麦拔了,我们连转也不转,那怎么行呢?妈妈还是为了我们的吃穿才这样做的。

不然她连瞧(荞)麦也不拔,还是砖(装)着呢?妈妈喊我俩,也有喊的原因。因为她把那么多的瞧(荞)麦拔了,我们做一点也是应该的。

不然怎么对的(得)住妈妈的劳动呢!妈妈这样做,还是为了我们以后的辛(幸)福生活。在(再)不要像她们这一辈子,苦了又苦,才有点吃的。

吃没了,在(再)受苦。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能过上好生活,在(再)不要像她们。

10月29日 星期日今天早晨,天气很冷,我想到奶奶家去转转。我在奶奶家呆了一会儿。

回来,妈妈就骂我,为什么不自决(觉),连自己的菜都不装,等着叫谁去服私(侍)你。你一回一回这个馒头是从那(哪)里来的,你想过没有。

给你俩蒸馒头,我们家连多余的一顿面饭都吃不上,你知道不知道我们家里jīng jì(经济)困难。我的病这么大,你还要等我服私(侍)你,你太不自决(觉)了。

你念书,有(又)没给我念书。她狠狠的(地)骂了我一顿。

当时我有一点儿生气,别人家的孩子坐着车,往下走(去山下),我们姐弟俩一回一回地走着往下走。可我又想了想,我们家里的jīng jì(经济)确实有困难,如果不是妈妈,我怕一辈子也回不了学校。

妈妈不为自己的生命着想,把我们姐弟几个工(供)养着上学去。将来给祖国做一点贡献,也给自己干一反(番)事业,在(再)不要让别人瞧不起我们一家。

11月15日 星期三今天下午,下着大雪。第一节课,数学老师从教室外进来说:今天下午我们期中考试。

我的心一下子跳了起来。数学老师把卷子发下来。

我看着很好做。老师说,我念你们做。

我做着做着,就不会做了。填空的几道题没做,简便运算,文字题的一道题,应用题的3道题,都不会做,都糊理(里)糊涂地做上了。

下课了,我就问同学,问谁的都和我不一样。妈妈,你对我这次的希望消失了。

以后我在(再)给你取个很好的希望,妈妈您看行吗?妈妈,我以后一定给你取个很好的成绩回来。 11月28日 星期二爸爸、妈妈对不起。

为什么一开始就说对不起呢!因为今天下午,也就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写字。上课铃响了,我们的班主任也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从校院外面进来,说:“你们把写(的)字收下去”,我们就收下去。

老师战(站)在讲台上说:上一周,我们其(期)中测验了一下,(个)别的同还还可以,大多数同学差的很呢!住校生,你一周以来就拿一包馒头和半袋米。你能对得起谁,连馒头和米都(对)不起。

还有跑校生。老师一提我的成绩。

我这高贵(的)头就抬不起了。考试成绩还没得到第二名,你们说我这头能抬的起吗?是抬不起的。

不果(过)我有信心。到其(期)末考试,我一定能拿到很好的成绩,来见。

3. 为什么把《马燕日记》称作“一个感动世界的现代童话”

自己编的,希望您能采纳哦~~

正在上初中的马燕,出生于农村[大家都知道以前农村那边重男轻女的= =]

所以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给弟弟挣学费。

马燕天天坚持写日记,从她的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她对读书的渴望和追求,可惜家里没有钱。

后来一个法国人偶然将她的日记翻译成法语,感动了无数法国人。并且国内也对这个女孩重视起来,就这样传遍了世界

★马燕的日记没有诗情画意,没有妙词佳句,却言简意赅,透露出纯真,

宛如童话。

童话都发生在故事中的几百年前,谁会想到还有这么一个“现代童话”呢

4. 马燕日记现在的她

新华网巴黎12月26日电(记者严明)19岁的马燕戴上了眼镜,多了一点文质彬彬的气质,但是圆圆的脸上稚气仍未褪尽。这个以讲述自己求学心路的《马燕日记》感动法国的中国宁夏贫困山区回族女孩日前来到法国,准备圆自己的留学梦。

当年,面临失学的少年马燕在日记里叙述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法国驻华记者皮埃尔·阿斯基(中文名韩石)在宁夏采访时,偶然得到了这些日记,感动之余他把日记整理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

《马燕日记》在法国一度成为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其他国家畅销。马燕的故事感动了法国人,很多人给她捐款资助,随后人们还成立了“宁夏儿童基金会”,将募款所得用于资助宁夏其他失学儿童上学。

马燕到法国正赶上圣诞节,她应邀来到法国退休老人让—卢普·格罗尼耶的乡间别墅小住几天。热情的主人端上了法国名产鹅肝酱和牡蛎等食品,马燕一一品尝过来,最喜欢的似乎还是女主人以家传方法制作的巧克力糖块……

让—卢普·格罗尼耶一家跟宁夏颇有渊源,他们的女儿埃莱娜·格罗尼耶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郭爱莲”。郭爱莲读了《马燕日记》之后颇为感动,特意赶到马燕的家乡宁夏同心县。当地妇女的生活状况深深触动了她,促使她和友人创立了“宁夏妇女”组织,致力于改善她们的生活。郭爱莲把小马燕当成自己的“女儿”,戏称一定要“管好”这个“中国女儿”,“逼”她学好法语。

到法国之后,马燕暂时将住在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主任阿莱西亚·勒费比尔家中,跟她家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她已经在一所语言学校注册学习法语,准备等语言过关后再选择一所大学入学。她曾经向往当一名记者,不过也有朋友劝她学经济或管理之类的学科,将来可以为建设家乡出一点力。

将来到底做什么?马燕还在考虑之中,她慢条斯理地说:“第一步我先要把法语学好。”

5. 马燕日记

我也在找呢!只找到一篇报道:如果你找到书,也告诉我,谢谢!马燕日记》从法国漂回故乡 法国中学生感动落泪 马燕的故事 法国中学生看哭了 宁夏同心县是全国著名的发菜集散地,当地收购价为每斤70元左右,同心县的孩子7岁就开始跟着大人上山“捡”菜。

马燕是同心县预旺乡张家树村的一个普通女孩,在张家树村,还没有一个女孩子上过初中。但是一封信和三本日记改变了这一切。

马燕从小学四年级坚持写日记,将自己对上学的渴望、对辍学的担心都写到了日记中,到小学毕业时已经攒了六本,其中三本还被粗心的父亲卷烟抽了。在她考上初中但妈妈要她退学时,她给不识字的妈妈写了一封“我要上学”的信。

命运的转折发生了,法国记者彼埃尔·阿斯基(中文名:韩石)到村子里采访时,白菊花把女儿的信和日记塞给了这个外国人。 2002年,随着韩石的长篇报道在法国刊出并轰动一时,《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法国出版,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畅销书,曾一度冲上亚马逊法文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当我读完马燕的故事后,好几个同学都哭了。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我们应当怎么做来帮助她?”巴黎一位中学老师说。

“我觉得她很勇敢,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认识到,他们能去上学有多么幸运。”一位14岁的法国中学生说。

韩石(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 对我来说,这是个幸运的意外。我和摄影师王征来到宁夏这个地方拍摄,一个叫白菊花的妇女来找我,给了我三本她女儿的日记和她女儿写给她的一封信。

我把这本日记带回北京,读过以后就再次返回了这个村子,并且把这些日记发表在我们的报纸上,到第四天的时候法国有一家出版社想要给这个女孩捐款。于是我第三次来到宁夏,我们用捐款帮助了一些女孩子,并且和马燕谈了出书的事。

我们没有想到马燕日记会获得这样大的反响,马燕还被评为2002年法国出版业的年度少年。一直以来,我都用漂流瓶来比喻马燕的故事,一个绝望中的举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法国,我们甚至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帮助这些孩子,这本书在日本、荷兰等国家也已经出了译本,现在它终于有了中文版,回到了故事发生的地区,面对它应该面对的读者。 马燕: 这些日记是我四年级时老师留的作业,我的作文在全班是最好的。

我记得我爸爸妈妈去很远的地方捡发菜,二十多天,挣了七十多元,可我和大弟读书的学费一学期就要200元。我要读书,不想再过爸爸妈妈那样面朝地、背朝天却吃不饱的日子,所以我的成绩一直是第一 白菊花: 我看到电视里共青团下乡帮助贫困的孩子上学,我就想如果也能到我们村子就好了,我看到他(韩石)的时候就想也许他能够帮助我的女儿。

在马燕三年级的时候,我让她退学了,因为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女孩子上中学,她问我为什么,我说等你成了家,知道父母的难处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了。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我让她弟弟给我念了一下,我知道她要上学,我想是应该上学的,我到城里打工的时候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她上了学就可以学习个理发裁剪什么的了。

马燕的日记 我想读书 2000年5月2日 这回我们放了一周假,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一件事。”我就说,妈妈有什么事你就说出来吧!别憋在心里,憋在心里会难受的。

妈妈说,你这怕是最后一次上学了。我就睁大眼睛望着妈妈,您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妈妈接着说,你们姐弟三个上学,你爸爸一个人在外地打工,是辜(顾)不过来的啊!妈妈你这么一说,看来我是必须回家了。

妈妈说是啊!那我俩(两)个弟弟呢?妈妈就说你俩(两)个弟弟还必须念书。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男孩儿能念书,女孩儿就不能念书呢?妈妈就说你还小,不懂这些。

今年我上不起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 2001年10月30日 今天,天气好冷啊!我和弟弟又没有馒头了,正午同学们都在打着吃饭,只有我和弟弟站在那里,上牙嚼着下牙,下牙嚼着上牙。

弟弟看见我流着眼泪,就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对我说:姐,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借票买饭。我知道弟弟的心情比我还糟糕,他这是为了安慰我,让我不要为他着想。

我进了宿舍,坐在床上,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叔叔阿姨,你们知道我望的是什么吗?是那碗黄米饭。

我等了好久,弟弟才来,说姐没饭了,就转身走了。我望着弟弟那远离的背影,眼泪不由地望(往)下流。

叔叔阿姨,你们不知有过挨饿的这种滋味没有,我已经受过了这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我在想,到什么时候上学,我才能不挨饿呢? 马燕在北京(一) 一块五: 她一周的零花钱 时间:9月19日下午2点 地点:友谊宾馆 行踪:信报记者专访 9月19日下午两点,记者赶到友谊宾馆时,正好碰上外出归来的马燕母女。

马燕文静地跟在母亲身后,一手拎着一兜苹果,一手拎着几个盒子,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位记者送给马燕的复读机和口语磁带。 这是马燕第四次来北京,旅途疲劳使母女俩看上去略有点憔悴。

记者和她们聊了两个多小时。马燕看来对接受采访已经很有经验,说起话来有条不紊,说完一段后总是习惯性地加上一句:“对,就是这个样子!”她母亲则在一旁e69da5e887aae79fa5e。

6. 求一篇马燕日记读后感,800个字,不用写多好

《马燕日记》读后感当时马燕写这些日记只是一个小学生,可是在日记中的言语却是句句出自肺腑感人至深!读完马燕的日记,觉得马燕有一颗难能可贵的孝心,在写这篇日记时的马燕只是一个小学生,她都懂得要孝敬父母,而我们呢?在2000年9月8日几天之后,马燕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下午我和同学出去买东西,他们几个人都是有钱的孩子,他们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的,我眼看着没法儿买东西,因为一块泡泡糖都要一毛钱。

我从这件事上才知道,妈妈为了让我上学,连自己的病都不看了。而我们上学一花就是几十块钱,这钱一定是靠着苦干和汗水挣来的。”

如果你是马燕,那时的你会如何想呢?如果你的父母连自己的病都不能看供给你读书,你还会嫌你父母亲平时给你的零花钱太少吗?你还会不会对你父母赚不到钱而满口埋怨呢?人总会在失去了才会觉得可贵,如果你亲身体验过马燕的日子,你将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如果你还执迷不悟,对父母只有恨意而没有爱意,那么你将妄为人子。难道这样你一点都没有感到愧疚吗?难道你一点都不为你的父母而感到心疼吗?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孝敬父母,这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无论古代也好,现在也好都有孝感动天的故事!我们中国古代,将孝作为考察人们的一条重要标准。你可知道这条标准是从哪个时侯开始的吗?而你又是否知道唐尧为什么 将首领位置禅让给舜的吗?说到这就得从 《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说起。

《二十四孝》第一孝,虞舜大孝成首领。传说中国古时候,有过唐尧、虞舜为首领的两个年代。

那时候是氏族社会,氏族的首领不是世袭的,而真正是唯贤是举。唐尧老了。

将首领位置禅让给舜。这是因为舜是个孝子。

舜的生母早亡,他的父亲娶了个后妻,舜的这个后母忌妒舜,在丈夫面前编造流言,激怒了舜的父亲,几次想杀死他。尽管如此横遭父母虐待,舜居然毫无怨恨之情。

依旧力尽孝道,只是向着老天哭泣道:“苍天啊,我对父母的孝心,是否做得不够呢?为什么父母不喜欢我呢?”舜的父母对他不好,他不独不怪父母,反而责怪自己对父母孝顺得不够。那个时代,这样的孝子多不多呢?也不多,只有舜一人。

因此,舜的孝心得到远近的传扬,从而,得到氏族的钦敬和拥护。而他也感动了他的父亲和后母,慢慢地知道了他的孝心,因而对他转为慈爱。

当时的首领唐尧,听说舜是一个大孝之人,得到氏族的拥护和钦佩,到了晚年,便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并把自己的两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

我们中国古代,将孝作为考察人们的一条重要标准。古人认为,一个对父母讲孝心的人,一定能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忠诚服务。

所以,自唐尧起,以后许多当政的人,将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把那些对自己父母不孝的官员,或且除官,或且治罪。

古人很讲孝道,天地重孝孝先嘛!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到今沿袭了下来,现代人也继承了古人的美德,也出现了“当代孝子”!在2005年6月30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高度赞扬张尚昀为“当代孝子”。张尚昀在2000年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春税务学院。

一放寒假,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家――母亲在县城一条偏僻的小街文明街赁房居住. 想象中欢天喜地迎接他的妈妈,正病蔫蔫地歪斜在床上姥姥也劳累过度萎在床上昏睡。原来妈妈在2000年10月,遭遇车祸而骨折、脑出血,虽经抢救挽回了生命,但花完了自己积蓄的几百元和亲戚、单位拿的1000余元后,就再也无力继续救治,只好拖着半瘫的身体在家里卧病。

尚昀的父亲在尚昀出生18天就因为这个家老人多、负担重,离开了。身材瘦高的张尚昀就离开了校园走上了背着患病妈妈打工的这条艰辛路。

还好,皇天不负苦心人,张尚昀身上那股“孝敬父母”的浩然正气得到社会人士的赞扬,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张尚昀家得到救助,度过难关。而张尚昀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6月7日,河南省国税局告诉记者张尚昀通过了开封市国税局公务员考试,已经被确定为录取对象,最近就可以上班。

可喜可贺!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博士说:“孝,现在似乎成为稀缺资源了,孝和利益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哪个放到前面呢?现在我们讨论当代孝子的现实意义,其实是对中原文化道德资源的挖掘。” ———————————————————————————————————《马燕日记》读后感当时马燕写这些日记只是一个小学生,可是在日记中的言语却是句句出自肺腑感人至深!读完马燕的日记,觉得马燕有一颗难能可贵的孝心,在写这篇日记时的马燕只是一个小学生,她都懂得要孝敬父母,而我们呢?在2000年9月8日几天之后,马燕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下午我和同学出去买东西,他们几个人都是有钱的孩子,他们一会儿吃这个,一会儿吃那个的,我眼看着没法儿买东西,因为一块泡泡糖都要一毛钱。

我从这件事上才知道,妈妈为了让我上学,连自己的病都不看了。而我们上学一花就是几十块钱,这钱一定是靠着苦干和汗水挣来的。”

如果你是马燕,那时的你会如何想呢?如果你的父母连自己的病都不能看供给你读书,你还会嫌你父母亲平时给你的零花。

7. 中国几人知晓

马燕日记

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宁夏西海固,1972年就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15岁的女孩,用她稚嫩的肩头承受着贫困的压力,在时时面临失学的情况下,从小学4年级开始,坚持不懈地写下了4本日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燕日记》在法国巴黎出版,继而登上了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并被翻译成6国文字,畅销欧洲和日本。这不仅改变了马燕本人的命运,还改变了当地许多女童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当地人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马燕是个回族女孩,生活在宁夏西海固同心县预旺乡最北边的一个村子——张家树村。当地的大部分女孩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十四五岁结婚生孩子。

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供不起马燕和两个弟弟上学了,按照当地重男轻女的传统,只能是马燕辍学,尽管她成绩很优秀。妈妈白菊花骗马燕说:“学校没有书了,你先喂羊羔,等把羊羔喂大,把它卖了,你再去学校就有书了。”马燕相信妈妈,每天割草、给弟弟做饭,闲下来就蹲在小羊羔前面,盼着它快快长大。一看到同学们往学校走,她就会泪眼汪汪……妈妈看不下去了,让辍学21天的马燕回到了学校。那年,她仍然是全班第一。

马燕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有记日记的习惯,为了打动母亲坚硬的心,她把厚厚的4本日记塞给妈妈,又给妈妈写信,让弟弟读给她听。当听到“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时,白菊花终于决定借钱让女儿上学。

就在这时,马燕的命运突然出现了转机。法国《解放报》驻中国记者彼埃尔·阿斯基一行来到了小山村。白菊花将女儿的信和3本日记交到了他们手里。回到北京后,这些日记和信被翻译成法语,彼埃尔被马燕稚嫩的文字震撼了他立即返回到张家树村在那里,马燕告诉他:“我因为家里穷,所以更要学习。如果我学习好,有知识,我就能找到好工作,我就能让我的父母下半辈子过得幸福……”

现在的马燕已经上了初三,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失学。当记者问起她的理想时,马燕说:“我现在的心愿是考上重点高中,以后争取考进北大、清华,再往后要当个记者,像彼埃尔·阿斯基叔叔这样的记者。我要像所有帮助过我的人那样,帮助更多辍学儿童,让他们通过上学改变命运。”

【图书简介】 - 马燕日记(增订版)

本书是法国《解放报》驻京记者彼埃尔·阿斯基(韩石),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偶然发现的一个失学女童的日记。日记讲述了一个西部乡村女学生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对自己可能辍学的担心,对妈妈不让她上学的痛苦,以及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2002年,他将其整理后在巴黎出版,很快登上法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其版权被转售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英国,并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不久,马燕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女初中生,她全力以赴地学习;不断接受中外媒体的采访;到巴黎、北京等地参加《马燕日记》的宣传活动;捐赠版税,帮助其他失学孩子重返校园。长大后的马燕体验着生活中从没有过的喜悦,也尝到了未曾预料的烦恼,并努力创造着自己的未来。增订版的日记更多反映了马燕在新生活中的新体验。

【作者简介】 - 马燕日记(增订版)

马燕(作者):回族,现居宁夏同心县预旺乡张家树村,是村里第一个女初中生。

彼埃尔·阿斯基(作者):法国《解放报》驻北京记者,曾在南非、以色列、纽约做过驻地记者。

王征(摄影师):1962年4月生于宁夏西吉。1992年,一位叫李媚的女士寄给王征一本《心灵史》,从此王征做了三年的准备,然后于1995年进入了他的故事乡西海固地区。在7年的时间里,王征拍摄了近两千个胶卷,这些影像成就了王征:若干个欧美国家的个人摄影展,并获得文化部金路奖。

【图书目录】 - 马燕日记(增订版)

前言

马燕日记,一个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

马燕日记

第一部分:

2000年9月2日-2000年12月28日

第二部分:

2001年7月3日-2001年12月13日

第三部分:

2003年1月1日-2004年5月17日

后记

《马燕日记》法文版出版之后

马燕长大了

8. 《马燕日记》 读后感

读过《马燕日记》的人都知道,马燕是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她家没有钱,但却坚持写日记。

马燕的妈妈白菊花是个勤劳的女人,爸爸马敦吉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马敦吉的父亲是乞丐的儿子,三十年代时被卖给张家树的一户有钱人家。

因为贫穷,妈妈多次向马燕提起辍学的事情。

马燕很想上学,跟随她的法国记者韩石问她:“马燕,你们这个地方有很多人辍学,你为什么不辍学?”马燕回答说:“我不退学,因为我长大后不想再过爸爸妈妈的这种苦日子,现在,我要好好读书,长大考上大学,过上好日子!”

马燕的这番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再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环境……简直比马燕生活的地方好上一千倍!但即使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一些人的成绩却没有马燕好。马燕的日记一般最后一句话是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好大学,不再过这种日子!”一番话,让我知道马燕对知识的渴望,对大学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马燕知道:只有自己好好学习,才能作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也知道了,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有所作为!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原创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马燕日记的优美句子》评论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