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为和没有选中李贺的诗?,感恩中国散文网

525人看过美文美句精选

唐诗三百首中为和没有选中李贺的诗?

李贺是中唐的关键唐代诗人,杜牧为他写叙,李商隐为他作传,皮日休也是盛赞他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的歌诗楚翘。
李贺诗,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李贺自成一体的“长吉体”,直到近代还有人仿效。宋代之后,李贺就与李白、李商隐被称作“三李”。伟人毛泽东钟爱三李诗。毛泽东也非常喜爱《唐诗三百首》,二万五千里长征期内,他手不释卷,首首能背。因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唐诗三百首》却没选李贺的诗。《唐诗三百首》为何没选李贺的诗呢?李贺238首诗一首都不选?王之涣存诗六首选了两首;金昌绪存诗一首也选入了。难道说是选者的“审美观偏见”吗?

《唐诗三百首》是公认的唐诗权威性选本,蘅塘退士孙洙都是公认的兼容博纳的选家,选本上自帝王下至僧尼、艺伎乃至无名氏,无所不选。此选收创作者77人,以数目排行前四位的是,杜甫、王维、李白与李商隐。其所选定,且多见于公认的唐诗名作。

《唐诗三百首》为何没选李贺的诗呢?选家没有明说,而文学界不无议论。其一,李贺诗难于接受。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前言》就说:“鉴于本书原本计划是给少年儿童读的,因此绝大多数作品较为浅近明了。……語言上的过于隔阂,势必要影响读者的赏析、掌握,本书所以未选李贺诗,可能这是原因之一。”金先生是怕李贺诗文字生涩,影响少年儿童的理解与赏析。可是,他又推翻了自身的见解,他说:“韩愈的《石鼓歌》,既晦涩难懂又无甚含义,为何不能换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或《梦天》?反之,韩愈的七律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七绝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却是亲切明净,倒确实脍炙人口,本书却未入选。”他认为,不管怎么讲,也是该选李贺诗的。其二,李贺诗趣尚险怪。没选李贺诗,是怕有负面效应。于思想来讲,李贺诗怪异奇特,甚至近乎荒诞。于作法而言,李贺诗刻意怪癖,雕琢涂饰,天花乱坠。钱锺书说李贺诗“幻情奇彩,前无古人”。譬如那首为金性尧感到没选不可思议的《李凭箜篌引》,以虚写实,通感联觉,上天入地,亦真亦幻,虚幻性意境层出不穷。其三,李贺诗不合诗教。《唐诗三百首》卷八《马嵬坡》题下注曰:“唐人马嵬诗极多,惟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故录之。”选本直接透露出其选诗宗旨。可是,纵览其所选,不一定都合此“诗教”规范,而李贺诗又不一定都不合此“诗教”规范。此说似也不能成立。其四,李贺诗多见于古体。此依据更不可成立,虽说其选诗规范侧重近体,但其中古体四卷,篇数虽仅占四分之一,而篇数却与近体平分秋色,譬如长诗《石鼓歌》,长达56行的七言古体,而李贺诗古体多在二十行内。以上那些“原因”,都不无道理,但也多经不住辩驳。

为何没选李贺诗,我们能否从选本前言里查出点端倪来呢?序云:“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便于成诵,故广为流传不废。但其诗顺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通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序仅160字,言简意赅,其动机与理念似“语焉不详”。选家是想为此选而取代不甚理想的现有选本,给小童提供一个较为好的“训蒙”教科书。那麼,为什么李贺诗就不可以选呢?可否有“儿童不宜”的含意呢?《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于发觉八股文徒托空言,千人一面,且有“辗转剽窃”之弊,因而,为了挽救八股取士之弊,康乾年间曾2次试诗。乾隆二十二年(1757)则正式复原了科举试诗之制,科考试以五言排律。科考应试,“高考”指挥棒之指向,试帖诗选便也风行一时了。《唐诗三百首》出现以前,试帖诗的编选已经历了2次高潮。因而,《唐诗三百首》应运而生了,做为某种应试教育的教科书,在现有选本“工拙莫辨”且“殊乖体系”的情形下闪亮登场。做为教科书,还并不是通常的辅助教本,不但要为“启蒙”,为了“诗教”,更是要为“科举”,具体表现了选家的文化教育观念。科举试帖诗的独特背景,是选家抵触李贺诗的关键缘由吧?《唐诗三百首》做为教材内容,具备明显的实用性标准与针对性考量。李贺鬼才,才大而命舛,只活了26岁,其诗为一种失败主义阴影所笼罩,顽强地表现着诗人极不甘心失败的心灵挣扎。恐怕这也是一种不选李贺诗的缘故,过于担心李贺诗对学童的不良影响吧?《唐詩三百首》沒有选李贺的诗,然而,并没有防碍李贺诗的广泛传播,也没有引响其诗的经典性和感染力。可是,这种权威性选本没选李贺诗,则终归是个文化之谜。

生平简介:李贺 | (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朝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人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作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改变期的1个代表者。他所作的诗大部分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心里苦闷,抒写对志向、抱负的追求;对那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群众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妙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其丰富多彩,常常用到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因此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写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时间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态度,元和八年(813年)患病辞掉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感恩中国散文网

感恩中国散文网一一参加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大会获奖有感阙腾桢2017年7月10日,收到中国散文网从北京寄来的"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大会邀请函"和"获奖喜报",意外之余感到十分惊喜!回顾自己的人生和文学之路,不胜唏嘘又实感惭愧。我出在江西瑞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974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那时候农村不仅缺衣少食,而且没有书刊和文娱活动,劳作之余,不舍作废品卖掉的几本高中语文课本便成了我唯一的精神食粮。1977年在瑞金县的文艺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从此便做起了文学梦。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从此跳出了农门,当上了教书匠。1981年又在县里的文艺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并获瑞金县文艺创作一等奖。1986年在江西赣州的《赣南文艺》发表小说《珍姐》。1992年3月一7月,我来到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讲习班学习,亲耳聆听了汪曾祺、季羡林等文学大师的讲座。此后,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变故,我从江西来到了深圳,先后在《中国文化报》深圳记者站等报刊做聘任记者。2004年又重回学校做回老本行,当了一名临聘老师。这期间虽然也零零星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纪实、散文之类的文字,但少有建树。尽管如此,我却依然对文学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今年我年满花甲,就在六十周岁生日前夕,我将近年来写的一些小东西重新整理,编成《故乡系列》、《闲情系列》和《校园系列》。在中国散文网上看见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征文启示后,便将散文《故乡的荷花》发送过去,稿子投出去之后,我并没有抱什么希望。7月4日学校让我办了已到退休年龄的解聘手续,我成了无业人员。没想到,就在我心情极度苦闷之际,中国散文网给我寄来了获奖喜报,我心中的惊喜和感激真是无以言表。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获个二等奖算不了什么,可是于我,无论对于我的文学梦还是人生,都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毕竟,在文学道路上艰难跋涉了40年,文学之梦初见曙光;毕竟,我的人生之路又到了拐点,获奖喜讯给了我新的希望!于是,我毅然决然报名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大会。7月22日上午,在颁奖大会上,我看见了出席大会的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潘震宙,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原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老干部局书记薛启亮,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原副司令员、解放军少将裴风涛,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北京军区政治部原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词作家石祥,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梁海春,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散文批评家红孩,中国散文网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羲之书画报》社副总编辑邵建国等领导、专家。会前,还与他们合影留念。22日下午,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颁奖大会组委会在北京京燕饭店五楼会议室举办中国当代文学名家专题报告会。主讲是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散文》杂志社第一任主编,《人民日报》社原文艺部主任,年逾八旬的著名作家、诗人石英老先生。他的讲演深入浅出,高屋建瓴。既讲了本次大奖赛评奖的情况和获奖作品的得失,又讲了当下中国文学的现状;既讲了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亦讲了他自己6O多年的写作体会。讲座赢得了与会者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均觉得受益匪浅。23日上午,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创作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原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卢永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英美文学博士张宏峰,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秘书长、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秘书长北塔和中外获奖作家出席了论坛,论坛由中国散文网总编辑邵建国主持。论坛围绕“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作品如何做到入门要正、立意要高","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合到作品中?如何与世界主流文学接轨?","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做到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如何理性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如何将中外文化元素的共融共通,合而不同,让中国文学丰富世界文学宝库","文字作品如何防止古化、西化,努力做到传统的现代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湖南省的作家曾文辉、黑龙江省的作家郝万臣上台发言。代表与专家深入交流,现场互动,有问有答,高潮迭起。尤其令我惊喜的是,这次参会,有幸结识了中国散文网总编辑、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羲之书画报》社副总编辑邵建国老师,他为这次邀请赛及颁奖大会的付出,他对参会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为人的热情坦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我由衷感谢中国散文网给了我人生的重大机遇!同时,由衷感谢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各位评委和专家对我的厚爱!最后我要感谢我太太对我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我清楚地懂得,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的文学梦还没有完成,生活还在继续,文学创作没有止境。往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写出更多好作品,报答中国散文网和各位评委的厚爱,报答关心支持我做文学梦的所有亲朋好友,报答我们美好的社会和时代! 2017年7月29日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励志美句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唐诗三百首中为和没有选中李贺的诗?,感恩中国散文网 》评论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