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的表弟 ,如果你还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妨给成功定一个期限

种菜的表弟

  月明表弟,是我妻子姨妈的儿子,身材魁梧,体魄健硕,憨厚本分,年轻时跟父母学会了种植蔬菜的技能,是个公认的好把式。与邻镇勤快、淳朴、秀丽的小梅结婚后,定居在与上海仅半步之遥,有江苏东大门之称的花桥镇,自己单独过日子。    表弟会开车,且驾技娴熟,经人引荐应聘到镇上一家外资企业专职为老板开商务车。妻子小梅则一心在家打理四亩菜地和近两亩自留地。表弟不常出差,更不用跑远路,大把的清闲时日里,他便一头扎进地里忙碌不停,悉心伺弄那些菜蔬,成了半工半农的菜农。    那时种的四亩菜地离家较近,而且耕种多年了,全是熟土,肥沃而松软,故而种啥长啥,根本不愁收成。    若干年后,原先种的那四亩地被政府划在了规划区之内,将另派他用。获知这个消息后,纵然表弟与弟媳内心极不情愿,可质朴而明事理的表弟夫妇懂得什么叫顾大局。所以二话没说,次日就爽快地办理征地手续,接受了重新安置的方案。那调剂置换的地虽有六亩,不过既离家较远,又土质贫瘠,远不如原来的土地那么受用。    地,是菜农的天,也是菜农的命。为了种好菜,多种菜,为了多挣钱,让平淡的生活更富情调韵致,表弟决心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良优化土壤,尽快恢复至理想状态。于是,表弟向朋友借来犁地机,硬是把那六亩硬邦邦的土地翻了个底朝天,小梅则跟在后面,见到拳头大的土块就用锤子猛砸狠敲,捣细碎匀称了方才罢手。然后两人再遍访村邻,挨家挨户讨要灶膛灰、猪粪与鸡粪。但如今有灶头的、养家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讨回的有机肥十分有限。情急之下,表弟傻傻地开着自己的面包车,跑到外镇、外市的农户家里去乞讨,遇到不肯给的就出现钱收。弟媳则在家忙着割草沤肥。里外奔忙了个把月下来,总算给地上遍了肥。待到四只既阔又长的塑料大棚建好后,他们便开始了轰轰轰烈的种植行动。    没体验过的人或许不知晓,种菜是件极辛苦的事,也是颇具技术含量的活,仅有体力而没智力,是不可能种好菜的。表弟夫妇深谙此理,因而他们不断学习新的蔬菜种植知识,经常虚心向老菜农求教,切磋技艺,同时善待每一颗菜秧,每一株植物,几乎把它们当作婴儿那样来精心呵护。酷热的夏天,表弟习惯性地时常关注棚里的温度、湿度及有无虫害,汗湿衣衫是常态,发现点情况,蹲在地里几个小时已屡见不鲜,有时真的是裤裆里都能滴得下水来。寒冷的严冬,表弟频繁察看大棚的塑料是否完好及植物的生长情况,生怕有什么闪失。那双不停忙碌的手,经过一冬的折磨,手背皮肤皲裂,有的张开着猩红的小嘴,手心里粗糙得摸上去像砂纸,偶尔不小心时,还会把羊绒衫上的线头带出来。那年台风海葵来袭,狂风把大棚扯开了多道口子,猛密的雨将棚内的菜淋得全倒了棵,有的浸泡在水里,面临腐烂的危险,表弟穿上雨披,打着赤脚,连夜在泥里修棚排水,扶植菜蔬,让损失降到了最低,保障市场供应。    朴实的人没有奢望,心中只蓄满苦干的能量。作为一名菜农,表弟明白,确保蔬菜安全,让市民吃上生态菜,那是义无反顾的天职!故而表弟种菜一向坚持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用心血种菜,凭良心做事,多产绿色菜,拒绝问题菜流向市场,走上百姓的餐桌。诚信胜过广告,美名换来绩效,现今表弟夫妇种的放心菜已是家喻户晓,成了菜市里的抢手货。有几家酒店还主动向他抛出了常年供菜的橄榄枝。辛勤劳作的汗水,温暖并滋润着他们火红的日子。    我和表弟相距并不远,但平素彼此各忙各的,鲜有来往,惭愧的是,他种了那么多年菜,我们倒是经常吃到他捎来的菜,却从未去看过他究竟是怎样种菜的,以及他那宝贝得不得了的菜地。    深秋的那日午后,应表弟盛情相邀,我偕妻兴致勃勃地驱车去花桥天福生态园附近表弟的蔬菜大棚观光。头戴米色毡帽,身穿银灰夹克,脸上漾着笑容的表弟老远就望见了我们,顿时疾步跑过来与我们寒暄。    丰硕敦厚的秋天,不愧是收获喜悦的季节,时光将一颗颗苦涩的汗滴,酿成了一个个香甜的果实!    与表弟临别前,好客豪爽的表弟赠了我们许多鲜活清香的蔬菜,无功受禄的我们,内心惶恐不安,但又不能辜负他的实诚美意,最终只得笑纳。带着他们的一片深情厚谊,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后,太太马上择了把“心脏还在跳”的小白菜,用纯净水清洗后现炒现吃。嗨,那滋味真的才叫鲜嫩!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那是近三十年来我吃到的最鲜嫩的蔬菜。还有那貌不惊人、濒临绝种的细长白萝卜,切成麻将牌大小油焖后,再在琥珀色的萝卜块上撒些大蒜花,吃起来柔糯香酥,入口即化,堪称绝佳之美食!    表弟悄声告诉我,他跟小梅还需在空寂且具凉意的田里继续除草、拔菜,有条不紊地准备好明早上市的产品,预计约到六七点钟方能回家吃饭。而翌日凌晨三时许,他们即便再困再累也要起身,先把鲜菜整齐地装在泡沫保鲜盒内,再用胶带封好箱,再一盒盒搬上面包车,然后发动引擎直奔菜市。    情牵田间、心系作物,深爱着这片土地的表弟,种菜靠的是勤勉与坚毅,人就像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收拾完大棚又得去整理自留地,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每天起早摸黑,且寒暑无休,生活也不像其他人那么有规律。有时甚至连烧饭做菜的工夫都没有,只能胡乱吃口剩菜冷饭,更从不参与任何娱乐休闲活动,完全彻底地将所有的心思都聚焦在了菜上,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更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够做到的。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清苦、忙碌而单调的日子,却无怨无悔,陶醉其中,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那种艰辛,那份付出,非亲历过的人是无法体味得到的,也绝不是简单用一个词就能涵盖得了的。    凝望着他淳朴的神情,黝黑的脸庞,以及表弟脚上穿着粘有泥土的健身鞋,我紧握着表弟那毛糙有力的双手,竟一时语塞,把所有的话语全噎在了嗓子眼上,只默默注视着他,不舍地挥手惜别。刹那间,表弟那朴素的身躯在我模糊的视线里逐渐变得伟岸起来。

如果你还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妨给成功定一个期限

  海獭属于鼬科动物,成年海獭体长1.5米,体重在40公斤左右。它们生活在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智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类人猿。比如在捕食海胆时,它们同时也会从水底捞起一块石头,它们会平躺在水面,将石头放在肚皮上,然后用两只前爪抓住海胆用力地往石块上砸,直至将海胆坚硬的壳砸破,然后便可以享受鲜美的海胆肉了。

  其实,令科学家惊叹的还不仅是海獭会用石块当砧板来砸开海胆壳的聪明,而是它们对成功捕食时间的准确把握。海獭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也就是说,在这4分钟里,它必须潜到50米以下的海水里去捕猎,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就会溺死在水里。所以,时间对于海獭来说就是生命,每一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的,并且必须用上整个生命。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捕获到食物,不然,要么会被淹死,要么就会被饿死。

  海獭的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由于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潜入水中之后,它便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一秒钟时间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也异常快捷,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水面。它们没有鲨鱼那样坚硬的牙齿,也没有金枪鱼那样锋利的长枪,它们没有任何强过海里其他动物的器官或武器,也并不适合在水里生活,可是,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其实人生的时间并不短,跟海獭相比,我们的时间何止一千个一万个4分钟,不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时间太过充裕,让人们有了懈怠的心理。如果给成功定一个期限,便没有时间怨天尤人,也没有机会犹豫不决,而是会立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如果你还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不妨给自己的成功定一个期限。

>> 不是您想要的 ? 去 经典美文 浏览更多精彩作文。<<

《种菜的表弟 ,如果你还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妨给成功定一个期限》评论列表(2)

  • 暂无评论